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禅位(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每走一步,李世民都要回忆一下自己的往昔,一直到祭坛最顶端,李世民甚至忍不住热泪盈眶。  

很精彩啊,自己这一辈子,并没有白活。  

杨度和萧瑀,尽管腿脚也不利索,可是皇帝都这般登台了,更别说他们两个了。不用搀扶,两个人也是一步一步的登上了祭台。  

等皇帝喘匀了气,转过来的时候,萧瑀才高声呼喊道:“禅位大典开始!”  

喊完,两位老人再次跪倒在地。  

深吸一口气,萧瑀继续大声道:“自尧舜时代以来,少有禅位者,即便有,也都是畏惧权变之威,亦或寿数到头,匆匆而禅。  

赵武灵王在位时,为了专心对外,才将皇位禅位给太子,但是这番设想却严重违背了政权构建的规矩,最终造成了赵国的内乱,饿死沙丘宫。  

后凉懿武帝吕光,龙飞四年十二月病重,乃禅位太子吕绍,自称太上皇,不久便去世。北魏献文帝拓跋弘,于皇兴五年就把皇位让给五岁的太子拓跋宏,自称太上皇。名为禅位,实则依旧把控朝政,禅位之举措,宛如幼童般只是为了玩乐,乃是帝王之耻。  

北齐武成帝高湛,在位期间,宠信奸佞宵小,淫乱于朝廷之上,并肆意诛杀宗室以及大臣。朝政混乱,社会处于动荡之中,北齐国势因此转衰。河清四年,高湛传位于太子高纬,自为太上皇帝。此举,不过是为了摆脱骂名而已,亦是帝王之耻。  

北周宣帝宇文赟,与后凉懿武帝吕光一般,皆是命不久矣,才禅位于新皇。患病期间,朝政怠惰,影响恶劣。  

历数各朝各代,如陛下般仅是身体抱恙,仍旧年富力强,就将皇位禅位于太子的,微臣未尝听闻。今陛下禅位于太子,为万世开先河,微臣为陛下贺!”  

伴随着萧瑀的声音响起,祭坛之下,数万人随之高呼“为陛下贺”。  

这样的场面,李世民也只有在军队中遇到过。眉开眼笑中,李世民开口道:“也为天下贺,朕开先例,就当着为永例,承乾,日后当你自感精力大不如前,而太子又可独当一面的时候,也当效仿于朕!”  

李承乾这时才转身跪倒道:“儿臣遵旨。”  

看着面前跪倒的三人,再看看祭坛下一眼望不到头的群众,李世民哈哈大笑道:“平身!”  

伴随着所有人的起身,杨度开始正式主持大典。  

在击败了天地以及三皇五帝的先贤以后,李世民才展开了自己的退位诏书,亲自朗读:  

“夫天造草昧,树之司牧,所以陶钧三极,统天施化。故大道之行,选贤与能,隆替无常期,禅代非一族,贯之百王,由来尚矣。  

自炀帝殇,已二十又五年矣。隋末乱世,人命草芥,狼烟四起,将士战死弟兄之手,孤寡陈尸荒野之上,哀莫何甚。幸高祖起兵,平定中原,天下一统。此间,朕征战不休,为战火歇,虽疲但甘....我抄我自己贞观至今已十七载,朕虽有励精图治,延续盛世之心,奈何体弱,大不如前。太子李承乾,天纵其才,广得民心,令执政,未有过。朕病久矣,昧于大道,永鉴废兴,亦为日已久。念高祖之举措,稽天人之至望,予其逊位别宫,归禅于承乾,一依尧、舜之旧事。  

钦矣。”  

念完退位诏书,李世民大笑着将诏书丢到一边。  

祭坛之下,独臂的李涧,行动起来已经恢复了稳健,带着两个抬着箱子的宦官快速的上台。  

箱子落地,却不沉重。  

打开箱子,李世民从里面掏出了一件崭新的龙袍。  

不用说,李承乾就张开了双臂,萧瑀、杨度上手,将他的太子袍服,脱了下来。  

李世民拿着崭新的龙袍上前,亲自给李承乾穿到了身上。  

当一顶崭新的冕旒,也被李世民亲自给太子戴上以后。  

太子,就已经成为了新任的皇帝。  

这还,没完,箱子里,还有一个盒子。拿出盒子,李世民不舍的又抚摸了一下,才递到了李承乾的手里。  

接过盒子,打开一看,李承乾顿时被吓了一跳。  

盒子里的,赫然是皇帝曾经心心念念想要带到陵墓里的传国玉玺。  

“父皇,您这是....”  

看着传国玉玺,李世民惋惜道:“朕虽然喜欢这个东西,但是将它带到陵墓里,无异于令明珠蒙尘。既然朕选择将皇位交给了你,这传国玉玺,也应当交到你的手里。”  

说完,也不容李承乾拒绝,李世民就扶着李涧的肩膀,一步一步的下了阶梯。  

李承乾没办法追上去,因为李世民虽然退出了典礼,他的任务却还没有结束。  

祭坛以外,除了皇帝、皇后二人以外,所有人都再次跪倒在地,表达对新皇帝的尊敬。  

接过萧瑀递上来的香,就在李承乾将三炷香插到香炉里,敬告了天地以后,他,就成为了大唐的新一任皇帝。  

各个军州的都督,开始了宣誓效忠,祭坛之外,一直等待的红翎急使,开始四散赶路。皇帝禅位,新皇登基,这则消息,要尽快的公之于天下。  

李世民笑嘻嘻的坐到了肩舆上,回头看了一眼祭坛之上,英气逼人的太子,就吩咐肩舆起步。  

起步的有点颠簸,根本不像是宫内久经训练的宦官抬的。  

李世民回过头,才要训斥,却见面前的背影,有点眼熟。  

才要问,就见一个大黑脸,回过了头,对着自己露出了大白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