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1 小薇带来的惊喜(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你,你再说一遍?”  

“真的?”  

“咻咻”  

再次得到肯定的杨小涛顾不得光着脚丫子,直接跑到院子里,“哪一颗?”  

小薇飞到白天停留的玉米上,杨小涛看了眼地头上做的标记,随后从本子上找了一番。  

“C株?”  

看了眼记录,这一排种的正是没有特殊能量,却又有载体的C植株。  

这种玉米在记录中,并没有太强大抗性,但本身能够勉强适用盐碱地,而且长出来的果实比其他两种要多一些。  

顾不得多想,杨小涛又返回屋子里,直接跑到办公桌上,仔细询问一番。  

片刻后,杨小涛拿起一旁的血色子弹,仔细看了眼,随后深深吸一口气。  

“小薇,来!”  

声音在心底升起,庄重而严肃。  

小薇以最快的速度飞过来。  

下一秒,杨小涛手上出现一颗玉米。  

正是实验用的C玉米。  

左手玉米,右手血柳。  

小薇没出声,跟白天干的活一样,熟练地从血柳中找到那股特殊的能量,随后小心的注入到左手玉米中。  

片刻后,杨小涛眼睛瞪大。  

杨小涛眼睛明亮,而后看着左手的种子,没有变化。  

没有变化?  

没有变化就是最好的反应。  

说明这植株中能够撑在这股能量啊。  

小薇咻咻的点头,仿佛在表功,说着自己有多厉害。  

在得知,这次进入的能量,成功占据载体,没有其他反应后,杨小涛的泪角突然湿润。  

这次未必代表着成功,却是在成功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有了这一步,杨小涛就不再是瞎子过河了。  

“哈哈哈”  

“好,太好了!”  

突然间,眼泪吧嗒砸在手心上,落在血色子弹上。  

“再来试试。”  

杨小涛左手上多处一把玉米。  

半夜时分,桌子上摆放着数十颗被注入能量的C株玉米,一旁的小薇摇晃着脑袋,好像这次是真的累坏似的。  

杨小涛见此也觉得差不多了,再多也没意义。  

看着一旁数十颗玉米,杨小涛将这种容纳‘血柳’上能量的种子,命名为血玉。  

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杨小涛迷信,这成功中有这‘血’的缘故,因为作为本体的红柳,实验过后跟以前一样,无法完美融入C株的玉米粒。  

而杨小涛携带的这枚红柳木做成的子弹,唯一差别就是经历战火沾染了烈士的鲜血,然后被小薇挤压成子弹模样。  

所以,杨小涛相信,这次无意中的成功,不仅是小薇的功劳,也是冥冥之中,烈士的英灵的保佑。  

心理想着,哪怕只有一颗长出来,他也能利用小薇的能力,快速繁殖,收获大量种子。  

随后也不管大晚上的种地被人笑话,连忙将血玉种植在盐碱地上,而后,杨小涛就让累坏的小薇去休息,养精蓄锐,也好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  

若是一切顺利,明天又是个忙活天。  

不过这种忙碌,他喜欢。  

第二天,天还没亮,一晚上都有心事的杨小涛并没有睡好,看看时间才三点半不到,随即又躺下强迫闭上眼。  

又过了一会儿,杨小涛也不看表了,直接起来穿上鞋子,推开门来到院子里。  

仔细看了眼种下的玉米,没有发现小薇的身影,便走到一旁打水洗脸。  

等一切收拾妥当,天上露出鱼肚白。  

今天是个好天啊。  

吃过早饭,杨小涛在院子里观察一会儿。  

这一晚上种下的都在土里埋着,昨晚上忙活半宿,小薇有些“劳累过度”,这会儿还在院里槐树上吸收日月精华呢。  

看了会儿,也不好打扰,只是吩咐小薇看好院子,便骑车前往轧钢厂。  

来到办公室,杨小涛的心情比昨天好了很多。  

心理猜测着,只要这次长出来的玉米存在抗性,那以他多年来的经验,只要找出合适的父母本进行杂交,由小薇帮助,肯定能够找到既能抗盐碱更能高产的玉米。  

“厂长,你来看看。”  

就在杨小涛出神的时候,娄晓娥突然跑进来。  

早上来的时候,她跟娄晓娥交代下纪念馆的事情,到时候有些资料要她提供。  

“怎么了?”  

看着身后走进来的于海棠好奇问道。  

此刻,于海棠胸前搭着两个辫子,正中间分的一条笔直,脸上带着职业笑容。  

“厂长,这不是搞光荣馆嘛,我这听你的去帮忙,想要按照时间由远及近的安排。结果她说东西太少了,还不信,非要来确认。”  

娄晓娥一脸的嫌弃,也不看于海棠。  

两人明明没有太多交集,但就是合不来。  

甚至每次见面都觉得难受。  

互不投机半句多!  

杨小涛看了眼娄晓娥和于海棠当下明白怎么回事。  

昨晚想了下,关于光荣馆的事,还是不想太掺合,却也不好扶了杨佑宁的用意。  

所以来办公室后就将几份资料让娄晓娥带过去,顺便帮忙。  

于海棠自打走进办公室,目光就在杨小涛身上。  

那坐在阳光下的身影,环绕着温暖的气息。  

身体匀称,脸上棱角分明更是有股阳刚之气。  

身前的一堆文件,手上执笔,看上去又有种书卷气。  

种种气质环绕在一个人身上,如何让人不注意?不爱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