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0 正确选择(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院里的人打过招呼,径直来到中院。  

刚过了垂花门,小薇就迫不及待的冲到老槐树上。  

这趟出去,在火车上待得时间太久了,小家伙想出来透口气都得小心翼翼。  

“涛,涛哥!”  

刚进院子,周奎抱着女儿就走过来。  

显然也是发现杨小涛没在家,过来看看情况。  

现在周奎是车间的小组长,带着一组人负责拖拉机的组装工作。  

虽然说话有些口吃,但干活是把好手,车间工人都很敬重。  

加上有杨小涛这层关系在,就是车间主任也高看一眼。  

对此,周母不止一次告诉周奎,现在家里有这般日子,都亏杨小涛帮衬。  

周奎也是实心眼,心里对杨小涛这个大哥,尊敬的很。  

而刘玉兰本来收入就不低,加上娘家‘殷实’,如今家里双职工,两人的收入在这院里也是名列前茅,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夫妻俩生活和睦,又有了一个女儿,那真是捧手心里宝贵着。  

这四合院里,能跟这小闺女过的滋润的,也就小端午了。  

当然,将来肯定是比不过的。  

想到冉秋叶说的穷养儿的理论,还有太爷那殷殷期盼,未来杨增益同学的成长道路,必将是精彩纷纭的。  

哈哈!  

“奎子,今天没上夜班?”  

“没,没,倒班!”  

周奎笑着,杨小涛却是上前两步,把自行车放在一旁,“嘿,小雨,来大伯抱下。”  

小雨长的胖乎,吃上面从来没短缺过,不过就是胆子有点小。  

平时也很端午在院里玩耍,可见了旺财就吓得躲在大人后头。  

杨小涛靠前,小雨一下子就趴在周奎肩头,小腿还往下蹬歪着。  

见此杨小涛从兜里拿出一块金陵买的糖,红纸包着,立马将小雨目光吸引过来。  

这年代别说什么吃糖牙疼哄孩子的话,这时候不是逢年过节孩子能吃几块糖?  

所以糖这种东西,对小孩子的吸引力绝对大过内心的害怕。  

果然,没一会儿小雨就被杨小涛抱在怀里,嘴里含着糖,大眼睛扑眨扑眨的,很是好奇的玩着糖纸。  

“涛哥,晚上来家里吃饭。”  

刘玉华看到两人,立马说着,杨小涛思讨片刻点头应下。  

将小雨给了周奎,回家收拾。  

贾家门口,槐花站在棒梗身边,看着小雨手上的糖纸满是羡慕。  

“哥,我要吃糖。”  

槐花嗦着手指,对着棒梗说道。  

棒梗看了眼周奎家,又瞅了瞅回家的杨小涛,嘴一撇,“吃什么吃,咱家有钱吗?”  

“你想吃自己要去。”  

槐花瞪着大眼睛水汪汪的,“我怕!”  

“哼,你怕就别吃了。”  

棒梗扔下一句话就往屋里跑,前两天他还纳闷杨小涛家怎么没亮灯,现在好了,人回来了。  

早知道前两天就动手了,心里懊悔着。  

屋子里,秦淮茹正收拾东西,想着怎么讲家里钱藏起来。  

秦京茹回来了,那贾张氏还远吗?  

“妈,我要吃糖,我要糖吃!”  

槐花跟着棒梗跑进来,满脸恳求。  

秦淮茹脸一摆,“槐花,吃什么糖,等会儿妈去买个鸡蛋,回来炒白菜吃哈。”  

“不,我…”  

槐花还没说完就被小当拉到一旁,看到秦淮茹要变脸,小当自是有眼色的,  

秦淮茹见小当这般,眼中流露出些许无奈。  

自从被坏人挟持的事发生后,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隔阂就一直横亘在母女俩心头,或许现在没什么,但等小当长大了,保不齐就会爆发。  

心里叹息,转而又被面前的问题头疼。  

这段时间,她可没少服侍刘光齐,虽不明白刘光齐那混蛋为什么这么多钱,但对她的迷恋让她找到了曾经在四合院风靡的感觉。  

曾经在这院里,那是谁家媳妇闺女都比不上她。  

身材好,能生养…  

就是原本的娄晓娥都逊她一筹。  

直到冉秋叶嫁进来。  

直到杨小涛越来越厉害。  

她,已经被院里人排到了后面。  

在这院里,不是第一名,第二跟最后一名没啥差别。  

甚至这些年发生的事,连这院里的小青年都不搭理她了,让她想要凭姿色挣点好处都难。  

“还是得靠刘光齐。”  

想到这里,将手上的袋子绑在内衣上。  

家里还有个不省心的,可不能让他看见。  

窸窸索索的,棒梗听了赶紧离开。  

最近他发现,母亲睡觉老爱说梦话,还发出奇怪的声音,让他觉得很是恐怖。  

杨小涛在家里归整完,将卫生交给小薇后,就拿起两盒烟一瓶酒出了门往,后院友去。  

还没到张老道家,就看到一个女人在老道门口徘徊,看样子很是踌躇。  

杨小涛上前一看,竟是秦京茹。  

此时的秦京茹可没当初进四合院时的俊俏模样,原先脸蛋是鼓鼓的有肉,现在,脸色蜡黄,瘦不拉几的。  

只能说这仨月去乡下帮忙是真的干活了!  

张老道家门口,秦京茹也看到了杨小涛,眼珠子一转,等杨小涛近前,忙笑道,“杨厂长,您这是来找张伯”  

“张伯?”  

杨小涛皱眉,听秦京茹这话,貌似是跟张老道关系不错啊啥时候这俩人凑一块了?  

不对啊,老道可是道门中人,怎会看上这些庸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