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万民龙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老贼,受死!”  

孔兴岳乃是个好战分子,身着铁浮屠的他宛如一头猛虎下山,直接当先冲入了独孤盛数十人的包围之中。  

“滚!”  

采取横冲直撞的方式,孔兴岳完全无视了对方士兵的长刀,扬臂,狠狠砸在一个士兵的胸口。  

直接…把那个士兵砸飞了数米远,倒飞而出!  

这不是玄幻的景象,他从高处狂奔而下,汇聚了全身力量,砸飞一个普通士兵,再正常不过。  

而后,十名铁浮屠士兵冲到,和数十名敌军战在一起。  

至于孔兴岳,则是直接迎上了独孤盛。  

独孤盛想要擒贼先擒王,他也想要直接擒住眼前这支骁果军的将领。  

两人交战,长刀碰撞,初次交锋,竟是势均力敌,不分上下!  

平日里,在万民城的三千精兵里,孔兴岳勇武无双,除了张须陀外,便数他最能打,从未遇到过对手。  

不然他也坐不到副将这个位置。  

这一战,他原以为骁果军带队的不过是寻常将领,没想到能在此遇到一名猛将。  

孔兴岳眼中流露出喜色,大喊道:“快哉!今日便用你的首级,献给主公!”  

独孤盛长刀一横,虎口发麻,却不输阵仗,冷哼道:“叛贼休得狂言!本将率骁果军亲至,今日便是你等覆亡之时!”  

两人连番大战,所用的全部都是必杀招数。  

许牧在山坡上,拿着研究所制造出来的低倍望远镜,正在观察这场战斗。  

为了稳妥起见,他把指挥所设立在了交战地之外的三百米。  

因为目前磨制出的镜片,只能让他看清楚三百米外的人脸。  

透过望远镜,许牧对战场厮杀又有了新的认识。  

没有武侠小说里的花里胡哨的招式,无论是独孤盛还是孔兴岳,每一招都是直奔对方要害而去。  

只要对方没有防备住,露出了破绽,就是身首异地的下场!  

刀锋碰撞,不仅是力量的比拼,还有厮杀技巧。  

“战场所练,是杀人技。”  

许牧感慨道,看着这一场厮杀交锋,他更深刻明白了张须陀曾给自己说过的道理。  

甚至于为了取胜,孔兴岳连撩阴腿都使了出来。  

但独孤盛却早有防备,快步后撤,躲过了这一阴招。  

“这两个人势均力敌,恐怕短时间难分胜负。”  

许牧观察了一阵,发现两人数次交锋,力量相当,技巧也是相差不大。  

索性把目光看向了冲阵的铁浮屠军。  

这一战的胜败,就在于他的三百亲卫。  

若是他们冲阵成功,此战则必胜,然后就该骁果军考虑能有多少人能逃出生天了。  

为了了解这个时代的交战方式,许牧跟随张须陀学过一段时间阵法,知晓鱼鳞阵的优劣。  

虽然在山地间,鱼鳞阵无法完全发挥层层防护彼此呼应的效果,但铁浮屠军的三百人冲破第二层鱼鳞队列后,已经开始显得力有不逮。  

他们身穿五十余斤的铁甲,无视了对方的攻击,加上从山坡杀下,气势十足,寻常军队恐怕早已吓破胆了。  

但眼前的军队…名为骁果!  

取骁勇果毅之意,从各大军队中抽调精锐组成,乃是大隋精锐中的精锐!  

他们身穿统一配备的玄甲,早有刀盾手准备在侧,面临冲阵,竟是半步不退!  

可见,类似这样的阵仗,他们见得多了!  

许牧眉头紧锁,看着速度逐渐慢了下来的三百亲卫,神情愈发凝重。  

他们的速度越来越慢,而一旦慢下来,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  

被三千骁果军围拢,从而慢慢磨死!  

同时,身着铁浮屠重甲,消耗的体力更是惊人!  

时间拖得越久,对他们越不利!  

见此一幕,许牧深吸了一口气,示意身后一名亲卫升旗。  

一条黑龙镶边的龙旗悄然升起,高挂在所有人都能看到的地方。  

同时,许牧拿出了一个木制物理扩音大话筒,扯着嗓子吼道:“见万民龙旗,死战不退!”  

冬日里,寒风呼啸而起,吹得那一杆黑色的龙旗呼烈作响。  

那些冲阵的三百亲卫同时听到了许牧的声音,更是看到了一杆龙旗高高升起,随风飘扬。  

心中纷纷升腾起主公告诉过他们的,一种名为信仰的东西。  

主公说过,从军之人,多有信仰,而他们的信仰,则是万民城。  

因为他们的身后,就是万民城!  

那是值得他们用性命去守护的东西!  

万民龙旗扬起之时,就代表他们别无退路!  

两年的训练,他们已喜欢上了万民城,对万民城的种种变化有了更多的的期待。  

那是在这个乱世里,名为希望的东西。  

全部都是主公带来的。  

可今日,却有人要摧毁它们!  

“死战!死战!为战而贺!为主公贺!”  

一个亲卫怒吼着,长刀所向,猛地提速开始冲破了第二层鱼鳞阵。  

不只是他,其余亲卫瞳孔血红,纷纷杀红了眼,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冲破眼前的层层防护。  

“你们这群兵老爷看不起某,某又何尝看得起你们!呸!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骁果军是吧?某今日就杀一个三进三出!”  

一个彪壮的汉子手握长刀,身披黑甲,冲的最快,率先一人,冲入了第三层鱼鳞阵。  

“杀了他!杀了他!”一名百夫长见到第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