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薅世族羊毛(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了。”  

许牧这才放下心来。  

那就干他个狗大户!  

这些人富者连阡陌之田,使得贫者无立锥之地,他就当打土豪了。  

薅世家的羊毛…  

明日,造纸作坊第二批次的纸张出来后,许牧便打算将其输送入洛阳城。  

命范逐开始经营万民商号旗下第二大生意。  

现在只是刚开始,造纸作坊未来产量应该能稳定在每日两千斤左右。  

若全部卖出,洛阳纸贵,洛阳城内读书人的日子估计就不好过了。  

确定了价钱后,许牧再次向王通询问夜校教材和招生的进度。  

编纂的自然是《三字经》和《千字文》的配套教材。  

“主公所着《三字经》《千字文》已经快要注释完毕了,只是招生这一块,似乎有些麻烦。”  

收下纸张后,王通拿出了这半月以来,他做出的配套教材。  

没有用晦涩难懂的古语,用的全部都是普通百姓能听懂的文字。  

许牧接过了他的教材,关于三字经和千字文中的诸多典故,还有历史渊源,他都解释得十分详尽。  

不得不说,当世大儒,水平就是不一样。  

“什么麻烦?那些百姓不愿识字?”放下教材,许牧挑眉问道。  

王通苦笑一声道:“主公慧眼如炬,百姓们都以为…读书识字,乃是读书人的事,和他们无关。”  

他即便心怀天下,想要普及万民,让天下诞生更多的寒门学子,但…  

天下人固有观念摆在那里。  

士农工商,自古以来,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规矩与藩篱。  

对这些百姓而言,他们只需要做好分内之事,种好田就行了。  

对于这个问题,许牧其实早就想出了解决方案,当即拿出了一份拟好的政令,递给了王通。  

“老王啊,你看这个方法如何?”  

接过政令,王通再次愣住,尤其是上面的方法,闻所未闻,却让他耳目一新。  

只是片刻之后,他便面带担忧之色,“此法一开,恐怕百姓读书,多为利来,恐怕读不进书啊…”  

许牧提出的方法,乃是夜校薪资制度。  

作为万民城第一所大学,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采取晚间授课的方式,向全体百姓招生。  

只要入学,便可以领三百文的薪资。  

在古代,从未有这种事。  

许牧实行此法,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在固有观念下,这些人不思进取,他只有用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来刺激他们了。  

毕竟钱能解决的事,都不叫事。  

“百姓们都为三百文而来,恐怕无心读书,认不出几个字。”王通沉吟着,叹息道。  

颇有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意味。  

许牧却摇头道:“放心,绝不会如此!每个月都将举行毕业答辩,不合格者,不予发放三百文!”  

许牧制定的夜校,为了不妨碍百姓们日常种植,特意选择晚上。  

而且只是让他们学习《三字经》《千字文》,进行为期一月的教学。  

“同时,毕业答辩上,成绩优异者,将有三人获得一千文的奖学金!”  

紧接着,许牧更是提出了奖学金制度!  

这个时代的百姓太咸鱼了,既然不愿读书,那他就用钱逼着他们读!  

给他们一个赚钱机会,看他们愿不愿意来!  

王通听完,瞪大了眼睛,深受震撼。  

从此事上,他能够感受到,主公对推行文教的决心之强…  

绝不比他少半分。  

“果然,世界上最懂我的人,真是主公啊…”王通内心感慨着。  

同时朝着许牧行礼道:“有此二策,仲淹定为主公培养出一批能识字的百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他有信心,这两个方法一施行,百姓们学习的动力就有了。  

而接下来,他只需要完成主公制定的教学指标即可。  

第一批次的百姓里,至少要有百分之十的升学…咳咳,学成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