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品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蔡致良回到新加坡,很快就见到了林安蓉,那个准备辞职的人事官。  

“蔡先生,接到廖总的通知,我想您也不是为了见我这个人,所以就花几天的时间准备了一下。”林安蓉递过来一份文件,顺便解释自己为何拖延了这么久。  

“这是我初步拟定的草稿,请您过目。”  

“顾董事长和廖总都看过了吗?”蔡致良接过文件,开始翻阅。  

“看过了。”林安蓉点点头,却没有了下文。  

蔡致良抬头问道:“什么意见?”  

“廖总觉得可以尝试,顾董认为有些过于严苛了。”林安蓉关注着蔡致良的表情。  

“哦…”蔡致良继续翻阅,在这份文件中,所谓996,各种kpi,末尾淘汰等等,一样都不少。  

看完之后,蔡致良道:“作为一家科技企业啊,应该有必要的人文关怀,让每一个员工和公司共同发展进步。就说加班吧,如果没有紧急情况,也不必提倡。归根到底,还是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照顾每一位员工的感受,关注他们的需要”  

就在林安蓉一脸茫然的时候,因为廖成凯可不是这么通知的,蔡致良又接着道:“当然了,对于不思进取,整日偷奸耍滑的员工,还是不能姑息。现在公司正处于破釜沉舟的决战前夜,竞争上位还是必要的。”  

“你说的对。”林安蓉暗自腹诽,正反都让您给说了,却也没办法,试探着问道:“那我再修改修改。”  

“略微修正一下即可。”蔡致良说道:“等过了这个生死存亡的时间段,再慢慢调整吧。”  

“好的。”  

等林安蓉离开之后,蔡致良也出门了,到良木园去品尝邱先生的好茶。  

“这位是三林集团的林绍良先生。”  

抵达良木园酒店之后,邱德拔便开始为蔡致良介绍今日的客人,让蔡致良颇为惊愕。林绍良是全球十大富豪,隐形的首富竞争者,旗下的中央亚细亚银行也是东南亚最大的私营银行。  

“你好,久仰。”  

“这是李文正先生,力宝集团主席。”  

“你好,久闻大名。”蔡致良主动伸出手,力宝集团是印尼前五的大财团,而李文正还有一个亚洲银行家协会主席的头衔,亚细亚银行就是在他的领导下,才有了今日的地位。  

接着还有前些天见过的陈振传,华侨银行的大股东李成伟,纸业大王金光集团主席黄奕聪,烟草大王针记集团主席黄惠忠,以及丰隆集团的郭氏兄弟。对于马来西亚丰隆集团的郭令灿,蔡致良熟悉,当初收购海外信托银行时,丰隆集团旗下的国浩集团也参与竞拍,打过几次交道,而他的堂兄郭令明却是第一次见,执掌新加坡丰隆集团。原本是一家公司,但是在他们父辈分家时,按照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业务分成两份,兄弟各得其一,这便是新加坡丰隆集团和马来西亚丰隆集团。  

“蔡先生,果然是年轻有为。”先说话的是李文正,笑道:“恒隆银行这两年在东南亚攻城略地,势头很猛啊。”  

“比不得你和林先生创办的亚细亚银行,那才是东南亚首屈一指的大银行。”蔡致良道:“若说银行业的大手笔,当属邱先生拯救渣打银行,让我好生羡慕啊。”  

亚细亚银行由林绍良创办,最初只是为三林集团提供金融支撑,规模并不大,直到邀请李文正出任总裁之后,短短数年时间便成为印尼最大的私营银行,现在也是东南亚最大的私营银行。而至于邱德拔拯救渣打银行,那是在1986年,英国的劳埃德银行敌意收购渣打银行,最后被邱德拔与香港的已故船王包玉刚、澳洲商人罗伯特联手以13亿英镑的价格击退,3人成功买入渣打银行37的股份。  

不过好景不长,渣打银行被华资控股引起英国资本的恐慌,认为这会危及英国人的利益,于是邱德拔虽然是最大的股东,却不得不退出渣打银行董事会,而包船王逐渐抛售手里的股份。  

“你对渣打银行有兴趣?”邱德拔问道。  

“我对渣打银行的发钞权感兴趣,邱先生如果有出售的意向,金河的报价一定会让你满意。”香港目前有两家发钞银行,汇丰与渣打,蔡致良道:“诚如包先生所言,发钞权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  

“那恐怕让你失望了,我暂时没有这方面的考虑。”邱德拔道:“年纪大了,总想着给子孙留些产业,即便是将来不争气,也可以靠这点红利出息来生活。”  

“邱先生说笑了。”蔡致良本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就无所谓失望,道:“如果邱先生突然想出售了,一定要提前知会一声,金河的出价一定是最高的,恒隆银行,力微电子,华美达酒店的股份,除了这些,像美国花旗银行,思科公司,可口可乐,我手里还是有不少股票的。渣打银行的营收主要在东方,却远在伦敦,长此以往,必将无力应对银行业的竞争。”  

“蔡先生的报价很让我心动啊。”邱德拔眉毛一挑,如果别人这么说,自可以不用在意,但是出自蔡致良之口就不同了,道:“这样吧,我帮你问问,如果其他股东有出售的意向,会让人联系你。”  

“如果能够成功收购渣打银行,我觉得可以将总部迁移到新加坡,请您老出山,当董事会主席。”蔡致良承诺了一句,仿佛已经胜利在望了。不过这更像是一句玩笑话,作为发钞行,即便是迁移出伦敦,也不应该落户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