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8 农科院之行(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见对方一副平淡模样,随后又笑起来,“看你这样,很有信心啊!”  

杨小涛立马点头,“信心总得有的,不然跟咸鱼有啥区别?”  

“什么混账话。”  

老院长无奈摇头,不知道是自己老了跟不上年轻人的进步了,还面前的家伙太跳脱。  

“对了,西北那边的种植,你要不要…”  

老院长刚开口,杨小涛立马摇头,“您不是不知道,我们这机械厂升了一级,也就年前年后轻松点,等过了这会儿,得忙成狗。”  

说着给老院长倒了杯水,“再说了,您也不能老盯着我跟老高啊,得给年轻人机会。”  

“我看小王和小侯就不错,锻炼锻炼,准能独当一面。”  

“你啊!”  

老院长摇头笑着,然后又想到什么。  

“昨天袁组长打来电话汇报情况。”  

“袁组长?他说什么了?”  

杨小涛想起南边的杂交水稻研究,心里有些放心不下。  

虽然上次解决了问题,找到了遗漏下来的粮种,但杨小涛可是清楚,前世的杂交研究道路可是坎坷不断。  

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对比起来,自己当初搞出来的杂交玉米,简直就是走了大运了。  

当然,也跟用的幸运符有关。  

但袁组长他们没有幸运符啊。  

“没说啥,就是说了明年顺利的话,可以一季拿出粮种!”  

“这样在二季的时候,可以检测良种的产量,从而确定成功与否。”  

“这次可是关键时期啊。”  

老院长欣慰的说着,这好消息是不断传来。  

从杂交玉米到杂交水稻,还有杂交小麦,这一系列的动作,让他们农科院成为上级眼中的‘红人’。  

每次开会的时候,那是必须坐在第一排啊。  

因为这研究的背后带来的好处,可是肉眼可见的,百姓实实在在的实惠。  

“我上次去跟上面参加会议,他们做了下统计。”  

老院长放下杯子,然后看着杨小涛露出笑容,“去年一年,我们的农业生产中,粮食为3.11亿吨,对比去年增长了40。”  

“这40的环比中,高产玉米的产量就占了90,这算下来,相当于增加了1.12亿吨啊。”  

杨小涛张大嘴巴,很是不可思议。  

这年头国内可没有那么多化肥,而且工作大部分都是靠人工,机械化虽然在某些地方出现,但以现在国内的情况,根本做不到普及。  

如此情况下,能够一年增长这么多,足见高产玉米的产能。  

对了,还有抗盐碱玉米的存在。  

“你知道吗?当时我听到这消息,整个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屁股都做不下来。”  

“做回报的首长更是牙都笑歪了。”  

“咱们困难时期,粮食都没超过2亿,现在好了,短短一年,直接超过3亿了。”  

“今年要是继续推广的话,这产量还会增加。再加上杂交水稻的话,可以想一下,来年突破4亿也不是不可能啊。”  

老院长握着拳头激动的说着,杨小涛赶紧将水杯递上前,生怕他一个激动出点啥事。  

接过水杯,老院长再次感慨着。  

“民以食为天啊!”  

没有经历过饥荒的人,永远不知道粮食的可贵。  

那是一粒米掉地上都被舍得吹,宁愿将米连土一起吃的年代啊,那是吃地瓜都不舍得剥皮的年代,舍不得浪费一点粮食。  

粮食的珍贵,刻骨铭心。  

“这么多粮食,可以养活多少人啊,你这是功德无量的事。”  

“您可别这么说,我这只是运气,运气好。”  

杨小涛连忙谦虚着,却也是说的实话。  

老院长也知道他的性子,“你这家伙,要是来农科院,这粮食还能再提升。”  

“嘿,我这不也是农科院的嘛。”  

“你还记得啊。”  

“当然了,我这一个月二十块钱的津贴可不是白拿的。”  

老院长放下水杯,“那好,明年你去一趟吧?”  

“啥?”  

“去南边啊,你可是技术组的组长,去一趟指点下,咋了。”  

“不是,院长,合着你在这等着我呢。”  

“哈哈!”  

杨小涛无奈摇头,不过想到小薇的能力提升了,而且杂交水稻越早研究出来对国家越有利。  

哪怕做出来的水稻有着各种缺陷,但只要高产就行。  

这年头麸子都能吃,口味差点咋了?  

有的吃就行了。  

“好,回头我跟老袁拜年的时候问下,什么时候去一趟。”  

“当然,他要是不需要我的话更好。”  

听到杨小涛这样说,老院长才放下心来。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有杨小涛在,心里就安心似的。  

随后两人又说了下来年农科院的几项研究课题,还有准备招生,扩大农业研究队伍,重点研究杂交种子。  

坐了一会儿,杨小涛准备起身离开。  

“对了,给您带点礼物,说好了,这可不是贿赂啊,您别拒绝…”  

两人在办公室里说了一会儿,杨小涛便起身告辞。  

他还要回趟杨家庄,将太爷接上来过年。  

顺便,给村里送点东西回去。  

“这么多好东西我才不会拒绝呢。”  

“赶紧走吧,我年前就不去看了,等过了年再去。”  

老院长也不客气,他是知道机械厂的好东西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