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2,发布诛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今天是礼拜天,学校没什么人。  

云峰回到寝室,一个室友都没见着,洗了个澡,换了套衣服,拿起手机开始搜索小说网站。  

因为在蓝星,世界各国对盗版打击得很彻底,所以现在网络上一个盗版小说网站都没有。  

“真是舒服啊,让网文作者的收入得到了完美的保障。”  

刷了一会,云峰发现蓝星现在的小说网站不多,全世界范围内,有流量保证的只有二十几家。  

其中流量最高的小说网站是美利坚国的海雕文学网,上面有十几个国家的小说。  

以科幻、魔幻、都市三类最热门,当下人气前三的是E.Z的恐怖童话,恒河圣徒的佛国编码,以及樱花之名的机甲风暴。  

“呵呵,都挺有代表性的啊。”  

云峰扫了榜单前一百的书,有百分之七十的科幻文,而且多数都是硬科幻文。  

看来是因为世界各国这些年重点发展科技,网文受到了一些影响,不过其它分类的小说也在逐渐增多。  

而流量第二的是背靠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华夏熊猫集团的熊猫华文网。  

以武侠、科幻、言情三类最热门,因为质量都不差,再加上华夏熊猫集团各个渠道的引流,建站三年就跻身小说网站前列。  

一本叫大儒侠的武侠小说进入云峰的视线,作者叫南鸢离梦,数据非常好,八榜第一,而且已经霸榜十一个月了。  

点开一看,简介很常规:  

儒,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蒙养以正,德化风尚,温树血诚,在止于报国。  

侠,言之必行,轻死重气,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此书是以华夏北宋末年为背景写的。  

云峰看了十几章,觉得更像是披着武侠外衣的历史演义小说,文中出现的各种人、物、事,都有着极为严谨的考究,涵盖了许许多多那个时代的文化。  

文采斐然,写得确实很好,堪比地球上的金庸、古龙。  

人气第二的是一本灵异文王富贵的祖传棺材铺,作者叫二两黑狗血。  

文风诙谐,恐怖中带着搞笑,写得也非常好。  

至于榜单上的其它书,除了科幻之外,都比较偏传统,少有脑洞大开的文。  

尽管蓝星跟地球近五十年的发展轨迹不同,但华夏国能人还是一样的多。  

云峰摸了一把额头。  

好在穿越的时候带了个系统,不然仅凭他的那点水平,怕是短时间内很难在蓝星网文界暂露头角。  

经过一番比较,他确定好在哪个小说网站写了。  

虽然熊猫华文网的流量只有海雕文学网的一半,但毕竟是自己国家的,而且对新人作者有扶持。  

云峰扫脸注册了一个作者账号,笔名没有用前世的,因为觉得不太吉利,同时也未多做思考,直接打了一个“跨界天王”,然后选择仙侠分类,创建好了新书诛仙。  

作者名和书名搞定了,接下来便是简介:  

这世间本是没有什么神仙的,但自太古以来,人类眼见周遭世界,诸般奇异之事,电闪雷鸣,****,又有天灾人祸,伤亡无数,哀鸿遍野,决非人力所能为,所能抵挡。遂以为九天之上,有诸般神灵,九幽之下,亦是阴魂归处,阎罗殿堂。于是神仙之说,流传于世。无数人类子民,诚心叩拜,向着自己臆想创造出的各种神明顶礼膜拜,祈福诉苦,香火鼎盛…  

方今之世,正道大昌,邪魔退避。中原大地山灵水秀,人气鼎盛,物产丰富,为正派诸家牢牢占据。其中尤以“青云门”、“天音寺”、和“焚香谷”为三大支柱,是为领袖。  

这个故事,便是从“青云门”开始的。  

既然确定直接用地球大神们的书,云峰不打算做任何的改动,保持原汁原味。  

熊猫华文网的仙侠分类,只有一百多本书,多是以封神演义、西游记、聊斋、白蛇传为蓝本进行再创作的。  

诛仙是地球当时比较早的一部仙侠类型小说,被称为“网络四大奇书”之一,开创了仙侠小说的先河。  

当然,放在蓝星,也是极其领先的创新。  

“开始码字了!”  

虽然是刚刚进入大学,但那个“云峰”在高一时为了方便查资料,让父母给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虽然配置低了些,但用来码字完全够用。  

在电脑上新建一个文档,云峰搓了搓手,开始进入码字状态。  

时间:不明,应该在很早、很早以前。  

地点:神州浩土。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嗒嗒嗒嗒…”时间在键盘敲击声中流逝。  

这种码字的感觉,仿佛让云峰又回到了地球一样。  

他最初确实是为了在疫情期间能赚到一些生活费,才进入的网文行当。  

但经过半年时间,他渐渐爱上了写小说,觉得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  

此时,已是下午五点。  

云峰强行让自己停了下来,有了前世猝死的警告,得劳逸结合,不能太肝了。  

他看了看字数,顿时目瞪口呆,竟然码了三万五千多字。  

“太夸张了吧,平均一小时五千多字。”  

云峰感觉自己的手速比前世快了很多,当然,一方面原因是整本诛仙的内容都在脑袋里,相当于不用思考剧情。  

是因为穿越?还是因为系统?  

“算了,反正是好事,何必去纠结。”  

云峰将正文前五章发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