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你们不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而许牧并不知道,其实李密此时就已经开始打洛口仓的主意了,并且命令裴仁基攻打洛阳城东出的军事重地,阳城。  

杨广听到许牧想让自己死,两人的谈话,就这么尴尬的结束了。  

其实,自从杨广加入了造反集团后,许牧便尝试着推心置腹,和他说了许多真心话。  

比如之前骂杨广昏君,这次怕杨广不死,都是心里真实的想法。  

可奈何…  

“或许他还没有扭转观念吧,还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个反贼。”  

许牧如此想着,然后回到了自己位于主公府大楼旁边的住所。  

开始了古代最为无趣的夜晚环节。  

在古代,日出即起,日落则息。  

通常都是四五点吃过晚饭,然后傍晚七八点就入寝,最迟也不会超过八点。  

而许牧极不适应这种生活。  

在现代,他是不折不扣的夜猫子,从没有早于十点睡过觉。  

但在古代,他的作息被强行扭转了过来。  

吃过晚饭后,许牧躺在木板铺设的大床上,床上垫了一层厚厚的棉被。  

但睡起觉来,依旧是硌得慌。  

没有席梦思。  

没有手机。  

没有电视。  

没有网络。  

没有游戏。  

甚至连电灯都没有。  

许牧瞥了眼床前的油灯,灯光昏黄,让他一点熬夜的动力都没有。  

总不能熬夜看星星看月亮吧?  

也不知道这个时代的古人是怎么渡过漫漫长夜的?  

难怪古代女子都这么能生。  

“努力攀升科技,总有一天,研究所会搞出蒸汽机,发电机,电灯,电视,电脑,手机…其次,明天开始正式造反…”  

躺在床上,许牧喃喃着,逐渐进入了梦乡。  

明日,将迎来他穿越以来的第一场战斗。  

次日。  

一如既往地被军营内的操练声惊醒。  

许牧揉着惺忪的睡眼,伸了个懒腰,起床洗漱,然后准备前往军营去看一看孔兴岳的操练情况。  

今日便是骁果军入山的日子。  

而他也在昨日给铁浮屠亲卫下达了备战命令,张须陀未归,他将亲自带领三百铁浮屠亲卫去阻击骁果军。  

骁果军乃是大隋精锐,属于诸多军队中最勇武的一支,但在山地战里,发挥不出太大的优势。  

而万民城的三千精兵,早已习惯了山地作战训练。  

好在许牧在造反初期,就考虑到可能被发现的情况,因此强烈要求三千精兵必须要进行山地作战的训练。  

而张须陀也是个沙场老将,山地作战,平原作战,骑兵作战都十分熟悉。  

帮助他练得一手好兵!  

可惜…这一次阻击战,张须陀是没有机会看到了。  

洗漱完毕,简单吃了些食物,许牧便来到了一千米长的校场上。  

此时,孔兴岳正身着黑甲,带着三百亲卫负重奔跑。  

其余两百亲卫,则负责镇守研究所,寸步不离。  

这也是许牧的命令,研究所乃是万民城立身之基,绝不容有失!  

朝阳初升,随着一缕阳光洒落,照射在他们漆黑如墨的铁浮屠上,冬日里透着别样的寒意。  

寒光照铁衣,大概如是。  

许牧望着自己最精锐的三百亲卫,微微点了点头。  

三百人身负五十余斤的黑甲,行动尚能如此迅速,可见他们在训练上是下了功夫的。  

在千米大操场上,三百人行动如风,行走踏步整齐划一,不分彼此,整个大地仿佛都在摇晃。  

“立——定!”  

察觉到了许牧到来,孔兴岳连忙大喝。  

“诺!”  

紧随其后,三百亲卫同时停顿,右脚并拢,挺直站立,齐声大喊,气冲云霄。  

“参见主公!这几日三百亲卫双倍训练,顿顿吃肉,随时可以一战!”  

孔兴岳朝着许牧拱手行礼,昂首挺胸,额头上大颗大颗的汗珠不断滑落。  

许牧看着这三百亲卫,微微点头,然后走上了军中的高台。  

三百亲卫站立在他身后,望着他的目光有希望,有崇拜,也有敬畏。  

是眼前此人给了他们衣服穿,屋子住,顿顿有肉吃,冬天有暖炉…  

而且作为造反分子,战斗将在今日开启!  

许牧同样在盯着他们,沉声开口,第一句话就让众人神情错愕,充满了疑惑。  

“你们一直以为自己是精锐,但实际上…你们并不是精锐!”  

三百亲卫纷纷抬着头,被许牧突然以一句话否定,疑惑的同时,更多的是不服。  

每个人的眼中仿佛有一团小火苗在燃烧着。  

他们乃是许牧最直属的亲卫,一直是以精锐中的精锐自称。  

尤其是披上铁浮屠后,他们相信,即便是即将进攻而来的骁果军,也不会是他们的对手。  

可就在刚刚,操练尚未结束,主公训话,开始就以一句话否定了他们!  

否定了他们存在的意义!  

“你们或许不服,但这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你们今日即将迎战的对手,乃是曾经征战过吐谷浑,征战过琉球,征战过百越,征战过高丽的百战老兵,从大隋数十万军队中脱颖而出的,浴血而生的骁果军!”  

许牧深知战前动员,激励士气的重要性,继续冷笑着否定眼前的三百亲卫。  

“可你们,除了孔副将外,却无一人上过战场!”  

许牧的话,逐渐让原本高傲的三百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