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乱武(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子臧,正是夏侯氏另一位大佬,伏波将军夏侯惇的三儿子。说起来,比起夏侯尚、夏侯儒这两个近亲,夏侯渊和夏侯惇亲戚关系其实很远,早就出了五服,至多算是“同族”。而按照辈分,夏侯霸见了与他年纪相仿的夏侯子臧,还得喊一声“族叔”呢!  

然而不管是在邺城还是武卫营,夏侯霸与夏侯子臧就是合不来,夏侯霸为人堂堂正正,而夏侯子臧性格则有些阴鹜,听说还时常说同僚的坏话…  

但夏侯霸也想不到,他居然连自己都记恨上了!  

夏侯霸只叹息道:“唉,也罢也罢,我全当不知此事,若吾等夏侯氏当真阋墙内斗,这不是惹外姓将校们笑话么。”  

“不行,兄长,此事可决不能这样算了!”夏侯儒听完夏侯霸描述的事情经过,也勃然生怒,他和夏侯子臧关系更差,而针对夏侯霸家,不就是针对自己家么!  

在夏侯儒的撺掇下,夏侯霸也不打算善罢甘休了,二人开始凑一起商量要如何对付夏侯子臧这阴险小人。  

而夏侯子臧那边,得了赵伍长汇报后,只怕也会认为是夏侯霸胡搅蛮缠,故意为难他派去监视张绍的人,坏自己的职责。  

此时在郡府内宅厨房里,食官属王垕一边炙肉,一边思索要如何让衣冠属、席榻属也吃个哑巴亏。  

而刚听说隔壁惊天八卦的医官李当之,也被“医官属有毒药”之说吓得连药罐都摔了。  

李当之开始反思,是否是自己不会做人引来了嫉恨,或是许都、邺城的医者盯上了相府医官的职务,甚至是打算通过污蔑他,来达到陷害师父华佗的目的,真是太可怕了!  

猜疑链已经开启,停都停不下来。  

其实张绍本心只是搞一搞讨厌的赵伍长,压根没想这么深,谁让相府诸曹、夏侯氏内部各支的关系本就如此复杂呢?  

不知不觉中,张绍竟仿佛使出了后世某款三国卡牌桌游里,贾诩贾文和的技能。  

乱武!  

虽然已搅乱了曹营中不少人的关系,但这张绍此时还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他调好了温酒炉后,催促夏侯霸回来亲手烫酒,接着又跑去问夏侯儒:  

“从舅,方才被曹文烈搀进去的那位年轻君子,又是何人?”  

“他啊。”夏侯儒戏谑一笑,招手道:“你过来些,我说与你听。”  

张绍遂伸着脖子凑过去,却听夏侯儒道:“当然是刘表次子,投降丞相的前任荆州牧,刘琮。”  

接着夏侯儒又故意吓唬张绍这小俘虏道:“阿绍,你说,丞相会不会将这刘琮…”  

将刘琮怎样?  

夏侯儒忽然扬起右手,照着张绍的后项窝上,轻轻一劈。  

“直接杀了!”  

张绍被吓了一跳,缩着脑袋跑开了,离远后又摸着后颈,心里骂骂咧咧。  

“敢戏弄我!小心我以后让张飞,真砍了伱的头!”  

夏侯儒的话很快就被打脸了,因为刘琮进去不多时,便完好无损地被曹休重新带了出来。  

却说厅堂之中,曹操在接见刘琮时颇为和颜悦色,大夸刘琮“心高志洁,智深虑广,轻荣重义,薄利厚德,蔑万里之业”,将他投降的行为比作是光武时的“鲍永之弃并州,窦融之离五郡”。  

但等刘琮刚被带离,曹孟德脸上就露出不屑之态,不留情面地做出评价。  

“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刘琮方才的表现实在是太让曹操看不起了,他竟以为曹操要对自己下毒手,进来时直接双腿虚软瘫倒在地,表示不敢贪恋父亲的旧职,只求能够活命。  

曹操非但不杀刘琮,还拜他为名义上的青州刺史,兼谏议大夫这闲职,现在就可以去邺城居住。  

最重要的是,曹操还大度地封刘琮“高平侯”,高平县在兖州山阳郡,正是刘表的故乡!  

虽失荆州基业,却得衣锦还父辈乡土,从此长享富贵,这待遇远远超过了刘琮的想象,立刻稽首如捣蒜。  

徐庶将这一切看在眼中,他明白,曹操之所以如此厚遇刘琮,除了像杜袭所言,要让刘表的食客故吏们归心,从此可以忠于职守,为曹操治下的荆州出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曹孟德是欲以刘琮为千金马骨,示与尚未归顺的益州刘璋、江东孙权看啊!”徐庶颇有些担心,毕竟他并不清楚孙权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要知道,江东和曹操虽偶有小冲突,却也一直保持姻亲关系啊!这会不会改变吴侯欲联刘抗曹的立场呢?  

末了,曹操又捧起案几上墨迹方干的露布,目露爱意地说道:“孟皇这一手雄浑大气的八分字,功力更胜当年啊。”  

曹操对梁鹄说:“当年我与蔡德珪潜入汝家时,本来还打算一把火将你书房烧了,但进去一看到那些你写的字帖,我就下不了手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身边也有不少工于书法的属吏大夫,诸如颍川钟元常,河东卫伯觎,二人书法各有所长,都堪称冠于当世。”  

“但我啊,还是最爱你的字!今日终于重见,孟皇佳字,让我这篇字句平平无奇的表刘琮令,成了后世爱好书法的士人,都得竞相临摹的名帖!”  

原来方才正是刚入职的记室吏梁鹄持笔,将曹操口述的令变成白纸黑字,小老头也十分开心,连道丞相谬赞,若丞相喜欢,他随时可以再写许多字帖,请丞相品鉴。  

曹操令人将露布送出府衙,正文张贴在江陵城门,还要令小吏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