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统一北羌(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所有人都大惊失色,这是外敌当前,内部出现了分化。  

军队都杀入了皇宫之中,这是准备造反吗?  

主战一方的首领官员,愤怒的望向主降一派。  

“秦渊势不可挡,我是为了部落的延续。”  

主降一派的首领,终于发声道。  

杀杀杀!  

一道道喊杀声冲来,守护宫殿的侍卫全部被击杀,军队冲入殿内,将武器指向主战一派之人。  

噗哧!  

噗哧!  

一声声刀剑没入血肉的声音,不一会的时间,宫殿内血流成河,上百名首领官员以及拓拔氏与陈氏的使者皆倒在血泊之中。  

“请皇降下罪已诏,保我北羌子民一条活路。”  

一名身持沾满鲜血长剑的男子,走到了北羌皇面前。  

“好好好!咳咳!”  

北羌皇浑浊的眼睛,满是失望与颓废,他的时代,终将过去了。  

自金炳乾大军被灭,金锟战死之后,他这个所谓的皇,名存实亡。  

秦渊大军的逼近,更是加快了这个速度。  

所有的权利,特别是军权,都落入了其他人的手中。  

如今,最后仅剩下的一点希望,也随着消失。  

翌日。  

金氏王庭城门大开,城内连氏一族率领着十万守军,押解着北羌皇,向秦渊投诚。  

至此,北羌所谓的皇位,就此覆灭。  

秦渊对于连氏一族,十分看重,成立一个新军团,由连氏一族统领,至于军队中的士兵,则是王庭内的十万降兵。  

能够让敌人不战而降,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哪怕牺牲掉一些利益,也比攻城更加值得。  

战争一旦爆发,数十万大军的碰撞,死个几万人算少的。  

北羌皇的罪已诏,也随之传播到草原的各个部落,并且还附带着秦渊成为北羌族统治者的消息。  

秦渊虽没称王,却是成为了北羌族真正的皇。  

剩下的拓拔氏与陈氏,秦渊让马飞腾,与连氏一族出兵,分别去征伐。  

至于韩氏,久久没有收到臣服的消息,秦渊一狠心,直接将之交给了安鹰臣去处理。  

这么多天的时间,足够韩氏收到消息,并且作出反应,所以,秦渊也不会再给韩氏一族机会。  

不过半个月的时间,三支大军便分别攻入三大王族部落,并且将之彻底覆灭。  

一个月的时间,整个北方草原,全都落入到了秦渊的手里。  

至于再北边,则是一个冰雪的国度,人口更是稀少,与北羌族并没有直接冲突。  

而东边,则是北狄一族,北狄族的地盘可比北羌族要小得我,部落实力远远低于北羌一族。  

虽然秦渊没有进军北狄族地盘的想法,可他们如今的情况,同样不好过。  

从宜都郡返回的公孙炽,全力针对于北狄方族,似乎与他们杆上了,不死不休。  

面对强悍的公孙炽大军,如今北狄族的大半地盘都沦陷了。  

西雍凉州与北羌族的西边,则是西域国度,佛教盛行的地方,几乎人人信佛,同样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  

可以说,烈汉皇朝的西北边境,都落入了秦渊的手中,并且一些敌人与隐患,都已经彻底的解决。  

所以,秦渊的重心,又一次的放到了烈汉十八州之上。  

西雍凉州彻底落入掌握,各种宵小之辈也被铲除,甚至与中原世家,其他诸侯暗通款曲之人,被连根拔起,一旦发现,便是整个家庭被抄家覆灭。  

“收纳了整个北羌族,才提升了三万的气运值,比西雍凉州要少得多。”  

在明武城休养了大半个月的秦渊,不由的感慨道。  

北羌族的地盘广袤无边,战力也比西雍凉州要强得多,否则也当初也无法凭借仅仅只是三个北羌王族的力量,便能够入侵大半个西雍凉州。  

可惜的是人口太少,导致秦渊获得的气运值并不多。  

三万点气运值,秦渊也没有留着。  

分别兑换了镇国帝印和文圣庙。  

镇国帝印能够不断的为秦渊产生气运值。  

只要秦渊能够牢牢的统治着地盘,就能源源不断的获得气运值,可谓是躺着都有气运值入账。  

至于文圣庙,秦渊考虑了许久,最终还是选择了兑换。  

因为他准备开展义务教育,培养平民出身的人才。  

一则是随着秦渊的地盘扩大,需要大量的官员,以及一些特殊的人才。  

第二则是能够打破世家家族的教育垄断,间接的削弱世家门阀的实力。  

剩余的最后一万点,秦渊则是又兑换了一千黑狼帝骑,花费了八千点气运值。  

当然,这一次并没有奖励暗影狼王,只有第一次达到千头黑狼帝骑的时候,才有奖励。  

随着狼神山一战结束之后,暗影狼王吞噬了狼王神念,回来之后便一直闭关消化,如今已经从先天中段的实力,突破至了先天高段,甚至灵魂力都大涨了一倍。  

在城主府中,处理了一些繁杂的政务之后,秦渊召来了诸葛默。  

“主公,你这是又准备出征了?”  

诸葛默问道。  

其实,以秦渊如今的势力,只需要坐镇于明武城即可,征战之事,交由各个将领去办。  

不论是白起蒙恬这些心腹将领,或者是马飞腾安鹰臣,诸葛家严家一脉的人才,都具有率兵征战的能力。  

甚至,在这一段时间中,许多中小规模的战役,都是他们完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