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市政规划司(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其实,说出这么一番话,杨广纠结犹豫了很久。  

作为帝王,尊严有时候重于一切。  

若是被其他反贼,比如李密,窦建德这些擒住,他绝不可能投降。  

但这几日来,许牧给他带来的刺激实在是太大了。  

他很想看看,藏在深山里的这个城池,未来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他恋栈权力,但成为帝王之后,更像看看,万民城是不是真的如许牧所说的那般,能给大隋带来一个改变。  

他是渴望改变的天子,最厌恶守成。  

所以即位以来,南征北战,向南,向北,向内陆打过吐谷浑,向海外征服琉球,他都疯狂扩充疆域。  

对于人才,不断完善科举制,打击门阀世家,推动寒门公平。  

他最大的错,就在于贪功冒进。  

这些至少需要上百年,数任帝王才能完成的事,他却想一个人,在数十年内干完。  

到了如今,五十余岁的年纪,海内沸腾,民怨四起,他其实内心深处,是有些后悔的。  

但身为帝王的骄傲,不允许他后悔。  

他是不会错的。  

也不能错!  

而眼下,莫名其妙被抓到了万民城,又听到了三月后将死的预言…  

种种情况之下,他才做出了这个决定。  

“哈哈哈哈…”  

看到老杨同志总算是归顺了,许牧抚掌而笑。  

“我得老杨,犹如鱼之得水也。”  

他拉着老杨的手,两人共同走下了矿山。  

唔,主要是怕他耍赖,许牧直接把他带到了主公府,在三楼位置,有一个早已给他准备好的办公室。  

“此处就是你和老来当值的地方,从今日起,你们将负责万民城居民区一期工程,旗下有一支建筑队。”  

许牧指着桌案,直接让老杨坐下,然后给他讲述他的工作职责。  

“你需要负责的就是设计出建筑图纸,其中包括居民区的架构外观,占地范围,区内的道路规划等等。”  

许牧给老杨简单讲解了一下,怕他没听懂,直接拿出了自己前段时间绘制出的万民城市政规划图给老杨挨个指着解释。  

许牧一直巴拉巴拉说个不停,颇为兴奋。  

好不容易忽悠到了一个读书人,肯定要发挥资本家的本质,疯狂榨干他的剩余价值。  

毕竟这个岗位就因为欠缺人手,导致居民区一期工程,一直没有启动。  

而杨广和来护儿则是张着嘴,就这么看着许牧说,连嘴都插不上。  

杨广原以为许牧说的招揽他,是让他当谋士之类的,没想到负责的却是这么一个工作。  

居民区一期工程?  

听起来怎么这么古怪?  

经过了许牧一番解释,他似乎明白了。  

这是让他负责修建宫殿?  

不,不,许牧所言,此房子乃是建给万民城内居民居住的。  

建造的,还是如主公府这般的房子,利用了那劳什子水泥,建造了四层高的房子。  

他曾下令修建无数宫殿,作为爱巡游的皇帝,全国各地,他有无数行宫。  

走到一地,都会提前命令当地建好行宫。  

他见过各式各样构造的宫殿,却从未见过,如此古怪的建筑。  

包括这个主公府。  

四四方方,有棱有角,和那些宫殿完全不一样。  

宫殿哪一个不是飞檐斗拱,红墙碧瓦,极为美观?  

不过这样的建筑,的确是有一些可取之处。  

首先,它扩大了空间,主公府内,类似他这样的“书房”一层还有十余间。  

尽管许牧将书房称之为办公室。  

其次,这种建筑结构,还节约了建筑材料。  

全石头构造,外加水泥和一些钢铁,居然居然能造出如此新式房屋。  

“怎么样?老杨,你觉得能胜任吗?”  

许牧讲解完毕,颇为期待地看着杨广。  

毕竟是读书人,虽然可能不是这个专业的,但许牧实在是没人用了。  

他手下一个读书人都没有啊…  

嗯,只能先委屈一下老杨了,以后忽悠了更多的读书人,再给他转岗。  

许牧如此想着。  

而杨广此时也在郑重思考着这个事,他到底要不要接受这个差事。  

“老爷…”  

老来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杨广。  

眼神近乎哀求,若非许牧在场,他就要跪下来求陛下不要接受这个差事了。  

开玩笑,归顺了,不是谋士,居然是…一个管事的差事?  

建房子?  

这已经近乎侮辱了。  

古人云,君辱臣死,作为一个合格忠臣良将,他这个时候,照理说应该拿起刀子,然后自杀的。  

但谁让陛下还没表态呢。  

最主要的,君主被羞辱,他这个臣子同样也连带着被羞辱了。  

只能期望陛下不要接受这个差事了。  

但杨广直接无视了他的哀求,望着万民城城内的规划有些愣神。  

因为刚才许牧给他讲述了一大堆,最后一句话说动了他。  

“老杨,你别看现在万民城只有一个城墙,有你相助,加上水泥,未来的万民城,又是一个东都!”  

他决意归顺许牧,很大原因就是想看看万民城还有什么神奇之处,日后会发展成什么模样。  

“也罢,朕亲自打造了一个东都,如今繁华不下于长安,且看看他能把万民城打造成什么样子!”  

杨广很快就做出了决定,接受了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