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称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苦口婆心的话,阎象已经说了不记得多少次了。  

袁术也听的有些发腻,抱着你说你的,我干我的态度。  

不过阎象也是个执拗的人,只要没到称帝那一天,他都不想眼睁睁看着袁术自取灭亡。  

“将军可知,你一旦称帝,曹操立刻就会以天子之名发布讨贼诏书,召集天下诸侯讨伐将军。”  

阎象眉头皱成了川字,轻声问道:“到时候将军如何应对的了啊。”  

“天下诸侯?”  

袁术不屑的轻笑,摇头道:“哪来的天下诸侯,袁绍和公孙瓒正在北国死战;刘表吗,能守住荆州那一亩三分地就算不错了;马腾韩遂?关中被李傕郭汜占据多年,他们过的来吗。益州刘璋、汉中张鲁他们连自己的那笔烂账都没算清楚呢。  

哪来的什么天下诸侯。”  

当初反董勤王的时候,袁术不是这样的,眼界虽然窄,好歹听的进别人的意见。  

这玉玺啊,让他给魔怔了。  

“将军!许昌曹操,徐州吕布,江东孙策,甚至是小沛的刘备,哪一路人马是善类啊,将军怎可无视他们!”阎象声嘶力竭,脖子上的青筋都映现了出来。  

“先生啊,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  

袁术甚至还去给阎象倒了杯热茶,见他无意要喝,又拉着他坐下,耐心道:“刘备一介织席贩履之徒,兵马不过万余,于我无碍;  

吕布三姓家奴,徐州的烂摊子都收拾不过来,我不找他麻烦,他就该烧高香了;  

至于说孙策,会稽王朗和吴郡的严白虎没这么好对付,他那点兵马不见得站得住脚。  

曹操嘛...”  

说到曹操的时候,袁术停顿了一下,须臾才眯着眼,带着几分凌冽道:“我与他必有一场大战,与称帝这件事无关。”  

这一顿分析下来,直接把阎象给听傻了。  

不是无法反驳,而是阎象觉得这货已经没救了。  

好不容易缓过神来准备再劝的时候,袁术直接一压手道:“我已经决定了,先生不必再劝,本月初九是上上大吉,宜出行、开光、祈福...”  

最后,袁术嘴角上扬,“宜称帝!”  

说完,也不管阎象还没放弃,袁术便站起身来离开了。  

在袁术看来,称帝当然有一定的风险,可也不是一无是处的,比如之前一直尝试拉拢的徐州鲁家,人家就没搭理自己。  

最近淮南地区风传自己天命所归,他就来投奔了,不称帝,人家能来吗?  

可是在阎象眼中,此时的袁术属于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老天,将军大限将至,老朽为之奈何啊。”  

......  

许昌城,司空府内。  

屋外飘扬着纷纷雪花,终于在却非殿内得以和天子相认而为皇叔正名的刘备与名为司空实际上的朝廷掌舵人曹操相对而坐。  

他们的旁边摆放着一堆篝火,篝火上正煮着一壶青梅酒。  

“玄德师从卢门,游历四方,结交了不少豪杰,今日你我在此煮酒,不若论道天下英雄,也算是人生一大快事。”  

从反董勤王那一仗开始,曹操其实是挺欣赏刘备的。  

这次他能奉诏而来,也算出乎预料了。  

加上这些日子封了皇叔,反而越发的谦卑,是个聪明人。  

“司空大人过奖了,区区在下,肉眼凡胎,只怕识不得什么英雄。”  

刘备极尽谦卑之态,连头都低下几分,“不过司空开了口,在下便试着一论,若有失言,还请司空见谅。”  

他喝了一杯热酒后面露沉思状,须臾,道:“河北袁绍,四世三公,兵精粮足,堪为英雄二字。”  

“色厉胆薄、优柔寡断、见利忘义,不过是蒙了祖上恩惠罢了。”曹操满眼不屑。  

“江夏八俊刘景升?”  

“看家护院尚可,英雄二字不配。”  

“江东领袖孙伯符,少年有成,算的上英雄了吧?”  

“孙策不过是仰仗了其父孙坚的威名罢了。”  

迟疑了片刻,刘备捧着发热的杯壁,试探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一杆方天画戟令天下人胆寒,他算英雄吗?”  

“吕布...”  

提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曹操明显怔了片刻,思绪不由惆怅。  

根据徐州探子来报,吕布的背后确实隐匿了一個高人。  

曲辕犁、龙骨水车和沛城埋伏战,应该都是出自此人之手。  

不是陈宫,不是陈登,到底会是谁呢。  

吕布身边是多了一些人,但都是些武夫,如臧霸、孙观之流,没听说有什么儒生大贤。  

这一点,也是曹操最为不解的地方。  

“司空?”见曹操走了神,刘备小声的唤了一句。  

“一介匹夫而已,不过...”  

曹操摇晃着手中的酒杯,眸子闪过一抹狠厉,“我迟早会收拾了他。”  

原本以为曹操对吕布会嗤之以鼻,可刚才的反常让刘备很是诧异。  

是因为沛城那一败吗?  

应该是陈宫在背后主导了。  

刘备没有纠结,顺着刚才的问题继续道:“那么,雄踞千里的袁术,算得上英雄吗?”  

袁术的地盘纵横确实有千里了,甚至可以说是四州之地,只不过都不全。  

荆州的南阳,扬州的庐江、九江,豫州的戈阳、安丰和徐州的广陵,纵横足有千里了,所以刘备的说法还是正确的。  

曹操闻言大笑,刚想骂上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