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研究(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朋友”,现在是真的熬不住了。

就算是老祖宗最后的遗愿,他们其实也没有时间去筹备。

最终,他们只能为老祖宗找来一只稍微修炼有成的老鼠。

看到这只老鼠,方老爷子哈哈笑了起来。

临终前能解剖一次随处可见的老鼠那也不错!

方老爷子虽然走路都颤颤巍巍,但一开始做研究却专注到难以想象。

以前对老祖宗不太了解的后辈们,看到这个样子的老祖宗,忽然都有些痴迷起来。

这就是老祖宗吗?

一个坚定的求道者,一生只有一次绚烂杀伐的武人!

真妙!

就是孟夏也感慨不已,这一次是真的要跟方老爷子道别了。

过于专注的方老爷子,精神的火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耗。

最多再过一盏茶,他就要燃尽最后的一缕火光。

但让孟夏都未曾想到的是,只是数个呼吸,方老爷子却是忽然哈哈大笑了起来。

一道光华冲天而起,无尽的天地元气,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

最终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元气漩涡,一片天都因此凝实。

方老爷子天人合一,竟在决死时刻进入了天人领域。

莫说是方氏族人,就连孟夏都意外不已。

其实,就连方老爷子自己都万万没想到!

“谁能想到,老夫苦寻无数年的关键窍穴,竟然在一只老鼠的身体中找到了?”

孟夏咋舌。

随即脑海中却是灵光一闪!

小白鼠啊,小白鼠!

他怎么忘记了,小白鼠的基因和人体的基因高度相似?!

前世科学实验,以小白鼠为标本却是最多的。

成功突破天人的方老爷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青春。

整个火州方家,彻底陷入欢乐的海洋。

有一个天人老祖的家族和没有,那绝对是两回事。

这半年的苦难,却是彻底教会了他们这个道理!

而火州其他家族,却是直接欲哭无泪。

这就是方家的老乌龟吗?

这是不到要死的时候就不会突破是吧?

那些被方老爷子一波带走大量朋友的家族,一个个哭都没地方哭。

你能突破就早突破啊?

这不是坑人吗?

几家欢喜几家愁,但凡和方氏交好的家族,迅速齐聚一堂,家家其乐融融。

而先前趁火打劫的家族们,却是个个要多低调就有多低调,恨不能找个墓穴将自己埋起来。

这次突破之后,方老爷子却是没有直接闭关。

这半年的经历,不仅教会了方家的后辈们很多,同样也教会了方老爷子圆滑。

方老爷子甚至专门拿出的三年时间,和火州那些家族化解恩仇。

不仅如此,方老爷子还频频结交各路朋友,甚至一次次开坛讲道。

相较于以前,这一次方老爷子讲道却是没有专注于自己的大道,而是特意结合异魂搭桥路讲解自己的看法。

方老爷子的见识又是何其丰富?

面对一众听众的疑问,他甚至信手拈来。

在很短的时间内,因方老爷子传道授业解惑而突破武者层出不穷。

短短时间,火州方氏的口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好了起来。

方老爷子更是一跃成为了闻名天下的大贤!

至于火州方氏,也受老爷子的感召,开始创办慈善堂接济穷苦,资助有天赋的后辈俊杰。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火州方氏的口碑,相较于以前的“巨无霸”,现在却是多了“仁善”。

现在再提起方老爷子,“方老乌龟”的字眼却是鲜有人再提及。

甚至“乌龟”更是直接成为了火州方氏的家徽!

或许是受火州方氏的影响,以“乌龟”为图腾象征的家族却是越来越多。

感知到这一切变化的诞生,就是方老爷子都感慨不已。

甚至破天荒的说出了类似“修行不仅仅只是研究”的说辞!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突破以前谁又能想到他能够从老鼠身上找到那至关重要的一个窍穴?

这次苦难却是极大的开阔了方老爷子的眼界,他甚至破天荒的想到,天下万族之间的生态,是否也如人情往来一般?

人生一世,不可能永远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中,终究还是不可避免要和他人打交道。

同理。

人生天地间,不可避免要和天下万族斗争、妥协。

处理好和万族之间的关系,是否也是武道修炼至关重要的一环?!

单单从窍穴的角度考虑,万族和人族,哪些是“朋友”,哪些是“敌人”?

它们能否以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处理?

方老爷子的这个猜测,却是大胆到了极致。

但是。

说做就做,方老爷子为方氏奠定了发展路线之后,就再次一头扎进了研究之中。

不过这一次,方老爷子一边研究窍穴的同时,一边横向对比,开始根据窍穴分布的差异性,来人为划分天下万族的亲疏谱系。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

孟夏也不知道,他这个小蝴蝶到底掀起了多大的风暴。

起码从现在看来,现在的方老爷子,却是和历史上的万影尊者不沾边儿。

但是。

能一路促使方老爷子走上这条研究路,孟夏也欢喜不已。

因为方老爷子的研究方向,却是戳中了他的需求。

能和方老爷子这种真正的求道者一起共研万道合一之路,更是让孟夏信心倍增,颇有吾道不孤的欣喜。

孟夏甚至提及了前世一些进化论,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划分思路。

闻听到孟夏这个分法,方老爷子兴奋不已。

当即开始和孟夏一起埋首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孟夏有意提出的万族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