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东方影业上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收益,比如红山半岛,第一期已经开始出售,后面还有二,三,四期,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也将是一笔不菲的收益。  

亚洲证券还持有亚洲货柜中心23的权益,蔡致良自然是打算出售给东来贸易行,价值尚待进一步评估。  

如此一来,亚洲证券将入账16.3亿港元,分红的话,金河投资至少能够分地8亿港元,不仅瞬间收回之前所有的投资,将盈利3亿左右,就这还不包括后续的收入。所以,大公司喜欢并购,也是有原因的。  

最终,亚洲证券公布了5.82亿港元的分红计划,也就是按照每股1元进行分红,金河投资分得其中的3.2亿,皆大欢喜。  

等这两件事处理的差不多的时候,也就到了东方影业上市的时候,这是陈强第二次敲钟了,面对规模和市值更大的东方影业,再也没有了当初的激动。蹉跎半生之后的时来运转,回想起来就像是做梦一般。  

除了陈强,还有徐可,施楠生夫妇,王京,张默沣等人,蔡明和也去了,只是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机械式地宣读了东方影业的一些规划。  

如此重要的场合,蔡致良就没有参与了,只需要安静地坐在明潮大厦的顶端,等待东方影业的腾飞。  

“陈先生,东方影业之前大笔分红4亿,发行价是否偏高呢?蔡先生是否担心破发没面子,故意不到呢?”尚未开盘之际,记者们开始围绕着陈强开始发问。  

对于东方影业36亿的估值,有不少评论是偏高的,但是在当前港片的黄金时代,加上《蜀山》电影的空前成功,还有如今正值一波大牛市,都会无形中推高东方影业的市值。更何况,这是第一家上市的电影公司,仅仅凭借这一个噱头,就会收到无数的追捧。之前港片的领头羊,无论是国懋,七十年代的邵氏与嘉禾,八十年代的新艺城,都没有上市。  

毕竟当前大多数港人参与电影,都是通过一些小电影公司进行碎片化的投资,远远不及东方影业的信誉有保证。  

“东方影业能够发展至今天的规模,就是因为拥有香港数量最多的优秀导演,编剧,演员以及幕后工作者,这是东方影业最大的财富,也是此次上市的底气。蔡先生今日之所以今日未到现场,就是想将舞台让给我身后这些优秀的电影人。”  

陈强道:“最近亚洲证券的股票涨势,我都担心东方影业的股价涨的太高,以致于未来失去成长的空间。”  

“陈先生,您领导明秀国际的时候,被称作‘危机制造者’,预感今年的港股的走势怎么样?”  

“我可以向广大市民朋友保证,今年绝对没有制造任何麻烦。”  

“哈哈哈…”现场很捧场的哄笑着。  

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很快就正式到了敲钟是时刻,也就意味着东方影业正式挂牌上市了。  

三十分钟的准备之后,东方影业以1.60港元的价格开盘,比陈强,蔡明和等人预期的都要高,而发行商们也弹冠相庆,可谓皆大欢喜。  

即便是以1.50的发行价,东方影业也可以圈七八亿,不仅可以缓解公司分红之后的紧张,还有多余的钞票可供挥霍,到东南亚去跑马圈地。  

一直到当天结束,股价一度升高至1.92的高位之后回落,最终在1.87港元的价位收盘。  

在东方影业众人的欢呼声中,蔡致良离开香港,前往新加坡,延迟两月的力微电子融资也该有个结果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