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这tm是八岁?(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作神秘地说道:“先生,我既然能凭空说出江东使者鲁肃之名,难道就不能看透此战的结局么?至于是如何做到的?天机,不可泄漏!”  

这下子,张绍那张稚嫩的脸蛋,在徐庶眼中,已近乎妖了!  

徐庶在荆州师事他的颍川老乡司马徽,这位水镜先生除了经术绝伦外,还喜欢钻研一些谶纬奇门之术…徐庶也因而对神秘学说略知一二。  

他记得水镜先生说过,乱世之时,五星盈缩失位,其精降之于地,化为人形,或者附身到合适的人身上。  

这其中,五星中的荧惑就喜欢附身童儿,通过一些歌曲童谣,来宣告预言…  

对这些歌,家在京畿颍川的徐庶可太熟悉了,最著名的莫过于那首“侯非侯,王非王,千骑万骑走北邙”。时人听后颇为不解,直到灵帝驾崩,十常侍之乱发生,这才恍然大悟。  

等到董卓强迫天子与百官西迁,长安又传出了另一首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犹不生。”其后不久,司徒王允与吕布果然发动政变,将董贼刺死于阙下。  

如果说这两者还只是耳闻,那发生在荆州的事,则是徐庶亲眼目见!从建安初年开始,荆州就开始流传着一个童谣,内容是:“八九年间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  

不管本地冠族还是外来士人,都听得稀里糊涂,直到今年,也就是建安十三年,徐庶才明白这童谣的深意!  

意思就是刘表的统治虽兴旺了十几年,但到了建安八年后,就会逐渐衰落,而那个时间点,正好刘表麾下诸将相继死亡,而刘琮与蔡氏结姻,蔡夫人开始进刘琦谗言,导致二子争立。十三年无孑遗者,就是指刘表也死亡了,同时他的势力也因此而彻底灭亡,烟消云散,多么准确啊。  

徐庶一向是敬鬼神而远之的,但经历这二十年荒唐乱世,听多了那些稚气却又可怖的童谣,再亲见张绍之异,他也说不清自己该信什么了,只凝视张绍,暗想:“阿绍莫非真得了荧惑星精附身,这才与往日迥异?并能对我发出预言?”  

见徐庶暂时不再追问,张绍觉得自己蒙混过去了,这才继续道:“其实具体如何战胜曹操,是左将军,诸葛孔明,我父关赵诸将,还有江东君臣的事。”  

“他们当各有奇谋勇略,至于我和徐先生。”张绍指了指徐庶和自己:“吾等另有要务,那便是在曹军败绩时,趁机设法脱身!”  

现在,轮到张绍站起来侃侃而谈,而徐庶端坐静听了。  

本来这些事最好是慢慢商议,依次推进的谈,可眼下这片刻时光,可能是张绍在曹营中和徐庶独处的唯一机会!  

转瞬即逝的机遇,他必须伸手抓住。  

张绍道:“先生方才也说了,曹操喜欢将下属的家眷软禁起来,作为人质,好让臣僚忌惮,不敢反叛。伱入仕后,老夫人恐怕也不能得到自由,会被继续关在当阳,或者是襄阳。”  

张绍又道:“所以,先生倒不如虚与委蛇,做出真降的姿态来,该献策就献策,先骗取曹操信任,得以担任要职…最好是远离前线的,但仍留在南郡。”  

徐庶先是哭笑不得,他的确是真降啊,怎么在张绍口说得好像是奉刘备之命来诈降一般?  

但随着张绍一点点透露想法,徐庶再度无法控制自己的表情。  

“然后先生便可利用自己在荆州多年与官吏、士人的交情,暗暗寻找那些对曹操不满的人士,将他们联结起来…”  

张绍道:“等到曹操在前线战败之际,先生便可约合荆州豪杰,在曹军身后举事!”  

张绍说至兴奋时,虽然尽力压低声量,但仍忍不住手舞足蹈:“如此,先生不但能趁乱救下徐老夫人、左将军二女,和我,带吾等回归左将军麾下。”  

“你还能成为捅向曹贼心腹的一把利剑,使这荆州的日月,幽而复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