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请君入瓮(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白起率先到达,随后七百名十阶兵种,纷纷抵达,守护在城主府,将之围得水泄不通,哪怕是一只苍蝇,一旦被发现,直接被拍成粉碎。  

轰轰轰!  

整个凉州城,上百里的天地能量,皆受到了牵引,涌入至城主府处。  

惊雷般的声音,持续了一个多时辰。  

紧接着,众人看到一头浑身泛着金色光芒的五爪金龙,冲天而起,一声声龙吟声,传遍了整个凉州城。  

上百万的凉州百姓,数十万的军队将士,抬头望去。  

看到了身长数百丈的金龙,当空盘旋,天地之间,降临一片七彩祥云,照耀在金龙身上,洒落在整个凉州城每一个角落。  

天地异象。  

金龙现世。  

祥云祝福。  

每个人都感觉到一股暖流,从身体中涌出,身上的伤痛,心中的情绪,顿时烟消云散,心情变得十分之愉悦。  

经历过一战,散发着血腥气味的街道,血雾消散,空气变得一片清爽,充满清香气味。  

军营中的将士,身上的煞气,心中的怒气,全部平息了下来,身上里面的伤势,迅速的愈合着,哪怕是垂危重伤的士兵,在这一刻,都挺了过来。  

龙吟声再度响起,金龙在飞腾于城主府之上。  

一道人影凌空而起,站立于金龙头顶,居高临下,俯视着众生。  

帝王之威,笼罩着了整座城池,所有人的内心,都生出一股敬畏之色,身体不由自主的跪拜下去。  

真龙!  

帝王!  

这才是真正的帝王!  

诸葛默正与巩繁等家主商议政事,心中却生出一股天威不可触犯的威严,让人不敢生出一点反抗之心。  

臣服!  

这是心中唯一的想法。  

秦渊整个人散发着帝王威势,身体若隐若现,融入于天地之间,一举一动,都蕴含着天地之威。  

这便是先天巅峰之境的力量吗?  

秦渊感觉着身体里面的磅礴的力量,若以前的力量是个小湖泊的话,现在便是广阔无边的大海,力量无穷无尽。  

只见秦渊一挥手,四周白云飞散不见,万里无云,霞光四射。  

这才是真正的天地之力,可以自由掌握,能够改变天地气象,呼风唤雨。  

甚至是影响芸芸众生,让百姓的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充满对秦渊的敬畏,哪怕连反抗之心都生不出来。  

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威。  

同时,由于秦渊突破至先天之境,又控制了凉州城,紫金帝龙的功法又提升了一层。  

如今,秦渊能够随时召唤出一条金龙出来,与秦渊并肩作战。  

噗噗噗!  

在城主府不远处,驻扎的紫金龙卫,一万名将士,在这一刻集体突破。  

少的突破一两个境界,多的甚至直接从炼体八重,突破至后天一重。  

可以说,如此的紫金龙卫实力,堪比征战沙场大半年的龙鳞军。  

紫金龙卫真的是跟对了主人,趟着也能够提升实力。  

将金龙收入体内,秦渊身轻如燕,很轻松的做到御空飞行。  

仿佛是与生俱来一般。  

系统兑换的秦皇心法,不仅让秦渊提升实力,同时还能够让他完美的掌握所有的力量,就如同一步一步提升上来的,对力量掌握得十分娴熟。  

秦渊飞落的时候,又看向系统界面,可惜的是,秦皇心法不在兑换范围内。  

“系统,为何无法继续兑换?”  

秦渊心中默念道。  

“先天巅峰已经达到古元位面世界所能容忍的极限,实力继续提升,会触碰到世界意志所制定的规则,一旦有逾越行为,世界意志便会降下惩罚,将之消灭掉。”  

系统回应道。  

原来如此,看来并不是这方天地无法容忍更高境界,而是规则不允许。  

若论在古元位面中谁最大?毫无疑问,肯定是世界意志。  

世界意志即是古元位面。  

所有生命都是依靠着古元位面而生存的,若是违背规则,世界意志有一万种办法,将你给弄死。  

“同时,这也是小世界的自我保护,一旦位面实力过于强大,将会暴露在更广阔的宇宙视野之中,从而引发大世界对于小世界的觊觎,甚至是吞噬融合。”  

系统又道。  

“说得也是,这个世界的先天境界虽强,可与真正的高武玄幻世界相比,随便来一个仙人圣人,弹指间便可摧毁古元位面。”  

秦渊微微颔首。  

不过,此时秦渊并没有想太多。  

位面之间的事情,还没有插手的能力。  

如今要做的,还是一步一步提升势力,扩张地盘,积累气运值。  

“恭喜主公!”  

白起看着‘天人合一’状态的秦渊,笑着祝贺道。  

可叹的是,白起好不容易突破至先天,转眼间又被秦渊给超过了。  

惊喜的是,秦渊的实力提升巨大,以后便不用担心秦渊的安全问题。  

既然在世界意志规则限制下的境界壁垒,那么整个世界最强的也不过先天巅峰。  

先天巅峰是真正站在世界巅峰的人物,简直是凤毛鳞角的存在。  

所以,能够威胁到秦渊安全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当日,整座凉州城都被天地异象所震惊,甚至,所有百姓都在讨论秦渊的身份,以及那头五爪金龙。  

在诸葛默的特意宣扬下,秦渊成为了身负天下使命,挽救众生于危难之中的真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