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亚洲经济奇迹的看法(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济自然是一言难尽,不过终究是地大物博,凭借着石油,天然气及有色金属的大量出口,勉强维持着越发糟糕的局面。  

渣打银行在俄罗斯第一轮的私有化进程中,赚得盘满钵满,尤其是在债转股过程中,凭借着在莫斯科略有规模的银行网络,已经积压了大量石油,天然气公司的股权。  

再者就是马迪诺执掌的普利特斯集团,在俄罗斯同样收购了大量钾矿的股份,进一步提升了在全球氯化钾市场的影响力。  

在林吉姆和马迪诺的陪同下,蔡致良在莫斯科停留了数日,而此时的弗拉基米尔刚刚通过同乡的举荐抵达莫斯科,并进入克里姆林宫。  

继去年营业利润达到10亿美元之后,诺基亚依旧高歌猛进,宣告数字通讯时代的到来,将模拟通讯时代的霸主摩托罗拉远远甩在身后,以欧里拉为首的一众高层均对未来充满信心。  

蔡致良离开芬兰之后,在德国汉堡视察了瓦格纳汽车工厂。  

随着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法兰克福已经于前年成立了欧洲货币局,进一步协调各成员国的货币政策,即将推出欧元,而随着《申根协议》相继在欧共体内部生效,消除人员自由流动方面的障碍。  

而这些政策无疑将会极大地提升德国在欧共体内部的竞争力,对于瓦格纳汽车厂也一样,凭借着德国完善的汽车供应链体系,逐步打开了北部的丹麦,挪威,瑞典国家的市场。当然了,还有东欧国家,瓦格纳汽车正凭借着德国血统以及价格优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总体来说,现在的瓦格纳汽车厂,蔡致良还是比较满意的,从他第一次接触瓦格纳,还在鲁尔工业区边缘的零部件厂,已经快8年了。  

“里昂信贷银行的事情,终究还是没有插上手。”朱国信汇报完欧洲事务之后,无奈地叹了口气。  

因为米高梅的事情,蔡致良接触过里昂信贷银行,曾经的欧洲第一大银行,因为高达200多亿美元的亏损,濒临破产的边缘。早在前年的时候,朱国信就在关注了,却未料想最先发生的,却是巴林银行破产事件。  

这么大的银行一旦破产,其巨大的破坏力,是法国难以承受的,尤其看到巴林银行破产对于因果的影响,所以在政府的主导下,对里昂信贷银行进行改造,其实也就是破产重组,很可惜索尔投资被排除在外,还有一度志在必得的高盛。  

“先稳一稳,不是坏事。”自索尔投资成立以来,虽然也有索尔重工和瓦格纳汽车厂的投资,却更多建立在投机的基础上,蔡致良说道:“从巴林银行和里昂信贷两件事,还是要注重风险的控制。”  

“索尔投资已经采取了相应措施,不仅有第三方审计,内部也会严格会计审核。”朱国信立即保证道。  

蔡致良点点头,这一年的时间,他也在有意加强对旗下各公司的审计和风控管理。伦敦是最后一站,视察了索尔投资总部和渣打银行的欧洲总部,接着就返回香港了。  

只是在返港前,却是接到了来自北美的消息,乔治·史密斯与卡梅隆再一次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原因在于《泰坦尼克号》1亿美元的预算仅仅剩下1000万美元,而距离电影的杀青,还遥遥无期。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曾经蔡致良玩笑式地问过乔治·史密斯,后者信心十足,毕竟没有了施瓦辛格这样的大牌明星,片酬可以节约2000万美元。  

不过,蔡致良也没有插手,静待事情的进一步发展。  

在蔡致良欧洲之行的同时,明秀日报刊登了美国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的文章,这是曾经发表在《外交事务》上的文章,主要谈了谈对于亚洲经济奇迹的看法。  

保罗·克鲁格曼认为,东亚国家的经济增长与苏联并无二致,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而非科技进步。因要素投入总是有限度的,而且边际产出递减,因此这种增长奇迹难以持续。  

但是,在高速增长的东亚经济面前,受到经济学家的批判,而马哈蒂尔更是宣布克鲁格曼为“不受欢迎的人”。  

但是明秀报社不同,凭借着多年积累的影响力,还是获得了巨大的关注,毕竟明秀日报一向代表着蔡致良的意志。  

于是,对于亚洲经济奇迹的讨论,有满城风雨之势。  

请:lvsewx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