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 登基(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之,便是昏聩了。  

罢,罢,罢,朕照准了。”  

一场本来就只是走个过场的逼宫还没开始就结束了,这在吕布看来当然是很满意的,不过朝堂之上功寡德薄的臣子们就觉得刘协有些太不争气了,你好歹要挣扎一番啊,他们早早就准备好的台词,竟然没机会在吕布面前表现,真是个昏君。  

从头到尾,刘协的神情都显得很自然,说完这番话便走下了玉阶。  

可是,等他走完这最后一阶的时候,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大概,这是自己这辈子最后一次朝会了吧。  

大概,这也是汉室最后一次的朝会了。  

说不上不舍,只是心里压抑许久的情绪,终于还是在这一刻决堤了,泪水在猩红的眼眶打转,帝王的尊严却不允许他在朝臣面前懦弱半分。  

刘协背身朝向众臣,面向那张象征了天下至高皇权的龙椅,深呼吸,深呼吸的调整着自己。  

所有人都看着这位汉室的末代皇帝,有人伤感,有人唏嘘,也有人面无表情,但不会有人为他说一句话了。  

因为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开口的人,都已经被林墨肃清了。  

刘协最终抬起脚重新走上玉阶,来到龙案前却没有坐下,只是再次环视众人,轻叹了一声,“退朝了”  

说完,他再次走下玉阶,这一回,没有再回头。  

太仆院里贾诩亲自卜卦,择定了三月初三为吉日,刘协禅让,吕布登基。  

许昌城外为禅让和受封准备的高台其实在夏口大战的时候就已经赶完工了,当然,当时对外宣称的是用以祭天的高台。  

三月初三这一日,刘协最后一次身披玄色龙袍,站在高台之上,高台上放置了一个巨大的铜鼎,比人还高,围绕铜鼎的篝火熊熊烈烈,两侧仪仗吹响需要人扛才能抬起的号角,敬告苍穹。  

下方,百官列阵朝拜,外围甲士披坚执锐。  

同样身披蟒袍的吕布在一阵阵悠扬的号角声中拾阶而上,最终攀爬上了最高层于铜鼎之侧与刘协并立。  

吕布没有看刘协,而是俯瞰着下方官员和甲士。  

他也是第一次上来,毕竟这最高层只有帝王可以站立。  

曾几何时,他坚定的认为站在这里的人,一定会有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有神明俯瞰众生的至高无上感。  

事实上,禅让大典之前他也是这么认为的。  

可真正等他站在这里的时候,脑子里并没有觉得这份皇权有多么的炙手可热,相反觉得肩头上忽然沉重了起来。  

吕布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真正从陛下手中接过山川社稷我倒没想过要如何让自己千古留名,如果,真的能做好这个皇帝,我只希望当初九原的惨案,不要再发生了。  

允文曾经跟我说过,没有哪个朝代可以真正千秋不变的,或许,有一天也会有其他的人站在这里接替我的江山。  

所以,在位期间能做到这一点,我觉得已经无愧于心了”  

莫名其妙的话语在刘协看来只是对他的嘲讽罢了,他甚至都没有回应吕布半句,便打开手中圣旨朗声喊话,“斯盖上则天时,不敢不授,下祗天命,不可不受”  

禅让诏书宣读完后,刘协将玉玺双手供奉在吕布面前,后者看了看台下的林墨,感慨万千。  

终于,他伸手接过了这方传国玉玺。  

这一刻,意味着四百年大汉,亡了。  

也意味着,新的纪元,真正开始。  

戴着九珠皇冠、身披玄色蟒袍的吕布将传国玉玺高高举过头顶,朗声道:“吾,上承天命,承继大统,即日起,立国号为,改元承初,建都彭城,封逊帝刘协为东莞公!”  

声落,台下百官皆行跪拜大礼,包括刘协在内,齐声道:“吾皇万年无期!”  

登基到这里算是完成了。  

不过这不是结束,后面还有一系列的祭祀活动,而且要连着三天进行,不可谓不盛大。  

之后便要进行迁都事宜了,作为发源地的彭城那头,皇宫还没有完全建成,需要时间的,这必须等待。  

反正在此之前,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去做的。  

譬如,重建西域都护府的声威。  

西域都护府最初建立是在汉宣帝时期,除了管控匈奴,还有周边附属的三十几个小国家,后来对河套地区进行了清缴,进一步的加强了西域都护府的集权。  

不过,到了汉末时期,凉州发生多次叛乱,直接的导致都护府的集权被削弱,已经开始有小国都不交岁贡了。  

这次禅让登基大典,唯一没有到许昌的就是张绣,不是他不想来,而是他除了要管控凉州外,最大的职责就是让西域都护府回到它巅峰时期应该有的集权。  

但是,凭他一己之力,还真的办不到。  

这事除了要武力,还需要文治。  

思量再三,决定让马家父子带人回去,同时徐庶也被派同行。  

吕布登基后,并没有按着惯例立刻施恩天下,除了大赦天下外,甚至连税赋都没有进行调整,毕竟这天下都是自己打下来的,而这些税赋又都是经过了林墨和几个要员商议暂定的,可以说对百姓是绝对恩泽照顾了。  

至于朝堂之上的百官,其实也没怎么动,非要说的话,也就是张辽接过了他太尉兼大将军的位置,赵云接了卫将军的职务,谁也不敢有半句怨言。  

可对于张辽来说,腐朽老死于朝堂不是他的人生,没等迁都就要求带兵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