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再杀盘古(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放心,我会好好照顾你女儿的。”  

季长生皱眉:“你怎么会这么好心替我着想?”  

可子女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紫霄宫内。  

太清圣人微笑道:“原来是没有的,现在有了。”  

于是就翻车了。  

季长生不能让盘古再说下去了,二话不说,挺枪就刺。  

盘古脸上浮现出笑意:“刚才揍了祂一顿,已经出了七分气。你杀了祂,能大大提升你的杀戮大道。罗睺,你难道不想提升你的实力?”  

大爹可能没坏心眼。  

如果以季长生现在做到的事情来看,其实六圣也都在小看季长生。  

活着的大罗强者,鸿钧也改动不了他们的命运。  

只有祂自己一无所获。  

要不然都对不起混沌钟的价值。  

“说到底,老师还是没拿长生当回事。”  

多少父母子女,都是因为父母过多插手子女的人生,导致亲情破裂。  

结果虽然一样,可过程与原因不同,太清圣人就不能接受。  

强烈的自我意识,导致他们根本不愿意听从道祖的安排,哪怕道祖安排的是对的也不行——有些事情,我可以自己做,但绝对不能是伱逼着我做。  

“他怎么就学不会一气化三清呢?”  

鸿钧是活的。  

季长生的心魔劫,也是鸿钧自找的。  

有了她的“支援”,才让玉玲珑用《阴尸画皮经》迅速提升了大境界。  

鸿钧不喜欢也不需要女娲和太清教祂怎么做事。  

但鸿钧和太清的脸色却全都微妙了起来。  

“我问过他了,他选择了接受,成为下一个罗睺,才开启了心魔劫试炼。”道祖沉声道。  

女娲娘娘意识到这点后,更加想笑了:“因果还真是无处不在。”  

而且说实话,从目前盘古宇宙的秩序来看,道祖做的其实不错。  

但是最后鸿钧的一血,盘古竟然让给了季长生,这有些不对劲。  

她当然是认识盘古的。  

女娲娘娘对季长生就是这么干的。  

心魔劫中。  

道祖的控制欲,堪称宇宙最强。  

“这是最大程度壮大杀戮大道提升你实力的机缘,别说我没提醒你。”盘古意有所指。  

迅速就落到了盘古手中。  

以太清圣人为例,从祂过往的行事风格就能看出来,即便祂干翻了鸿钧,祂依旧还是会在八景宫宅着。  

值得太清圣人的一切赞美。  

“这件事情不对。”  

太清圣人对此很有发言权。  

鸿钧没反应过来。  

道祖鸿钧,现在就是整个盘古宇宙的大爹。  

“你杀了祂。”  

虽然只是一个大罗心魔劫,不是在现实中。  

盘古隐约也看到了些许未来。  

季长生把时光魔神的道果给了祂。  

哪怕豁出去性命不要,祂也要把宅这件事情变成祂的主观意愿,而不是被动听鸿钧的话。  

但一件已经破碎的至宝,哪怕是开天斧——也在鸿钧此时的射程范围之内。  

基本没对季长生提什么要求。  

把她扔回开天之前,她也做不到这样。  

这很考验眼力和运气。  

虽然季老魔卑鄙无耻下流还爱杀生,但有事是真上,有好处是真分,关键时候也是真的不掉链子。  

根本不需要祂允诺什么好处,也不需要玄都师做什么交易,只要季长生觉得应该做,他就会全力去做。  

道祖是秩序阵营的维护者,绝对是有大功的,这点黑不了。  

盘古执意要杀鸿钧,这点很正常,符合她了解的盘古的性子。  

“我被算计了。”  

而且,盘古终究是盘古。  

季长生这一波蒂花之秀,把道祖秀的道心都有点自闭。  

无敌的形象维持至今。  

因为太清一脉和季长生接触的不少,季长生的行事风格一以贯之,从来就没变过。  

“你方才说,你我在日后都陨落,鸿钧成了最后的赢家。”  

谁能想到,在季长生身上翻了车。  

盘古大笑出声:“小子,杀了鸿钧,再杀了我,我帮你成为最强的罗睺。鸿钧想让你做魔祖,你干翻了祂,你就是道祖。”  

而给玉玲珑提供阿斗运输机的,就是季长生。  

季长生一怔。  

“我一直都知道长生是个人才,我错了。”  

太清圣人心生感慨,但没有说出来,只是默默以老师为前车之鉴自省:  

“打败老师的不是长生,是傲慢!”  

鸿钧要是不插手季长生的心魔劫,就不会有这番遭遇。  

但除非是那种特别没有主见的人,否则谁都不愿意让自己的人生由别人来决定,哪怕是为了你好。  

以至于祂能做到的事情也太多了。  

十八般姿势,我肯定全都试一遍。  

道祖不缺眼力,也不缺运气。  

祂一直都知道季长生是个猛将,是天下无双的陷阵之徒。  

祂可以说是输给了自己。  

“是盘古。”  

也看向投影。  

玉玲珑能进步这么快,除了归功于太清一脉的培养,最大的提升其实来自于斗姆元君的“资助”。  

“问题不在季长生,在盘古。”  

听到鸿钧如此说,女娲娘娘也收敛了脸上的笑容。  

现在东皇太一都没了,区区一个法宝,还能翻了天不成?  

女娲娘娘感觉季长生这一波是在做无用功。  

让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