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调整(2/3)
城崛起之后,哪怕是嘉禾影业都得躲避锋芒,所以邵氏武侠片曾经以每周发行一部的速度向市场推出,因为超过一周就无法保障上座率,当时的单厅影院就无法经营,盈利渐少导致粗制滥造,由是形成恶性循环,以致于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最终不得不宣布停业。
蔡致良看了一圈,觉得很有意思,现场多是当年金公主和新艺城旗下的,只有王京其时还是邵氏的顶梁柱。
关于人力成本,就显而易见了,蔡氏影业初创时,500万港币就已经是中等规(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2)页模了,而如今1000万也就仅够支付主要演员的片酬,如果主演是双周一成,这个数字还得再往上涨,而这对于数量众多的港片公司,是难以承受的,而片酬一旦占到成本的八成,乃至九成以上,大多时候也只能草草了事,以至于出现一周杀青一部电影的奇迹。所以东方影业一方面需要提高制作成本,平均成本在1500万至2000万之间,毕竟最能安定人心的还是票子,但是,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监管,以保证资金的有效使用。
虽然有识之士开始呼吁,但在供不应求的港片市场上,却没有什么卵用,赚钱才是王道。
“影片质量如何界定呢?”施楠生问了一句,这是制片部的活。
“首先,开机之前要有一个完整的剧本,我想这一点应该不难。”
随着投资成本的上升,自然就要杜绝飞纸仔这种不稳定因素,蔡致良道:“最为直接的评估自然是票房和电影奖项提名,如果能够拉来收入也算,甚至录像带卖得好也可以。”
当然了,这些都是事后诸葛,关键是不能赔本。
“外阜片商的资金呢?”
“当然也算。”蔡致良道:“说起外阜票房,你们可以尝试加入来自东南亚各国的靓仔靓女,一旦将来港片再次失去南洋票房,东方影业也能够以其他方式巩固市场。”
“港片还会没有外阜票房吗?”不知道谁问了一句。
“任何一部烂片,都是在透支港片的信用,不要以为跟你无关。”蔡致良再次提醒了一句,道:“总之,我也不指望每一部电影都如《赌神》,《笑傲江湖》一般,但怎么也应该有《最佳损友》,《刀马旦》的水准吧,就更别提《星际钝胎》了。”
这四部电影分别是徐可和王京的电影,代表某一时期的作品。至于《星际钝胎》,众人一听就都心领神会了。
“说起电影的艺术性,蔡先生对王家卫怎么看?”说话的是陈勋奇,曾经王家卫踏入电影市场的伯乐和引路人。
“电影是商业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我并不排斥艺术,蔡氏影业制作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张婉婷导演的《秋天的童话》,前后投入400多万元,那是在1986年。”蔡致良说着曾经的辉煌战绩,为文艺片给予最大的,但是王家卫是不同的,无论如何也得上一根弦,道:“王先生的才华毋庸置疑,如果他愿意向市场做一些妥协,并降低电影制作成本,东方影业也希望能够合作。”
话是这么讲,但是短时间内还是不要合作的好。
会议之后,蔡致良,陈强和施楠生再次会谈之际,陈强问道:“真要同王家卫合作?”
显然,王家卫名声在外,陈强也是听过的,虽然前者执导的《阿飞正传》刚拿到包括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在内的五项大奖,但是高昂的成本,不足千万的票房,让投资人望而却步。不过,在港片独霸东南亚时期,王家卫依然能够东山再起,也只有这一辉煌时期能够造就一个王家卫,往后大概率不会有了,也没这个烧钱的机会。
蔡致良看了一眼,道:“王家卫是一个优秀的编剧,但是《阿飞正传》开机时,却仅仅只有一个构想,何况,以他的性格,应该是不愿向市场妥协的。”
陈强心下了然,毕竟蔡致良仅仅提及了推脱的办法,随后开始说起徐可的《蜀山剑侠传》这个大制作,已经超过8000万的投资,断断续续持续了一年多之后,已经于上个月杀青,锁定了今年的圣诞档。
“我已经为《蜀山剑侠传》报名了东京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参加电影节是在海外推广电影的主要方式,也比较高效,当初《倩女幽魂》在日本大爆就是这般推广的,施楠生和东方影业已经比较有经验了。
蔡致良点头,道:“对于这部电影,我就一点建议,时长不超过三个小时,剧情和特效要均衡,对于观众来说,即使不喜欢剑侠故事,也可以看看特效,感受一下电影工业的魅力,再不济可以把它当做旅游风景大片,最后就是靓仔美女,总之,要最大限度吸引大量观众进入电影院。”
“您放心。”徐可的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天才的灵光乍现与无脑的横冲直撞,也只有施楠生才能够驾驭的住。
对于这部电影,就是截取《蜀山剑侠传》的一个片段,实际是披着仙侠外衣的武侠片,毕竟票房已经证明武侠片的成功,而近亿港币的投资也是不容有失的,虽然徐可一度意见很大,也不得不妥协。另一方面,无论这部电影成功与否,近两年内是不会轻易推出同等投资规模的电影了,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回款也是需要时间的。
特效大片,蔡致良希望这仅是港片的一个开端,而不是巅峰。
“阿祥已经在着手筹
蔡致良看了一圈,觉得很有意思,现场多是当年金公主和新艺城旗下的,只有王京其时还是邵氏的顶梁柱。
关于人力成本,就显而易见了,蔡氏影业初创时,500万港币就已经是中等规(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2)页模了,而如今1000万也就仅够支付主要演员的片酬,如果主演是双周一成,这个数字还得再往上涨,而这对于数量众多的港片公司,是难以承受的,而片酬一旦占到成本的八成,乃至九成以上,大多时候也只能草草了事,以至于出现一周杀青一部电影的奇迹。所以东方影业一方面需要提高制作成本,平均成本在1500万至2000万之间,毕竟最能安定人心的还是票子,但是,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监管,以保证资金的有效使用。
虽然有识之士开始呼吁,但在供不应求的港片市场上,却没有什么卵用,赚钱才是王道。
“影片质量如何界定呢?”施楠生问了一句,这是制片部的活。
“首先,开机之前要有一个完整的剧本,我想这一点应该不难。”
随着投资成本的上升,自然就要杜绝飞纸仔这种不稳定因素,蔡致良道:“最为直接的评估自然是票房和电影奖项提名,如果能够拉来收入也算,甚至录像带卖得好也可以。”
当然了,这些都是事后诸葛,关键是不能赔本。
“外阜片商的资金呢?”
“当然也算。”蔡致良道:“说起外阜票房,你们可以尝试加入来自东南亚各国的靓仔靓女,一旦将来港片再次失去南洋票房,东方影业也能够以其他方式巩固市场。”
“港片还会没有外阜票房吗?”不知道谁问了一句。
“任何一部烂片,都是在透支港片的信用,不要以为跟你无关。”蔡致良再次提醒了一句,道:“总之,我也不指望每一部电影都如《赌神》,《笑傲江湖》一般,但怎么也应该有《最佳损友》,《刀马旦》的水准吧,就更别提《星际钝胎》了。”
这四部电影分别是徐可和王京的电影,代表某一时期的作品。至于《星际钝胎》,众人一听就都心领神会了。
“说起电影的艺术性,蔡先生对王家卫怎么看?”说话的是陈勋奇,曾经王家卫踏入电影市场的伯乐和引路人。
“电影是商业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我并不排斥艺术,蔡氏影业制作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张婉婷导演的《秋天的童话》,前后投入400多万元,那是在1986年。”蔡致良说着曾经的辉煌战绩,为文艺片给予最大的,但是王家卫是不同的,无论如何也得上一根弦,道:“王先生的才华毋庸置疑,如果他愿意向市场做一些妥协,并降低电影制作成本,东方影业也希望能够合作。”
话是这么讲,但是短时间内还是不要合作的好。
会议之后,蔡致良,陈强和施楠生再次会谈之际,陈强问道:“真要同王家卫合作?”
显然,王家卫名声在外,陈强也是听过的,虽然前者执导的《阿飞正传》刚拿到包括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在内的五项大奖,但是高昂的成本,不足千万的票房,让投资人望而却步。不过,在港片独霸东南亚时期,王家卫依然能够东山再起,也只有这一辉煌时期能够造就一个王家卫,往后大概率不会有了,也没这个烧钱的机会。
蔡致良看了一眼,道:“王家卫是一个优秀的编剧,但是《阿飞正传》开机时,却仅仅只有一个构想,何况,以他的性格,应该是不愿向市场妥协的。”
陈强心下了然,毕竟蔡致良仅仅提及了推脱的办法,随后开始说起徐可的《蜀山剑侠传》这个大制作,已经超过8000万的投资,断断续续持续了一年多之后,已经于上个月杀青,锁定了今年的圣诞档。
“我已经为《蜀山剑侠传》报名了东京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参加电影节是在海外推广电影的主要方式,也比较高效,当初《倩女幽魂》在日本大爆就是这般推广的,施楠生和东方影业已经比较有经验了。
蔡致良点头,道:“对于这部电影,我就一点建议,时长不超过三个小时,剧情和特效要均衡,对于观众来说,即使不喜欢剑侠故事,也可以看看特效,感受一下电影工业的魅力,再不济可以把它当做旅游风景大片,最后就是靓仔美女,总之,要最大限度吸引大量观众进入电影院。”
“您放心。”徐可的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天才的灵光乍现与无脑的横冲直撞,也只有施楠生才能够驾驭的住。
对于这部电影,就是截取《蜀山剑侠传》的一个片段,实际是披着仙侠外衣的武侠片,毕竟票房已经证明武侠片的成功,而近亿港币的投资也是不容有失的,虽然徐可一度意见很大,也不得不妥协。另一方面,无论这部电影成功与否,近两年内是不会轻易推出同等投资规模的电影了,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回款也是需要时间的。
特效大片,蔡致良希望这仅是港片的一个开端,而不是巅峰。
“阿祥已经在着手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