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2 贼心不死(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对了,最近院里有啥事?”  

余则成喝完肉汤感觉身体好多了,随后开口问起院里的事情。  

翠平放好饭盒,坐在一旁,拿起一根黄瓜,这是杨小涛院子里结的。  

翠平咬了一口后,这才说道,“最近机械厂搞出一种脱粒机,说是打麦子很快。”  

“不会是杨小涛搞出来的吧。”  

“还真让你猜对了,就是他。”  

“最近周围的村子都传开了,我也去看过,确实很省事,要是当年有这机器,俺们村的人也不用给地主打工了,自己也能养活了.”  

翠平大大咧咧的说着,往事一幕幕在她嘴中就跟讲故事似的,余则成就在一旁听着,还津津乐道。  

等翠平说了会儿,一根黄瓜吃完,这才停下来。  

余则成见她说完,脸上也露出一抹噶开,“我就知道是他,说起来,我们这次行动能够成功,还多亏他的夜视仪。”  

“就是我这条命,也是这样保住的。”  

翠平一口一口的吃着黄瓜,听着自家男人这样说,更是好奇。  

怎么还跟杨小涛扯上关系了?  

于是拿出另一根塞到对方手上,“你们到底去哪了?干啥了?”  

余则成接过黄瓜咬了口,清脆,有点甜。  

沉默片刻,余则成看到屋子里没有别人,况且翠平也是编制内的,一直都拿特殊津贴的人,算是自己人。  

随即咬着黄瓜,陷入回忆,“我离开的时候是六月五号。”  

“我知道,这个不用你说。”  

黄瓜被翠平掰断,一手一截,一口一块。  

余则成忙低下头,随后继续说道,“当时接到紧急任务,要我带队去沪上。”  

“沪上?这么远?”  

“你说,继续说。”  

翠平刚说完,就看到余则成皱眉,忙闭嘴,让余则成继续说。  

“先前我们在这里抓到一个线索,只是这线索最后指向是沪上,于是便安排我们过去。”  

“沪上那边的同志,就是我跟你提起过的郑朝阳和白玲三人,我带着小刘一队人去那边,协助工作。”  

“我带队过去跟他们交接后,才发现事情比我们想的更加严峻。”  

“到底啥事啊。”  

翠平忍不住的问道,她就是个急性子,让她讲故事可以,但慢慢的听故事,简直就是顿刀子割肉,不痛快。  

余则成知道自家媳妇的性子,也清楚说的太细她未必记得住。  

干脆就长话短说,将事情说个大概。  

“这事说起来,还得从两次海上战斗说起”  

翠平在一旁静静坐着,这次她没有打断余则成的讲述,而她也明白了事情的起因。  

余则成说的海战她也听说过,尤其是第一次,还登上了报纸。  

那一次,己方利用百十吨的炮艇,突袭对方的鱼鹰号猎潜舰,那可是合众国交付他们的先进舰船啊。  

他们一共就那么三艘,现在好了,有一艘成了己方的战力。  

第二次是听说己方主动出击,趁着夜色突袭对方,造成三艘炮艇被打沉。  

接连两次打击后,对面就意识到国内在舰艇上面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他们。  

如果不及时遏制,他们将失去了海上优势,那时候更没办法阻挡那成千上万的陆军了。  

所以,针对国内舰船发展的秘密,他们派出大量人员打探消息,企图找到原因,予以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余则成他们在四九城抓住了对方的尾巴,这才顺藤摸瓜去了沪上。  

“其实沪上的同志早就发现船厂外围有行迹可疑的人,而且也进行了调查后。”  

“不过这些人都有国外身份,我们去的时候,在一番确定后,便准备防患于未然,提前动手。”  

“却不想,我们中了埋伏。”  

“埋伏?有内鬼?”  

翠平一瞬间就惊呼起来。  

多年的战斗经验告诉她,凡是有埋伏的,那都是情报工作不到位。  

而情报错误,往往都是有人出卖造成的。  

果然,余则成点头证明了翠平的判断。  

“不是我们队伍的人,是船厂的一名保卫人员。”  

“怎么会?”  

虽然余则成说出来,但翠平还是有些难以置信。  

对方能够成为船厂这么重要部门的保卫人员,不论是信仰还是身世都应该是经过调查的,或者说这里面的人,应该是坚定的革命者。  

怎么会.  

除非,是潜伏者。  

看到翠平的目光,余则成就知道她心里想的什么。  

不过这次,翠平再次失望了。  

只见余则成摇头,“他不是暗子,也不是冷棋,甚至他跟那边没有任何的关系。”  

“他的身世清白的,比咱们俩都干净。”  

“那,那他是为了什么?”  

翠平更加疑惑,他想不明白,这人是为了什么。  

余则成将黄瓜吃完,觉得有点渴,翠平见了忙拿起缸子递过去。  

余则成喝完后,又重新靠在床头上。  

不过,他没有继续说这人,而是说起那次行动。  

“那晚上,我们展开抓捕。”  

“行动地点是在江边,可能是外来人的缘故,周围的住户对我们很敏感,不少人指指点点,我想那时候应该是被内鬼发觉的。”  

“我们的行动人员不多,但都是精锐,沪上的同志也多次合作过,彼此间都了解。”  

“起初一切都很正常,直到我们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