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灵蕴暴增(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张景进入第四虚天的第三日。  

万神宝库中迎来一道身着紫色法袍的身影。  

面色乍一看十分普通,甚至显得有些憨厚,只是其周身荡漾着的压抑气息,却是让人丝毫不敢生出小觑之心。  

此人赫然是首次进入万神宝库的游元明。  

在两扇门上扫视一番后。  

游元明径直走进左侧大门。  

“客人想要兑换些什么?”  

幼大人站起身小声询问道。  

这幅态度,和当初对张景时截然不同。  

而之所以态度大变——自然是因为幼大人清楚眼前这个男子是从第八虚天过来的。  

能进入第八虚天者。  

无一不是天赋恐怖之辈,几乎可以肯定能进入上界的存在。  

它幼大人只是一个小小守库之灵,当然没必要也不敢轻易招惹。  

万一对方将来在上界发达了,回过头清算它怎么办?  

一番挑选后。  

游元明带走了三十枚灵机菩提果,以及两钱悟道茶。  

随后便见他径直走进右侧大门。  

此刻,门后的婴大人正苦着一张小脸,抓耳挠腮地摆弄着身前‘变块’。  

见到来人后。  

它面色不由一变,急忙将比自己大十倍不止的‘变块’藏在身后,问道:  

“请问您想要参悟什么道意?”  

“参悟仙珍源符烙印,需要多少灵蕴?”游元明开门见山道。  

“一千灵蕴可以参悟三息。”  

婴大人老实巴交地回答道。  

“那就先参悟一个时辰吧。”  

游元明平淡的声音响起。  

而后,便见他视线径直落在那个巨大‘变块’上。  

“张景师弟的灵力气息,怎么会出现在这儿?”  

他心中疑虑道。  

想到这里。  

游元明不禁打开了灵蕴榜,从下往上寻找了起来。  

不多时。  

第六百一十:张景(炼气十层·三十四阶梯·龙湖道院)  

看到的瞬间。  

他不禁目光一滞。  

“第四虚天?也就是道意,这么快吗?”  

这一瞬。  

游元明忽然想起之前对张景的保证,眉头下意识紧皱。  

这可不符合他的培养计划。  

旋即又见他似乎想到什么,紧皱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  

“是了,先不管他。只要我领悟仙珍源符烙印有收获,成功将道基蜕变成金性道基,届时再以指导筑基为条件,张景师弟自然就知道要怎么选了。”  

游元明目光深邃。  

只要张景选择阵符一道。  

那么一百八十三年后,对方大概率会成为自己在上界的师弟。  

有这份同门香火情谊在。  

张景便是自己最值得信任的帮手。  

仙道修行,讲究财侣法地。  

其中侣便包括同道助力,师门关系等。  

据游元明所知,这一点在大能如云的上界,更是尤为重要。  

一晃悠悠二十天。  

某一处暗不透光的海域。  

这里已经是海域的最底部,怪石嶙峋,一片死寂。  

强大至极、无处不在的压力,让一般修行者绝无半点涉足的想法。  

不过就在今日。  

平静被打破。  

张景身影飞速向前掠去,身上隐隐发出漆黑灵光。  

五宝灵河蜿蜒扭曲,将他紧紧护住。  

而在他前方。  

赫然是一群慌不择路的海类妖灵,体大如象,身形修长似箭,腹下竟然长出了四个小爪,身后拖着一条细长似蛇的尾巴。  

此刻。  

那群妖灵速度已经逐渐开始减缓。  

而张景却是依旧在肆意地穿梭,就仿佛那无处不在的恐怖压力在他身上失效了一般。  

畅快!畅快!  

此刻的他就像是回到家一般。  

身如蛟相的存在。  

让这方无际瀚海成了张景的绝对主场。  

而圆满幽蛟吞虚道韵的加持,更是让他如鱼得水。  

看着越来越接近的那群妖灵。  

他心意一动。  

哗哗——  

五宝灵河骤然爆发,冰冷气息在暗无天日的海底凝结出一条足有数丈长宽、蔓延数十丈的冰柱,闪烁出粼粼光辉。  

而在道韵全力加持之下。  

独属于蛟龙的凶戾气息极速向周围蔓延。  

前方的妖灵身形陡然停住,而后被五宝灵河席卷一空。  

灵蕴加五百!  

灵蕴加五百!  

不多时。  

妖灵尸体消失无踪。  

这里也再度回归寂静,仿佛刚刚发生的恐怖动静只是个幻觉一般。  

而此刻。  

张景静悄悄地站在海底一块巨石上,眼底闪过一抹激动。  

得益于刚刚那群妖灵的存在,他今天的收获远超平日!  

一只妖灵可以获得五百灵蕴,而这群妖灵的数量,何止二十只?  

灵识沟通掌心道纹。  

灵蕴:三十一万五千八百一十看到这里。  

张景眼角不由露出一抹笑意。  

相比于第三虚天的经历。  

在他看来,第四虚天简直美好得过头了。  

“还有十天,道引灵光就彻底恢复了,争取在那之前,将灵蕴积攒到五十万,然后一举将幽蛟吞虚道韵蜕变成道意!”  

张景表情坚定。  

第四虚天对他而言,是一个获取灵蕴的绝佳地方,也为参悟太阴蛟龙道意提供了良好条件。  

这个机会——张景绝对不允许自己浪费!  

与此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