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周公恐惧流言日(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仙游寺。  

利用神迹把他引过来,只是第一步。  

所以这两堂课至关重要。  

农夫的四个儿子的故事,已经在李渊心里埋下了种子。  

明日里,法难要做的,就是给这个种子引导一番…  

让它往不好的方向发展,让它生根发芽!  

紧接着,许牧便写出来一句诗…  

交给了法难。  

法难看完这句诗后,不由打了个寒颤。  

忍不住感慨道:“主…主公…能亲自算计李渊父子,真是他们的荣幸啊!”  

许牧面色一冷:“对付同行,自然不能心慈手软,李世民都开始暗算孙颖了,就该承受该有的代价!”  

法难忽然间又想起了洛阳白马寺里…  

正在青灯古佛,长伴余生的群臣。  

不由替李世民默哀了起来。  

次日清晨。  

伴随着晨钟敲响,仙游寺的僧人们开始做早课。  

李渊父子在吃完了早饭后,也赶来了大殿,先是给佛祖上了一炷香,接着便开始听课。  

听完这堂课,他们差不多也得回皇宫了。  

“咦?法难禅师还会作诗?”刚刚落座蒲团,李渊便注意到了香案上,摆放在无字天书身边的一联诗句。  

不由凑过去读了起来。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卑未篡时。”  

这句诗写的没头没脑,李渊一时间有些不理解,不由问道:“禅师,此联诗句倒是颇得诗家精要,但不知…是何意义?”  

法难嘴角抽了抽。  

主公写的诗,可不是深得诗家精要吗?  

要知道,现在在万民城内,主公写的诗,都快被奉为神品了。  

当然,主公从头到尾也没写过什么诗。  

无外乎就是去岁元旦,为屠苏酒写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般佳句。  

当然,还有为皮影戏谱的短诗,“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些诗句,虽然不多,但都在万民城四处流传,被推崇备至。  

可主公还偏偏说他不会作诗。  

定了定心神,法难开始按照许牧的吩咐,讲解石勒和石虎的故事。  

“陛下,昨日我们讲解了父子之间的四种因果关系,今日,贫僧便打算以史为鉴,来论述一番佛经里的四种因果关系。”  

李渊眼神一亮,又来了兴趣。  

他对佛经的兴趣,其实远不及历史。  

他出身于陇西李氏,家风昌盛,自幼熟读史书。  

不由开口道:“禅师要讲的,不只是哪段史事?”  

法难没有卖关子,直接说道:“贫僧要讲的,乃是后赵故事。”  

李渊存了几分卖弄的心思,挑眉道:“哦?石勒之事?”  

石勒,字世龙,上党武乡羯胡族人,是后赵的开国君主,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从奴隶到皇帝的传奇逆袭崛起案例。  

其一生坎坷崛起,南征北战,成就了一代战神之名,吞并了北方,铸就了后赵政权,一统北方。  

关于此人的典故实在是太多,最有名的一个,便是他…乃是隋文帝开创科举制的先行者。  

他一统北方后,为了获取人才,率先提出了用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的方式。  

后来被隋文帝借用,并发扬光大,创立了科举制。  

还有沿用了数千年的黄瓜二字,也是因为石勒。  

当初汉代黄瓜传入中原大地,本名叫做胡瓜。  

实际上,但凡和胡扯上关系的,都是少数民族,或者说西域等地传来的。  

比如说胡椒…  

但在当时,石勒十分讨厌胡人,严禁全国范围内出现胡字。  

因此胡瓜就被强行改名,变成了…黄瓜。  

此外,拼命三郎,最早也是称呼他的,便是因为其作战勇猛,以一挡百,曾数次转战,将敌人杀的丢盔卸甲。  

可惜其一生勇武,却在选继承人的事情上出了昏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