4879【时光荏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后,项南、灵儿等人便留在了南诏国。  

巫王封灵儿为长乐公主,项南自然就为驸马爷。  

他还特地为灵儿兴建了公主府,用以安顿灵儿、姥姥、项南、李大婶等人。  

所谓國家有移山填海之力,没出多久房子就已经盖好了。  

在此期间,灵儿还随阿奴去见了南蛮妈妈,以及圣姑明源清等人。  

明源清与青儿是师姐妹。不过她并不是女娲后裔,只是和青儿一起拜傀儡婆婆为师,学习道法仙术而已。  

傀儡婆婆是已经得道的仙人,曾经辅助过很多代女娲族人。  

如今明源清再见到师妹的女儿,自然激动不已,“好灵儿,看到你平安长大,我就放心了。”  

灵儿再见到圣姑,南蛮妈妈同样也很激动。  

她们都是她的亲人,能再见面真的太好了。  

随后,项南等人便搬进了公主府居住。  

接下来的时间,项南利用五灵珠修炼《娲皇经》,并且也教灵儿修炼《娲皇经》。  

女娲一族有着强大的灵力和天赋,一旦修道有成,可以匹敌三界最强大的神魔。  

只是历代女娲一族,都非常的痴情且善良,她们会很容易对男子动情,然后结合生子。而一旦生下孩子,她们的灵力就会转移到孩子身上,十年之后就是身死道消。  

因此历代女娲一族没等修炼大成,就已经去世了。  

历代《仙剑奇侠传》游戏中,女娲后人寿命都不长。像林青儿只活到二十五岁,赵灵儿只活到十八岁,李忆如也只活到二十二岁。  

因此尽管女娲一族潜力巨大,但因为修炼时长的限制,往往都达不到很强的实力,在面对强大BOSS时,才会显得非常吃力。  

相比起来,女娲后人中实力最强的紫萱,因为修炼了三百多年,足以同魔尊重楼、仙界第一战将飞蓬等一战。  

因此项南财希望赵灵儿修炼《娲皇经》,增强自己的实力。  

这样一来,哪怕将来有人再次释放水魔兽,赵灵儿也可以凭实力封印它,而不必牺牲自己的生命。  

赵灵儿修习《娲皇经》后,项南惊讶的发现她修炼速度还真是快,堪称是一日千里。  

项南即便借助五灵珠修炼,都还比不上她,当真了不起。  

时光荏苒,岁月穿梭。  

转眼两年过去,阿奴和唐钰小宝正式成亲。  

原本石公虎还不太乐意,认为阿奴是南蛮将军的女儿,而他和南蛮将军属于是政敌,在朝堂上是有点纷争在的。  

但架不住唐钰小宝实在爱死了阿奴,非她不娶,甚至愿意为她付出生命。因此最终石公虎也只能妥协。  

其实这也是因为拜月教主的关系。拜月教主石杰人原本就是石公虎的徒弟,但石公虎在教导他的时候太过冷酷霸道,以至于拜月教主黑化成为奸臣。  

也正因此,石公虎心怀愧疚,在教育第二个弟子唐钰小宝时,貌似比之前更加严厉,但其实内心要软和许多。更在乎唐钰小宝自身的感受,因此才最终肯答应他和阿奴的婚事。  

转眼又过去二十年,石公虎、姥姥相继去世,巫王、南蛮将军、李大婶等人也都垂垂老矣。  

他们都还是凡人,所以抵抗不住岁月的侵蚀。不像圣姑、项南、灵儿等人修炼有成,驻颜有术。  

时间很快又过去十年,巫王、南蛮将军、李大婶也都去世了。  

巫王去世之前,本想将王位传给赵灵儿,但遭到了举国的反对。  

因为南诏国还没有女皇帝,而中原的女皇帝武则天继位,曾经弄得天下大乱,因此南诏国民也担心,相同的惨况会发生在南诏。  

项南也不建议灵儿当女皇。因为上位者不是那么好干的,要赏罚分明,要杀伐果断。而赵灵儿心地善良,质虑单纯,是应付不来朝上那些蝇营狗苟,尔虞我诈的。  

所以最终巫王只能将王位传给侄子。  

侄子继位之后,项南、灵儿等人在南诏国受到排挤。因为侄子害怕项南、灵儿等修道之人,有朝一日会篡夺他的皇位。  

眼见于此,项南、赵灵儿、李大婶也都不在南诏待了。  

他们回到了仙灵岛,重修了水灵宫,随后就在那边休养生息。  

直到几年后,李大婶去世。  

李大婶去世之前,十分不舍的向项南道,“臭小子,我这一辈子都过得很好,唯一的遗憾就是没看到你跟灵儿生儿育女,让我到了下面都没法跟李家列祖列宗交代。  

等你和灵儿生儿育女之后,一定到我坟前跟我说一声,也让我跟李家列祖列宗有个交代。”  

“我知道了婶婶。”项南点头笑道。  

他之所以没让赵灵儿怀孕,就是因为女娲一族一旦怀孕,母亲就会被女儿吸取灵力。十年之后,母亲就会因为灵力消失而死亡。  

所以项南为避免赵灵儿死,才一直没有跟她要孩子的。  

安葬了李大婶之后,项南、灵儿依旧在水灵宫修炼。  

一晃又过去五百年。  

南诏国已经覆灭,如今已经是天下一统,但并非是宋朝,而是宁朝。历史早在三百年前,就已经拐了个弯,跟史书上记载的完全不同。  

而经过五百余年的修炼,赵灵儿的实力已经相当之强。  

不过由于她是女娲后裔,女娲是神不是仙,所以赵灵儿不需要渡劫,实力就可以一直提升。因此项南并不知道,灵儿具体的等级。  

但据他看来,赵灵儿已经有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