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三个阶段(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喜。”方女士同陈强是打过交道的。  

“谢谢。”陈强说道:“现如今香港娱乐市场繁荣,希望明秀报社,东方影业能b携手共进。”  

邵大亨已经老了,方女士也不年轻了,又没有子女愿意接b,所以在出现矛盾之后,蔡致良迅速做出回应,以保持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将来彻底收购做准备,毕b在整个东南亚,乃至全球华人都有关注。其实,之前东方影业集团购b股份,相较于未来的竞争者,已经保持领先了。  

“陈生说的不错,尤其是电影市场,放在以前真是难以想象,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大概说的就是邵大亨,其对于电影的执着,仍然没有放弃。蔡致良也听说了一些,德宝影业之前租赁的邵氏影院到期后续约被拒,而邵大亨终于又忍不住寂寞,动了复兴邵氏的念头。  

或许邵氏从来就没有退出过电影市场,毕竟偶尔也会投资一两部小成本电影,从制片、导演、编剧到演员,都是无线电视台的员工。但是这些都只能是小打小闹,在电影市场没有掀起过什么浪花。  

“当时一部电影能有50万的票房,就已经值得大肆庆贺一番,直到张氏《独臂刀》,香港才有第一部超过百万票房的影片,随后有了七十年代的繁荣,而进入八十年代之后,一部电影若是没有千万票房,都算不得成功了…”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而越是追忆就越是难以割舍,心中遗憾之意就会被无限放大。  

听着邵大亨略有些激动的回忆,看着方女士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倒却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许久之后,蔡致良才说道:“邵先生,您是前辈,又合作多年,我也坦诚相对,探讨一下当前的电影市场。如果是两年前,我会支持邵氏重新开业,但是现在,我并不建议这么做。所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现在电影市场也已经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气象了。”  

“现在香港影院已经达到150家,每年出品的电影超过200部,畅销整个东南亚,票房记录不断刷新,七十年代也是如此,缔造了八十年代,乃至今日,电影市场的繁荣。”  

邵大亨不以为意,说起如今电影市场的现状,或许也正是这种极致的繁荣,不断诱惑着他重归影坛。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不同,甚至完全相反。  

如今的院线格局,除了嘉禾,东方,德宝,新宝原先之外,又涌现出了永高,寰亚等多家院线,只是大都影院数量不多,使得影院数量达到150家,并仍在持续上涨,密度已经高的要爆炸了。  

而在这些院线中,只有嘉禾和东方院线拥有足够的片源,可以保证质量之外,其他电影公司的产量远远达不到要求。  

于是乎,院线公司开始降低对影片上映的质量要求,遇到片源奇缺的时候,什么狗屁不通的电影也能够上映,而且还不收任何保证金和包底费,反正也不愁没有观众,甚至还可以卖到东南亚赚一笔。  

这就更加刺激了众多的电影公司老板和导演,于是他们往往用一两周的时间就完成一部电影,放映捞钱后继续粗制滥造制作烂片。  

在这场电影盛宴中,两类人深受其害。一类是观众,毕竟没人愿意花钱进影院看烂片;另一类是海外的片商,因为有时候高昂的购片费,只能买回去长达15分钟的片花。  

于是,在失去了观众和海外市场之后,香港电影在一片繁花似锦之中走向崩溃。  

作为港片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东方影业曾经深受其惠,很快就会深受其害,但是却不能改变什么,毕竟得罪人的事情谁也不愿意做,而且还是同整个行业作对,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很危险的。  

所以东方影业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将剥离出的院线公司和电影公司赶紧上市圈钱,等低谷时再回购,甚至将来等电影市场崩溃之后,注入地产,还可以再圈一次。  

其时,很多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这种情况,呼吁减少影院数量,提高港片整体水平,但是然并卵,反而刺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兴建影院,拍摄烂片的行列,毕竟有利可图。  

蔡致良也就是点到为止,至于邵氏的决定,都跟他没有关系,更重要的是,邵氏不仅有院线,而且在东南亚的发行完全不输于嘉禾与东方影业,这也是邵氏的底气,只要能够在香港影院回本,东南亚的票房收入都是大赚。  

“蔡先生,陈先生b拥有全港最优质的艺人资源,希望可以同东方影业加强合作。”  

随着电影市场的繁荣b旗下的艺人越发不如之前那么好管理了,也只能略微松一道口子,允许艺人在外接拍电影。  

“专业的艺人公司是一种趋势,东方影业愿意同无线台相向而行。”  

这是不同的合作方式,方女士沉默了,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不然人心都野了,就更不好管理了。  

在东方影业b之间,在蔡致良与邵氏之间,似乎总有很多相异的经营理念,横亘在他们之间。  

“听说今年亚洲小姐和香港小姐错开了一个月?”  

陈强换了个轻松的话题,也就在今年,在换了股东的亚视,b争斗数年之后,终于在选美大赛达成了和解,错开一个月举办。  

“香港小姐决赛还有一个评委名额,陈先生如果感兴趣,我可以安排。”对于执掌报社和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