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 捭阖纵横林允文(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还有这份耐心全然是看在刘景升的面子上。  

曹操有句话为后世人所熟悉,生子当如孙仲谋,不过很多人不知道这句话的后面还接了一句,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不得不说,这算是对刘琦刘琮兄弟最写实的总结了。  

刘琦确实不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也因为这样才会在选择接纳刘备后全然由他操盘。  

现在,正是需要他站起来的时候,他却只能拿出眼泪,让黄忠倍感唏嘘。  

直到刘备到了府上,刘琦竟然还在抽泣,看着这位曾经自己最信任的皇叔,眼中感情复杂,本能的是害怕,退到了黄忠的身后。  

这种微妙的变化刘备是看在眼里的,势头可不太好,今天如果说不服他,他很可能真的会号召荆州部将把自己给赶出去。  

“公子,可否借一步说话?”刘备定了定,随后走上前和善的问道。  

刘琦先是看了一眼刘备,然后又看了一眼黄忠,嗫喏道:“有什么话就这说吧。”  

闻言,刘备叹了口气,随后解下了佩剑并恭敬的递到了刘琦的面前。  

正当刘琦与黄忠不知所以的时候,刘备沉声道:“公子,诏书的事是林墨的阴谋,他就是希望在公子的心里埋下怀疑的种子,若是公子内心果真对我不放心,那便请执剑杀我。”  

态度很诚恳,但,人就是这样,心里一旦有了猜疑之后,对方说的任何话都会打上一个问号。  

黄祖与魏延的事情历历在目,江夏政变过去也不过一个月的时间,要说刘琦会因为这句话而相信刘备,那他也太小看自己了。  

刘琦没有去拿剑,同时也没有回应刘备,有些无所适从。  

“若公子不忍下手,那我今日便是来与公子辞别的。”刘备依旧是双手捧剑。  

“辞别?此话何意?”刘琦终于开口了。  

刘备面如沉水,眸子里透着岁月沉淀的沧桑,在这一刻却尽显无奈,“因为公子的眼神告诉我,公子已经不再信任我了,既然如此,我愿带着二弟三弟和孔明他们离开此地,只有这样才能让公子安心。”  

如果是从前刘备这么说,刘琦的第一反应就是慌,他其实也明白自己是个没什么主见的人,更缺乏深远的战略目光,没有刘备的护佑,别说抵抗曹操,就是蔡瑁刘琮的迫害他也无力招架。  

可是现在,他听见刘备这么说后,竟是条件反射的脱口而出,“皇叔准备何时启程。”  

你们不打算挽留一下吗?  

刘备心里头咯噔了一下,咽了咽口水,“今日辞别公子便回府收拾,就是这几天的事情。”  

这个时候,刘琦没有说话了,连象征性的挽留也没有,黄忠当然是不开口的,场面一度是有些尴尬。  

刘备毕竟是见过风浪的男人,很快调整过来,深吸了一口气,意味深长的嘱咐道:“公子,临别前只有一事想提醒。”  

“皇叔请说。”  

“斥候探报曹操兵败后,荆州内部出现了不平稳的态势,为了安抚内乱,他已经在江陵集结兵马,似有所图,我走后,公子务必要提防曹操。”  

在这个时代,内部矛盾转化为外部战争是比较常见的情况。  

所以,刘备这么说,刘琦倒也没怀疑。  

试想,曹操但凡是想抗衡吕林,确实应该让荆楚大地重归于一,再联合天府之国的后勤保障,其实未必没有一战之力的。  

可这一切如果是真的,那就意味着曹操可能随时要对荆南四郡动手,刘关张和诸葛亮如果都走了,那刘琦自问是无力招架曹操的势头。  

他心里很纠结,让刘备走,自己这荆州之主的位置当然是稳如泰山了,可无法对抗曹操;让刘备留下,天知道时间久了,大家伙是不是会以为他刘备才是荆州的主子。  

正是左右为难的时候,刘琦眼前一亮,他突然就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于是上前攥着刘备的手道:“皇叔,你能去哪里呢,不若你带兵前往巴丘驻扎,一应粮草器械我都会提供给你,如此一来不管是曹操还是林墨,一旦有所异动,你我都能及时汇合啊。”  

刘备眸子一沉,呆呆看着刘琦,当年刘表就是这么打发自己去新野的,现在是依瓢画葫芦吗,六啊。  

可这事,刘备还不能不答应。  

真要逼急了,刘琦是有能力召集到四郡兵马的,可自己.拿着这诏书只怕也无法调动大军。  

迟疑了片刻,刘备还是咬着牙重重点头。  

只要能留在这,终归是可以慢慢跟刘琦晓以大义,而且,到时候由他出面去联盟曹操,事情反而好办。  

“听凭公子吩咐。”刘备颊肉抽了抽,无奈收回佩剑。  

“好好好,我这就去让人设宴,为皇叔壮行。”刘琦露出了久违的笑。  

刘备苦笑着点头,我谢谢你啊。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