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好戏开始了(1/2)
“轰隆隆!轰隆隆!”
官道上,正有一队二百余人的骑队快速奔驰,向东北方急进,骑队众星拱月一般护卫着一辆明黄色的车架。
皇太极自昨夜以来,不顾身体安危,星夜兼程,距离盛京已不足百里。
官道前方远远迎面冲来两骑,其中一骑直奔皇太极车架而来,正是图赖:“皇上!启禀皇上!塔瞻亲兵已传回消息,满珠习礼郡王已在两个时辰前率领六千骁骑到达盛京城外。”
“很快…满珠习礼对朕果然忠心耿耿…”皇太极脸色有些苍白,可是眼中喜色一闪而逝:“盛京城中的明军可有何异动?”
“满珠习礼郡王传回的消息说,明军已发现他们,但是并无异动,想来是打算趁夜突围了,六千骁骑已然在城南驻扎,盛京其余三门也各自派了哨骑,明军绝无可能在不惊动我军的情况下离开盛京!”
“好,很好…”皇太极松了口气,他就怕自己行动缓慢让这股明军逃跑了。
“皇上…”一直跟随在车架旁的遏必隆建议道:“用兵帷幄有满珠习礼郡王,奋勇当先有猛将鳌拜,六千骁骑在侧,纵然这股明军主将是南明骁将曹变蛟,想来也定是无虞,皇上啊,您歇歇吧!”遏必隆说着话,眼看着就要哭出来了。
“卿之忠心,朕已明了,可是朕歇不得,昨夜朕已然决定,必须将这曹变蛟斩杀于此,这人的厉害卿应该也十分清楚了,朕担心满珠习礼不是他的对手。”皇太极语气坚决地说道。
“皇上一心为社稷,上天必定垂怜,我大清必盛!”
时间在推移,路途在缩短,天色昏暗时,皇太极一行终于风尘仆仆的赶到了。
盛京城南,清军营地闻听皇太极御驾亲至,满珠习礼等人赶忙出营十余里,跪倒在路边高声呼道:
“臣满珠习礼(奴才塔瞻,末将鳌拜)!叩见皇上!”
“平…平身…”皇太极从来都没有感觉自己这么虚弱过,强撑着精神抬了抬手,随即车架便进入了大营中,皇太极连喘口气的功夫豆没有,连忙升帐议事。
“满珠习礼,此役结束,朕将用亲王之位回报你的忠勇。”皇太极坐下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臣敢不肝脑涂地,以报皇上隆恩!”满珠习礼赶忙跪地谢恩。
“起来,起来…”皇太极抬了抬手,眼神开始变得古井无波:“这一日过去了,可见到明军有所行动?”
“并无异动,皇上放心,不过此时夜色已浓,这股明军恐怕随时突围,臣已加派人手,四门举火。”满珠习礼恭谨的回答道。
“好好好。”皇太极算是彻底松了口气,就算是自己在这里,也不会比满珠习礼安排的更好了。
————
彼时彼刻,盛京城东西两处城门下也是人影憧憧。
西门处,曹安军率领着二百家将,一人身旁还跟着一到两匹健马,马鞍上都端坐着一个身披明军军服的草人,还戴着头盔,黑灯瞎火的猛地一看还真看不出什么破绽,而马娜的内侧都各自绑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裹,一截火绳露在外面…
“千总,时候差不多了。”
听到身边家将的提醒,曹安军左右环顾了一圈喝道:“一会儿冲出去以后,看到鞑子追来,立马点着火绳给我往回跑,不用顾及队形,越乱越好,明白吗?!”
“明白!”二百家将轰然应诺。
“出发!”曹安军双腿控马,左右手一边一拽缰绳,一人三骑当先而出!
另一边的东门处,盛京城本就不算宽阔的大道上挤满了战马,其上也驮负着如出一辙的草人。
“记住,一会儿要一直往前跑,不停的跑,别停下,知道吗?”曹变蛟抱着火龙驹的脑袋,在它耳边轻轻叮嘱。
火龙驹似是听懂了一般的晃了晃大脑袋,打了个响鼻。
曹变蛟不忍心再看火龙驹的大眼睛,猛地一抽马股。
“唏律律!”火龙驹微微吃痛,顿时嘶鸣一声,四蹄翻飞化为一道火红闪电,当先而出!
紧跟着,火龙驹身后数千健马齐齐嘶鸣一声紧随而去,一时间马蹄声好似排山倒海一般!
“将军,别伤感了,咱们还是去南门准备一下吧。”刘随云知道曹变蛟心里不好受,在一旁轻声说道。
“先生说的是,一会儿可还有硬仗要打。”曹变蛟收拾了一下心神,沿途将早已准备完毕的两千余家将全部带到了南门。
此时,几个家将各自举着一个火把,脸上满满的为难之色,其中一个大着胆子对曹变蛟说:“将军,真炸吗?那可是宝贝啊!真正的宝贝啊!”
“废话!本将比你还心疼,可是这玩意儿比驮碑的青石老鳖还沉!别磨叽了,赶紧给我滚上去!”曹变蛟也是一脸肉疼的吼了一句,几个家将不情不愿的顺着坡道上了城楼。
他们要炸的就是在南门的四樽红夷大炮,而另外三门上也是同样景象。
但凡有一点点办法,曹变蛟都想把这十六樽红夷大炮全部运走,这东西可谓是现在的大明最强的火器了,可是这些红夷大炮动辄就好几千斤,三四匹马拉不动!
而且虽然刘随云两条计策虽好,可是自己要是真的要突围而出,绝不可能把红夷大炮这种大杀器还留在这里,皇太极也能想得到这一点,所以,这边红夷大炮一毁,皇太极必然上钩!
————
盛京城如此大的动静自然也惊动了满清大营
官道上,正有一队二百余人的骑队快速奔驰,向东北方急进,骑队众星拱月一般护卫着一辆明黄色的车架。
皇太极自昨夜以来,不顾身体安危,星夜兼程,距离盛京已不足百里。
官道前方远远迎面冲来两骑,其中一骑直奔皇太极车架而来,正是图赖:“皇上!启禀皇上!塔瞻亲兵已传回消息,满珠习礼郡王已在两个时辰前率领六千骁骑到达盛京城外。”
“很快…满珠习礼对朕果然忠心耿耿…”皇太极脸色有些苍白,可是眼中喜色一闪而逝:“盛京城中的明军可有何异动?”
“满珠习礼郡王传回的消息说,明军已发现他们,但是并无异动,想来是打算趁夜突围了,六千骁骑已然在城南驻扎,盛京其余三门也各自派了哨骑,明军绝无可能在不惊动我军的情况下离开盛京!”
“好,很好…”皇太极松了口气,他就怕自己行动缓慢让这股明军逃跑了。
“皇上…”一直跟随在车架旁的遏必隆建议道:“用兵帷幄有满珠习礼郡王,奋勇当先有猛将鳌拜,六千骁骑在侧,纵然这股明军主将是南明骁将曹变蛟,想来也定是无虞,皇上啊,您歇歇吧!”遏必隆说着话,眼看着就要哭出来了。
“卿之忠心,朕已明了,可是朕歇不得,昨夜朕已然决定,必须将这曹变蛟斩杀于此,这人的厉害卿应该也十分清楚了,朕担心满珠习礼不是他的对手。”皇太极语气坚决地说道。
“皇上一心为社稷,上天必定垂怜,我大清必盛!”
时间在推移,路途在缩短,天色昏暗时,皇太极一行终于风尘仆仆的赶到了。
盛京城南,清军营地闻听皇太极御驾亲至,满珠习礼等人赶忙出营十余里,跪倒在路边高声呼道:
“臣满珠习礼(奴才塔瞻,末将鳌拜)!叩见皇上!”
“平…平身…”皇太极从来都没有感觉自己这么虚弱过,强撑着精神抬了抬手,随即车架便进入了大营中,皇太极连喘口气的功夫豆没有,连忙升帐议事。
“满珠习礼,此役结束,朕将用亲王之位回报你的忠勇。”皇太极坐下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臣敢不肝脑涂地,以报皇上隆恩!”满珠习礼赶忙跪地谢恩。
“起来,起来…”皇太极抬了抬手,眼神开始变得古井无波:“这一日过去了,可见到明军有所行动?”
“并无异动,皇上放心,不过此时夜色已浓,这股明军恐怕随时突围,臣已加派人手,四门举火。”满珠习礼恭谨的回答道。
“好好好。”皇太极算是彻底松了口气,就算是自己在这里,也不会比满珠习礼安排的更好了。
————
彼时彼刻,盛京城东西两处城门下也是人影憧憧。
西门处,曹安军率领着二百家将,一人身旁还跟着一到两匹健马,马鞍上都端坐着一个身披明军军服的草人,还戴着头盔,黑灯瞎火的猛地一看还真看不出什么破绽,而马娜的内侧都各自绑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裹,一截火绳露在外面…
“千总,时候差不多了。”
听到身边家将的提醒,曹安军左右环顾了一圈喝道:“一会儿冲出去以后,看到鞑子追来,立马点着火绳给我往回跑,不用顾及队形,越乱越好,明白吗?!”
“明白!”二百家将轰然应诺。
“出发!”曹安军双腿控马,左右手一边一拽缰绳,一人三骑当先而出!
另一边的东门处,盛京城本就不算宽阔的大道上挤满了战马,其上也驮负着如出一辙的草人。
“记住,一会儿要一直往前跑,不停的跑,别停下,知道吗?”曹变蛟抱着火龙驹的脑袋,在它耳边轻轻叮嘱。
火龙驹似是听懂了一般的晃了晃大脑袋,打了个响鼻。
曹变蛟不忍心再看火龙驹的大眼睛,猛地一抽马股。
“唏律律!”火龙驹微微吃痛,顿时嘶鸣一声,四蹄翻飞化为一道火红闪电,当先而出!
紧跟着,火龙驹身后数千健马齐齐嘶鸣一声紧随而去,一时间马蹄声好似排山倒海一般!
“将军,别伤感了,咱们还是去南门准备一下吧。”刘随云知道曹变蛟心里不好受,在一旁轻声说道。
“先生说的是,一会儿可还有硬仗要打。”曹变蛟收拾了一下心神,沿途将早已准备完毕的两千余家将全部带到了南门。
此时,几个家将各自举着一个火把,脸上满满的为难之色,其中一个大着胆子对曹变蛟说:“将军,真炸吗?那可是宝贝啊!真正的宝贝啊!”
“废话!本将比你还心疼,可是这玩意儿比驮碑的青石老鳖还沉!别磨叽了,赶紧给我滚上去!”曹变蛟也是一脸肉疼的吼了一句,几个家将不情不愿的顺着坡道上了城楼。
他们要炸的就是在南门的四樽红夷大炮,而另外三门上也是同样景象。
但凡有一点点办法,曹变蛟都想把这十六樽红夷大炮全部运走,这东西可谓是现在的大明最强的火器了,可是这些红夷大炮动辄就好几千斤,三四匹马拉不动!
而且虽然刘随云两条计策虽好,可是自己要是真的要突围而出,绝不可能把红夷大炮这种大杀器还留在这里,皇太极也能想得到这一点,所以,这边红夷大炮一毁,皇太极必然上钩!
————
盛京城如此大的动静自然也惊动了满清大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