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联姻之事(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诸葛尘应了一声,转身离开秦家大厅。  

一旁的诸葛默,则有些踌躇,坐立不安。  

“怎么了?”  

秦渊看向诸葛默,询问道。  

“咳咳,属下冒昧问一下,主公可曾有婚配或者心仪的女子?”  

诸葛默犹豫了一下,出声问道。  

秦渊盯着他看了一会,有些疑惑。  

“没有。”秦渊道。  

这并不是什么秘密。  

秦渊穿越过来,这具身体不过十六岁,经过几个月的征战,堪堪是十七岁而已。  

虽然在烈汉皇朝这种古代封建皇朝,成婚年龄较低,一般十三四岁都会成家。  

不过,秦渊却从来没有这个心思。  

“主公,属下斗胆建议,以您现在的身份地位,尽快成婚生子为好,您一旦有了子嗣,那么江山地盘将会更加的稳固,哪怕您出了意外...额,属下不是这个意思。”  

诸葛默平时伶牙俐齿,此时不知是紧张还是怎么的,话都说不清。  

“好了,直接说事吧。”  

秦渊似乎想到了什么,问道。  

“此次宗家队伍中,是宗家家主宗继严亲自带领族中优秀子弟前来,除此之外,还有宗继严的嫡女,年芳十六岁,与主公年龄相仿。此次宗家抵达明武城,除了投靠主公之外,还有联姻的意思。”  

诸葛默出声道。  

“联姻?”  

秦渊挑了挑眉,这事他没想过。  

不过,对于烈汉皇朝的世家家族而已,联姻是双方建立关系的基础,能够保证双方展开更深度的合作,以及增加信任度。  

联姻之事,不仅仅在世家之中进行,甚至连皇室,都会将公主许配有朝中大臣,功勋将领,甚至是与外邦异族联姻。  

同时,也有一个意思。  

那便是宗家嫡女嫁入秦家,那么整个宗家,将作为‘嫁妆’送给秦渊。  

如此一来,宗家与秦渊算是绑定在了一起。  

宗家投靠秦渊之后,必然会尽心尽力的辅佐秦渊。  

对于宗家而言,秦渊便是‘自家人’,轻易不会反叛,毕竟跟秦渊绑在同一辆战车之上。  

若是秦渊拒绝联姻的话,宗家虽会投靠秦渊,但对秦渊的忠心以及辅佐力度,便会低上一个档次。  

“你觉得此事,该当如何?”  

秦渊思索了一会,此事对于他来说,可以说无利无弊。  

反正他又不是嫁女的一方,而且宗家女是嫁入秦家,而不是秦渊入赘,主动权掌握在秦渊的手中。  

只是,结婚生子,对于秦渊来说,倒是有些奇怪的感觉。  

毕竟秦渊主要心力,便是征战天下,统一神州以及整个位面。  

或许过不了多久,便会前往另一个世界。  

‘不过也好,留下子嗣,建立的皇朝帝国,也有后人继承。’  

秦渊的内心,已经做出了决定,表面却是没有任何的表情变化。  

同时,娶妻生子也是给属下一个定心丸。  

毕竟战场无情,若是哪天秦渊真的出了意外,偌大的势力地盘,也不至于没有继承者。  

“属下建议,主公迟早做出打算,结婚生子乃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同时,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旦与宗家联姻,双方关系将大大增加。以后其他世家想投靠主公,倒是可以效仿,反而是多了一个投靠的理由。”  

诸葛默笑着说道。  

在以往的历史之中,想要得到天下,往往要经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奋斗,这其中至少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所以,子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仅是为了延续后代,甚至是为了延续势力的发展。  

若是势力之主没有后代,一旦遭遇意外死亡,那么整个势力将会瞬间瓦解,无法团结一致。  

“先看看吧,宗家女长得应该还行?”  

秦渊也想到这一点。  

宗家再怎么衰落,依旧顶着一个世家之名,掌握着汶山一郡之地。  

秦渊虽说南征北战,可依旧只是占据了武威郡,金城郡,西平郡,尚陵郡这四郡之地而已。  

若是论身份地位的话,宗继严这个汶山太守,与秦渊这个武威太守,算是平级。  

宗家如此放低姿态,投靠秦渊,嫁女联姻,算是很看得起秦渊了。  

同时,也是在表达一个决心。  

那便是投靠秦渊之后,决无二心,一心一意为秦渊效力。  

若是拒绝,反而是寒了宗家之心。  

哪怕宗家依旧会投靠,可对于秦渊的支持力度,恐怕会小了许多。  

世家跟一般的豪门望族不同,已经具有影响一州一郡之地的力量。  

否则的话,宗家放出投靠秦渊的声音,就不会引得天川益州州牧的强烈反对,并派出大军讨伐宗家。  

若是天川益州州牧没有任何反应的话,势力内家族纷纷效仿,恐怕整个天川益州不战而降,成为秦渊的地盘。  

“毕竟宗家嫡女,至少是天生丽质,秀色可餐,否则也不会作为联姻对象。”  

诸葛默见秦渊没有任何反感,露出兴奋的神色,“此次联姻一成,您将多了宗家扶持以及汶山一郡,到时整个天川益州唾手可得。”  

“长得好看就行,主要是汶山郡与宗家的态度。”  

秦渊微微点头,又端着茶喝了一口。  

心中奇怪诸葛尘怎么那么久还没有带人过来。  

“主公,若是论相貌,自然是江南女子最佳,特别是我诸葛家的女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