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纵横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危险!  

眼见白礼及其所部,如从史前巨兽一般,绽放的比天上骄阳还要璀璨夺目的光辉,向自己横冲直撞而来,且越来越近。乌籍单于的第六识,开始向他发出了疯狂的警报。  

哪怕身边护卫者一众匈奴高手、卫士,也无法给他带来丝毫的安全感。  

一时间,自是骤然色变。  

而他这一刻显然并没有产生误判,在白礼这边完全激发了,白袍军这支传奇骑军的恐怖,那真是神挡诛神,佛挡灭佛!  

那些他继位之后,花费了大力气、海量资源所打造而成的匈奴第四只王牌军队,以防御见长的磐狼卫,和之前的黄金狼骑几乎算是没什么区别。  

直接被撞碎、撕开!  

这里再说一句题外话。  

其实正常来说,护卫匈奴单于的这个任务,通常是应该由黄金狼骑这支王牌骑军来担任的。  

最起码在屠奢单于及其之前,是这样的。  

至于说莫车单于…好吧,这货就在位一炷香时间,就被当着之后正准备交接守护任务的黄金狼骑的面给咔嚓了,所以他算是什么也没有享受到。  

而乌籍单于之所以继位之后,并没有依照惯例,选择将黄金狼骑当作自己的护卫军,是因为接受了匈奴左贤王,也就是前大行司大行令王玄策的建议。  

以王玄策手中所掌握的古练兵之法,训练建立一支能扛能跑,只受他控制、忠于他的王牌军队。  

对于这个继能充实匈奴底蕴,还能增加他自身底蕴,最关键的是路、甚至一些相关的资源王玄策这边都已经完全的给他铺好了,他这边只需要出人、出力气、出时间就可以了。  

这完全干得过呀。  

所以,就有了这匈奴三大王牌军队之四的磐狼卫的出现。  

好了,那么现在继续书归正传。  

“快,拦住他!拦住他们!”  

眼见乌藉单于这边陷入危机之中,同样面色大变的匈奴左贤王在这一刻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之前哪怕已经算是尽量高估白礼这位镇北侯府二公子,传说之中的天门地户之主天吴了。  

但实际上依旧不够,甚至远远不够!  

所以,一时间自也是面色大变。  

惊呼命令招呼其他匈奴高手相助的同时,同时也准备并开始动用他之前所准备的最后手段。  

纵横秘术——捭阖术!  

属于他王玄策的捭阖术!  

捭阖者,天地之道。  

捭阖者,变动阴阳!  

四时开闭,纵横反出。  

智者言搏,向死而生!  

而这个属于王玄策自身独有、他也几乎从来没有动用过的捭阖术的效果,也随之展现在战场双方所有人的眼前。  

王玄策和乌籍单于两个人的身影在这一刻,仿佛同时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开始模糊、交错、重叠…  

而后…双方居然真的就这么在众目睽睽之下,直接交错了位置!  

让乌藉单于避开了直面白礼及其所部的危险,而直面白礼的人,则成了王玄策!  

气息羸弱、时光仿佛一下子在其身上加速了数十上百年、明明确是壮年、然已成老态龙钟之模样的王玄策!  

难怪!  

难怪之前王玄策作为匈奴左贤王,匈奴之中仅次于乌藉这位单于的存在,在匈奴本阵列阵之时,却并没有选择和其他大多数匈奴权贵一般,簇拥围绕在乌籍单于的近前!  

原来竟是有着这样的准备和后手!  

真是好一个王玄策!  

好一个纵横捭阖、昔日以最小的代价、一人之力灭一国的王玄策!  

当真是未算胜、先算败,走一步、谋百步的纵横者!  

“儿子,好好活着!这怕是我为父…能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另外…替我向你母亲说一声…抱歉!为父上半生半生求直,不负国家天地,独…负她良多…  

这一笔笔…今生怕是难以偿还,若有来世…我定不负她!”  

恍惚间,已然和王玄策交换了位置,避开了白礼所部正面锋芒的乌籍单于耳边,还回荡着王玄策与他在最后人影交错之时,所留下的最后遗言。  

然后他这一边便眼见着,那正身处于原来自己所处的位置之处,已然老态龙钟、身板却依然挺直的王玄策,以一种非常坦然的态度,微笑着被白礼手中的那一杆长枪,刺穿咽喉!  

“…啊!!!!!…父亲!…白礼!!…镇北候!!!”  

父亲两个字的沉重,在这一刻,乌籍单于他深深的感受到了!  

同时,他也深深的感受到了、无比的痛恨自身的弱小和脆弱!  

对此,乌籍单于于心中暗暗发誓,绝不会,绝不会再让此类事情发生!  

同时,对造成这一切的白礼,及其所部,哦,还有镇北候,甚至是唆使他们出兵的大周朝廷,都产生了深深的恨意。  

那种倾尽五湖四海之水,都无法浇灭的恨意!  

于此同时,最后弥留之中的王玄策,脑海之中同样也走马穿花的一闪现起了一些让他刻骨铭心的记忆。  

这其中有他年少成名、连中三元的春风得意,也有他纵横捭阖、以最小的代价、一人之力灭一国智珠在握。  

当然,还有那个她…  

“你叫王玄策?杖玉策与朱旗兮,垂明月之玄珠。倒是个好名字,就是不知道,你配不配的上它?”  

“王玄策,我叫赵嫽,貌嫽妙以妖蛊兮,红颜晔其扬华的嫽,你要记住哦!”  

“我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