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井底之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机械厂杨小涛来到后,先去车间查看各厂的工作进展。  

因为一分厂承担了部分任务,在这二分厂也多少帮点忙,总厂这边的工作没有以前的紧张。  

但任务量并没有减少多少。  

这其中,更多的是想着多生产,多挣外汇。  

对此,机械厂上下没有意见。  

这种事情,是大势所趋,个人必须服从集体的意志。  

各个车间看了一遍,一车间忙着制造电饭锅,至于高压锅的制造,已经缩减了五分之四,腾出的人力物力,全力保证电饭锅的生产。  

为此,配合供应的各个工厂,接到的任务量是成倍增加。  

机械厂这边为了表示感谢,自然要拿出部分东西当成福利。  

正是有这种大义与利益的支持,提高了各个工厂的积极性,保证了电饭锅的高产量。  

其他车间也是一样,现在发动机分成了三档,红星发动机、双星发动机,跟刚做出来的8V65型八缸发动机。  

原本刘怀民想要让黄老给发动机命名的,但黄老摆手拒绝。  

最后将命名权交给了杨小涛,众人也没有意见。  

毕竟这是杨小涛自己设计出来的,他来命名,比起那不靠谱的杨厂长强多了。  

杨小涛并没有取什么中文名字,而是只给了一个型号的名称,用他的话来说,今后这款发动机会用在各个领域,像装甲车,可以称呼为8V65A型八缸发动机。  

像大卡车,就是8V65B型八缸发动机。  

至于其他的,也可以按照这个规则往下编。  

与其限制在一个名字上,不如形成一个系列。  

众人听了有理,便同意了这种命名方式。  

如今三车间生产最多的就是双星发动机。  

至于新研发成功的8V65型八缸发动机,暂时只有一条线。  

毕竟装甲车的设计还没完成呢。  

四车间里,杨小涛看着两台做出来的挖掘机正在紧张调试。  

这段时间,机械厂已经给延州那里送去六台铲车,两台挖掘机。  

等这两台送去后,机械厂将停止铲车和挖掘机的生产,将重心再次放在三轮车上。  

杨小涛也听说了,南边的沪上汽车厂正在生产三轮车呢。  

说起这个,杨小涛还心心念念的和摩托车,还没开始呢。  

事情太多,等忙完这一阵,自己也能做一辆摩托车了。  

杨小涛看完一圈,回到办公室。  

看看墙上的日历,已经是四月底了,按照计划,五月份要完成装甲车的设计,然后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制造。  

争取在六月份将样车做出来,然后试车。  

若是一切顺利的话,七月份左右交上去。  

而此时,在机械厂的研发科中,最近经常发生的一幕,再次上演。  

一旁,逄国双手捧着缸子,若有兴致的看着前面争吵的两人。  

或者说是,两拨人。  

一边,是代青钢领着几人,另一边,是黄汉的几人。  

然后,还有一旁看热闹的几人。  

三拨人,正是从三机部借调来的十来个人。  

此时因为对装甲车的设计理念的不同,然三拨人见面就吵闹起来。  

最激烈的,就是代、黄为代表的两拨人。  

代青钢为代表的是防护力至上。  

而黄代表的则是速度为先。  

剩下的两三个人,坚持要加上强大的攻击力。  

当然,这攻击力什么的,一提出来就被另外两拨人针对。  

那是装甲运输车,不是坦克。  

要什么线膛炮但理念之争就是这样,哪怕是再少的人,也会在嘴里嘟囔两句,‘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以此来提升自己的信心。  

“逄工,要不上去劝两句?”  

“这么吵下去,没啥意义啊。”  

正在看热闹几人凑到逄工跟前,因为张冠宇去了二厂帮忙,三个工程师里面,常明杰当了二车间的主任,陈斌也去了二厂,眼下就只有逄国来主持研发科的工作了。  

“劝?你懂装甲车吗?”  

逄国只是轻轻的回了一句,众人纷纷低头不语。  

没办法,他们不懂装甲车啊,要是懂的话,估计早就加入一方吵起来了。  

“那他们懂吗?”  

有人突然小声回了一句。  

这话让逄国几人一愣,随后都笑起来。  

要是真懂的话还会有这么多争吵?  

“他们应该,多少懂一些吧。”  

逄国试探着说道,最后心里也是怀疑。  

其实大家都一样,国内又没有先例,装甲车啥东西估计都没见到过。  

看着对面争吵有升级趋势的架势,逄国喝了口水,声音并没有压低,“让他们吵吧,到时候完不成任务,呵呵。”  

吵架的双方都能听到。  

显然,这最后的呵呵杀伤力极大。  

代青钢跟黄汉两人看了眼旁边看热闹的研发科人员,然后又目光对视,也都想到无法完成任务的后果。  

人家都把发动机给做出来了,他们要是还在这扯皮,最后耽误了任务,估计,没一个能跑的。  

“哼!”  

“既然咱们谁都说服不了谁,干脆就各自做一份设计,让上级来选择。”  

代青钢最后建议着,黄汉点头,“这正是我想要说的。”  

于是,原本紧张的氛围立马缓解,众人各自回到办公桌前,开始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  

嗯,三拨人,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