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如来是叛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高僧大德圆寂后,会有舍利留存。  

佛教认为,舍利是由修行功德炼就的,多作坚硬珠状,五彩耀目。  

季长生也是修功德的,专业对口,所以他看到这颗珠子第一反应就是舍利。  

但是他没有那么确定。  

因为这颗珠子一点都不五彩耀目,反而散发着让人不寒而栗的黑色魔气。  

其中蕴含着的毁灭气息,让季长生有一种扭头就走的冲动。  

不过季长生忍住了。  

人都死了,留一颗魔化的舍利子要是吓退了他,那也太跌份了。  

南极长生大帝丢不起这个人。  

所以季长生还是步履坚定的向烂柯寺大殿走了过去。  

一直走到案板前。  

魔气依旧从舍利中源源不断的向外逸散,季长生并没有将这种魔气隔绝在内,对于天魔教弟子的他来说,这玩意其实挺滋补。  

看着面前的舍利,季长生深吸了一口气,探手一把握了上去。  

下一刻,异变突生,季长生感觉眼前恍惚了一下,瞬间脱离了烂柯寺,进入了另外一个时空。  

不过季长生很快就稳了下来。  

他知道自己并没有离开原地。  

是他的意识探入了这颗舍利子当中。  

然后,看到了一个和尚的一生。  

其父为魔教教主,天下第一魔头。  

其母为武林第一美女。  

在他出生当天,他的父亲因为他而疏忽了防范,中了他母亲下的毒。  

然后,魔教被武林各大门派踏破。  

其父身死当场,魔教分崩离析。  

他本也在劫难逃,但念其母亲功劳,他被送入烂柯寺接受佛法熏陶。  

十八年后,无心连破十八铜人,成为了最年轻的走出烂柯寺的传人。  

他行走天下,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成为了天下敬仰的神僧。  

直到他发现了自己的身世。  

他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大魔头。  

无心迷茫过,失落过,无助过。  

最终,他大彻大悟,放下屠刀,立地成为大宗师。  

二十五岁那年,无心于烂柯寺飞升佛国,举世瞩目。  

他成功了。  

然后,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在佛国中,他看到了令他死不瞑目的画面:  

诸佛喋血!  

佛国崩碎!  

魔气纵横!  

一位罗汉前辈拼死打断了他的飞升,在临死之前对他大声道:  

“告诉教主圣人,如来是叛徒!”  

这是无心看到的最后的画面。  

随后他被打回了烂柯寺。  

可惜,他终究是没有机会完成前辈的嘱托。  

飞升失败,神魂皆陨。外加被魔气污染,无心连累了整個世界。  

唯有他死后显化的舍利子,纪录了他所经历的一切。  

观看无心的一生,回到现实的季长生瞬间一个激灵。  

季长生低头,看着手中依旧在不断向外逸散魔气的舍利子,内心翻江倒海。  

如果真的是封神的世界观,那无心看到的很有可能是西方教最大的内乱。  

如来是西方教的叛徒?  

似乎也没毛病。  

毕竟后世如来是佛教的佛祖。  

西方教是接引和准提两位圣人的。  

如果无心看到的是真的,那么就说明如来在谋圣。  

季长生又联想到了李嫦曦的疯言疯语。  

“难道李嫦曦不是疯子?她说的都是真的?”  

季长生用力的摇了摇头。  

管他真的假的呢,反正暂时和他也没什么关系。  

他现在还太弱了,目前最需要做的就是积攒功德,赶紧把境界刷上去。  

至于如来、圣人、玉皇大帝,甚至是太阴星君,这些大佬距离现在的他还太远了。  

无论他们发生了什么,他现在搞清楚都没用。  

他最大的收获是带走这颗邪佛舍利,消弭这个世界的妖兽之患。解决了这个小世界的末日危机,相信回去之后,积攒的功德足够他把境界提升到金丹期了。  

大能之间的博弈与我何干?  

想到这里,季长生果断收起了邪佛舍利,走出了烂柯寺。  

伴随着季长生的离开,烂柯寺内的魔气在飞速的减少,肉眼可见的开始恢复曾经西方教圣地的风采。  

而太子和周围人则一齐欢呼起来。  

“魔气消失了。”  

“帝君解决了隐患。”  

“大离有救了。”  

“帝君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帝君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季长生摆了摆手,所有人瞬间停止了欢呼,但是看向他的眼神还是无比的崇敬。  

南极长生大帝,给了他们再造之恩,拯救了他们的世界。  

不出意外的话,南极长生大帝的神话一定会在这个世界万古流传。  

“妖兽之患的源头的确在烂柯寺,已经被本帝君解决,以后尔等的世界将恢复从前的宁静。重新建设你们的家园吧,希望你们能早日重建太平盛世。此间事了,吾这便要回归仙界!”  

季长生走的十分洒脱。  

他已经达成了再次降临这个世界的全部目的,而且还收获了额外信息。  

自然对这个小世界再无任何留恋。  

“帝君请留步。”  

太子大胆叫住了季长生。  

“请帝君明示,我等要如何才能报答帝君再造之恩?”  

太子的感激发自内心,但季长生想了想,自己好像没有什么需要这些普通人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