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苏媛(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说,弟弟也会给你建的。在咱们兄弟的饭桌上说这些,不够丢人钱。赶紧吃,省的一会儿又说肉全被我吃了!”  

李恪哈哈大笑,见羊肉已经飘了气来,立刻就下筷子,哥三个抢肉抢的不亦乐乎。  

“哼,三个无耻之徒,吃肉为何不叫上老夫?”  

循声看去,只见杨度捋着胡须走了过来。  

用不着吩咐,厨子就送上了一份新的碗碟。  

李纲走了后,杨度被推选为新的祭酒,虽说贞观学院有皇帝这个正院长,还有太子这个副院长,可是真正说话管用的,却是“祭酒”这个职位。杨度也是因为德望仅次于李纲,才会当选的。  

吃了几口青菜、几块肉,再喝了一口酒后,杨度才说:“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因为老李的离开,一拖再拖,如今快变成期末的家长会了。小子,怎么开,你得拿出个章程来,虽说之前百官进学院参观过,可那时候只是凑巧,既然家长会的提议是你出的,那就由你来召开吧。”  

李承乾点点头,几位大儒不是开不了,而是习惯性的想要烘托出他在学院的重要性。  

学院的建立,其实最辛苦的还是这些老人,他不过是一个指手画脚动嘴皮子的,可是建设学院的首功,这些老人家还是放到了他身上。  

“其实没什么,家长会的召开就是咱们对家长的一个交代,也是对好学上进学生的奖励。至于召开的时间,就定在七天后吧,我这次回长安,会请求父皇给朝中官员放个假,毕竟,现在朝中大臣几乎都有孩子在咱们这进学。”  

杨度嗯了一声,然后就继续吃涮锅。  

军队里的将军吃饭的时候会跟士卒一起,学院里也是这样,众大儒只要是在学院吃饭,就绝对不会吃小灶。今天凑巧碰到哥仨吃涮锅,才过来蹭一顿。  

“这个蘸料很好,老夫很喜欢,锅子调料,都给老夫送一套。”  

蹭完饭,还要东西,老杨度豪横的很。  

但是李承乾只能点头接受老头子的勒索,毕竟,实际上学院里的老大还是杨度。  

等老头子走了以后,李泰才拍着撑得慌的肚子、说:“皇兄,您明天走的时候记得带上我,虽然母后不允许我到处宣扬,可是到苏亶家里,还是能找到借口的。”  

“你们去苏单家里干什么?这谁啊?”  

令李承乾无奈的是,李泰这句话才说完,旁边剔牙的一位也来了兴趣。  

于是....  

第二天,早朝之后,秘书丞苏亶就赶紧返回家中,昨日就收到了魏王吴王要来家里的消息。思前想后,大概也只可能是因为大女儿。  

大女儿被皇后看中,已经是内定的太子妃,只是没有昭告天下而已。家中长女能飞上枝头,苏亶还是很兴奋的,所以以前不怎么关注这个孩子,如今直接当成了掌中宝,生怕出现什么问题,闹得皇家取消婚约。  

混在工匠的人群里,李承乾头大如斗。本来三五个工匠就能装上弹簧床,可是张赟听说了自己的打算后,愣是又加入了十五个亲率护卫,他自己也化妆潜入其中。  

车窗里露出李泰的圆脑袋:“皇兄,坚持一下就好了,跟你说个秘密,当初我见到阎氏的时候,口水都差点流出来,要不是那个工匠头子聪明,训斥了我一顿,恐怕就会暴露。您这次,可得悠着点啊!”  

烦躁的推了李泰的头一把,李承乾道:“美不美的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其实就是好奇而已。母后亲自定的女人,就是长成程咬金那个模样,你以为我还能拒绝?”  

包办婚姻啊,就是这个样子。李承乾也曾幻想过自己的恋爱生涯,可是还没正式开启,就穿越到了这里。如果是平民家的小伙子,没准儿还有机会,可是既然成了太子,那就只有受着了。周树人现在不在,有些话只能推到夫子的头上。  

夫子云:关上灯,不还是一个模样....  

抵达苏家门口的时候,李泰和李恪在苏亶的搀扶下,跳下了马车。  

“魏王吴王到访,真是让寒舍蓬荜生辉,快快请进!”  

李承乾特意看了自己的未来“老丈人”一眼,这就是个消瘦的中年人,或许他曾经慷慨激昂过,可是从他搀扶李泰李恪下马车的动作来看,到底还是被官场打磨掉了所有的棱角。  

这样的人,其实跟老实人没什么区别。平民小富即安,放到官场里,勋贵以下的官员也是如此。  

苏家不是大族,祖上再怎么追溯,也追不到哪一位名人的头上。再说秘书丞虽然是朝中官,但是实在是不入流,掌管图书的,能有多大能耐?  

皇帝老爹或许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会放心的把太子妃的人选落到他家。毕竟,一个没有底蕴的家族,就算有一两个身居高位的,也不可能夺权。  

想事情的时候被人拉了一把,李承乾还是很不高兴的,回头瞪了一眼张赟,可是发现自己站位的时候,才知道这家伙为什么拉自己了。  

当了这几年的太子,无形之中也习惯了这个身份,明明现在扮演的是个工匠小伙子,可是走路的时候,还是不自觉的走到了李泰李恪的前面。不过好在李泰那张嘴能说会道,让苏亶分不了神,并没有注意到他。  

赶紧退后站好,还超张赟伸出大拇指。不愧是在皇帝身边深造过的,够机灵。  

“母后下了封口令,所以本王也就没有告诉皇兄这件事。当初本王的王妃确定人选的时候,皇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