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 何雨水的恨(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事,其实还要从…”  

傻柱尽量说的简短,但事情太多,哪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  

何雨水听了个大概,前面的不管,后面的细心一琢磨,就明白这事纯粹是傻哥自己找不痛快。  

“傻哥,你说你,那嘴巴就是没个把门的?”  

“就不能管住嘴吧,少说两句?”  

何雨水被气急,因为这嘴欠的事吃了多少亏?这么多年了就不能改改?  

“嗨,还真就不能!”  

傻柱不以为意,“这路不平有人踩,理不对就得有人说道。”  

“你哥我就是这么个人,看见不公平的事,就得掺合一嘴!”  

傻柱说到这里颇有些得意。  

就因为这个,小秦姐姐都高看他呢!  

何雨水看不过去了,以前招人恨也就算了,可现在连出身都弄没了,再这样闹下去,以后保不齐搞出点啥事来!  

“傻哥!我告诉你!”  

“以后离杨小涛远点,别以为自己多厉害,真要厉害,就存点钱,找个媳妇!”  

“还有,我马上就要结婚了,结婚之前,你别跟我整事!不然,我就去保定找何大清,把他拉回来管你,哼!”  

何雨水说的毫无感情,傻柱听的心里不是滋味。  

自家妹子,怎么就不能理解他的苦心呢?  

可是,他也不想何大清回来,头上多个老爹,处处受管着,不自在。  

可让他把何大清赶出家门去,他也不敢啊。  

这跟他立下尊老爱幼的人设不符,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嘛。  

思前想后,还是不要惹的好。  

“行了行了,我记住了还不行?”  

何雨水看看时间,还要回去上班,走到门口回头又嘱咐一顿,最后想到什么,“对了,你答应我的自行车可别忘了!”  

说完,跑出屋子。  

“忘不了,记着呢。”  

“不亏是亲妹妹,一点不含糊。”  

傻柱嘟囔着中院,杨小涛推着自行车走出来,恰好碰到何雨水出来。  

只看了一眼,杨小涛就没再搭理。  

或许,这次何雨水是受到了牵连,遭了无妄之灾。  

但这事要怪也是怪傻柱,怪何大清易中海跟聋老太太,怪许大茂。  

嗯,他也有一点点责任,但绝不是主要责任!  

杨小涛心里宽慰着,骑车往胡同里走。  

身后传来若有若无的声音!  

“杨小涛,我恨你~”  

周六,杨小涛回到杨家庄。  

今年村子不用缴纳公余粮,家家户户都有了粮食,大队部里的粮垛比去年还高,显然又是个丰收年。  

学校里,杨小涛看着风风火火的村民,有些无奈。  

两个村子的孩子要来上学,现在的教室根本不够用的。  

这还是把年纪大的强制毕业了,不然人更多。  

可随着新生儿的出现,这年头吃饱了晚上也就那么点事,据九叔说,今年一年村子里就有二十多个孩子出生,这要再过两年,出生的还多。  

未雨绸缪,作为学校的校长,杨太爷现在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校上。  

百年育人,教育为本!  

这是杨太爷从杨小涛那里听来的,就成了嘴边最常说的话。  

“再来点土!”  

土墙上传来泥瓦匠声音,周围人都过来帮忙。  

这种盖房子的方式,只存在杨小涛的记忆里,还是小时候听爷爷说起过。  

就是一层一层伴着茅草的泥土往上哆,当然这泥土也是有讲究的,不能太软,不然撑不住;也不能太硬,不然粘不住!  

这其中的火候都靠工匠的经验。  

好在三个村子干活,几个工匠小工都清楚为了自家孩子以后,没人敢大意。  

那严格程度,不比工厂里审核差。  

杨小涛跟着人在一旁和稀泥,不时有人拿着茅草扔进去,然后再有人拿水和土过来,其他人就是搅动。  

等差不多了,便有人用木桶将泥土挖走,浇在土墙上。  

因为没有砖头,为了防固,所以土墙都很厚,半米左右,人站在上面工作,不仅要小心腾挪,还需要注意墙壁不能歪着,考验的可不只是眼里和技术。  

杨小涛挽起袖子,用木棍卷起一把泥,  

“为啥不用砖头?”  

杨小涛趁机问道,身旁的杨石头抹掉汗水,虽然是秋天,凉风不断,但这和稀泥的活绝不轻快。  

“哎,哪有那么多砖头啊!”  

“我记得砖头也不难烧啊,开个窑,用不了几天就弄出来了!”  

“这,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砖厂也是有任务的,太爷不想等了,就用土墙了!”  

杨小涛点头,钱票的年代,买砖也要用票的!  

先前的房子,那是拆了窑厂用旧砖盖起来的,就这样下面还用了不少石头。  

“你可别小看这土墙子,咱们村里大部分屋子用的就是它!”  

“这厚实着呢,一般大风都吹不倒,冬天炕一烧火,屋子里都是暖洋洋的,就是房顶弄不好就被刮起来!”  

杨石头说着,突然想起小时候的事,嘴里笑着“涛哥,你忘了小时候掏三爷家的鸟窝,被狠揍了?”  

“呃…”  

杨小涛脑海里出现一段记忆。  

小时候一群孩子掏鸟窝,村子里的土房子都是用玉米杆子,茅草铺的房顶,上面用泥土压住。  

若是平常面对大风也没啥,但这东西就怕边角被掀开。  

只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