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灵根灵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张平歇息了半个小时才恢复了七八分。刚刚跑的是爽了,可也累趴了。  

可惜的是,跑步和此前的检测不同,检测的数据一目了然。但跑步…非专业人员,很难理解一小时跑30公里意味着什么。  

再说这里有修行啊,都飞天遁地了,一小时跑30公里…你也好意思吹嘘。  

更别说这一小时跑下来,大家也都累的腿脚发软。  

所以张平只能等大家歇息了,然后再排队,向22号馆走去。  

从操场到22号馆,要穿插半个博览中心,行程有两公里之远。  

考场的老师们骑着共享车、或乘坐展馆内的观光车,嗖嗖嗖的从学生们面前飞过。  

学生们眼神中充斥着羡慕嫉妒恨:都中午了啊,大家还没吃饭呢——从昨晚开始就没吃饭!  

现场唯一提供的,就是一些能量饮料。  

到了22号馆,却发现门口有不少学生正在垂泪,不甘心的在门口徘徊。  

班主任站在前面,看着张平等人说道:“同学们,接下来才是真正的龙门。老师就不进去了,你们记住,往里走,使劲往里走。  

如果走不动了,那就爬!使劲的往前爬!  

好了,进去吧。”  

张平看着前方敞开的大门,心脏同样不争气的跳动起来:高考体质检测最后的一关——灵根!  

前面的关卡,检测的是气血等,只要气血、精神力优秀的,已经可以报考武道学院了。  

但想要报考修仙学院,还要经历最后一关、真正的龙门——测灵根!  

以后是否有机会走上修仙之路,就看今天了。  

张平脑海中忍不住浮现自己房间、桌子上那张褶皱的草稿纸:  

上等修仙登仙台,御剑乘风任逍遥;  

中等习武铸紫府,骨若精钢血如汞;  

下等体质进工厂,开个破车到处跑。  

下等体质,在学校预检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筛选。这些人连蕴养气血都做不到,修行之路更是无法开启。  

中等体质,在刚刚完成了测试。  

最上等的体质,即将开始检测。  

修仙的文化,贯穿了华族万年的文明;对‘仙’的追求,是所有的华人与生俱来的、最深层的渴求!修仙,才是真正的上等人!  

哪怕张平现在得到了通天真经,哪怕已决定进入武道学院,但这并不影响张平测试下自己是否有灵根。  

说个最实际的:如果自己有灵根,却选择了武道学院,那可以和武道学院谈条件!  

展馆里有修仙学院的导师出来,与班主任核对了名单等,重点扫了一眼张平、以及一中另外的傅云、姜小芸三人。  

而后对众人说道:“都跟我来吧。”  

进入大门,张平眼睛顿时就直了:我擦,如梦似幻!  

如果说此前体质检测,是科学仪器的世界,那么这里就是仙器法术的世界!  

上方,一个个青铜八卦镜中央镶嵌着各色宝珠,悬挂半空,飘来飘去;不时有一道道姹紫嫣红的虹光与地面联系。  

地上,是一个个正在努力前进的少年男女…真有爬的!  

地面,有一片闪过的阵法,有流光盘旋,有宝光流淌;四周半空悬浮着一个个仙师,静静地扫视现场。  

不时有人被仙师隔空抓出去。  

有些被抓出去的学生四肢挣扎,口中似乎在说着什么,但很可惜,没有一点声音传出。  

而后,嗖的一下,就被丢到边缘,被另外的仙师——应该是修仙学院的学生带走,丢到门外。  

看到这样的场面,张平都忍不住有些紧张起来。  

仙师将一中的所有学生带入场馆后,对众人说道:“这里就是测试灵根的地方了。我简单的说一下。”  

“一般认为,人人都有一点灵性。  

佛教认为,每人都有佛性;西方宗教思想认为,人人都有神性。甚至邪教认为,人人都有魔性。传统儒家思想认为,人人都有一点善根。  

其实道理差不多。  

被激活的灵性,就是灵根。  

只有在极限情况下,才最容易激活灵性。所以灵根测试要安排在长跑之后。”  

“前面,就是一个灵性的激活阵法。  

大家进入阵法后,努力前进就好。  

每人的灵性活跃程度不同,激发难度也不同。但只要大家能一直走下去,原则上所有人都能激活灵根。  

当然,也要量力而为。”  

“再就是天上的灵珠盘。激发灵根后,会牵引灵珠盘的能量。灵根越强大,牵引的灵珠盘就越多。  

好了,大家要是没有疑问,就进入阵法吧。”  

张平唰的举起手:“我有几个疑问。”  

“你说。”  

“灵珠盘有不同的属性吧,灵根也有不同的属性吧?”  

仙师点头:“对的。”  

张平看了下前面的测试场面,继续问道:“那一个人可以吸引多个灵珠盘吗?”  

仙师点头:“可以的。有两种情况。  

第一,灵根很强,可以牵引多个、同系列的灵珠盘。  

第二,拥有多个灵根。不过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只能激活一个灵根。  

双灵根、三灵根等,极少。”  

张平彻底化身成为问题宝宝:“那灵根越多越好?”  

“不能一概而论,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两个弱灵根,不如一个强灵根。  

此外,如果多个灵根相辅相成,那就是绝世天才。如果多个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