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三章 大军横渡(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号的声纳室里,几名海军声纳员正头戴听音器,聚精会神地监视着海面下的情况。

目前,“松花江”级驱逐舰全部装备两部声纳。包括一部被动拖曳式声纳和一部主动舰壳声纳。

被动拖曳式声纳,是一个长条状的声纳基阵,工作时由舰艇投放到海中,由一根三千米左右电缆和舰艇相连,工作时基阵本身不发出声音信号,完全靠被动的监听目标传来的噪音信号来探测和追踪目标,主要搜索来自目标的声波,其特点是隐蔽性、保密性好,识别目标能力强,侦察距离远,但不能侦察静止无声的目标,也不能测出目标距离。

主动舰壳声纳安装在舰首部位,球鼻中配置有一个圆柱体的声纳基阵,工作时基阵会主动连续发出一定频率的声音信号,靠声波在目标上的反射来探测和追踪目标。主动声纳可以弥补被动声纳的缺点,发现距离和追踪精度要明显高于被动声纳。

但是,主动声纳由于要不断发出探测信号,所以有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隐蔽性非常差,就好比黑夜中一个人用手电筒寻找目标一样,所以舰艇不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一般不使用主动声纳。

相比主动声纳,被动声纳可以看成是在黑夜中用耳朵来寻找敌人,尽管这样精确度相对较差,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被用作主要的探测工具,毕竟保护好自己才是第一位的,然后才要考虑如何更好的杀伤敌人。

“报告,有情况!”

一名声纳员忽然喊了起来,值班军官随即接过他的听音器,戴到头上,闭上眼睛细细凝听。对于大多数接触声纳时间比较短的安家军海军官兵来说,弄错目标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许多时候会把鱼群和潜艇混淆开来,必须要由经验丰富的声纳军官来最终确认。

军官仔细听了半分钟之后,终于判断那确实是一艘潜艇发出的声音。

“被动声纳继续监视,现在开启主动声纳,立即计算出目标位置!”值班军官说完之后,迅速拿起旁边的电话,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舰长安泽泷少校。

“不会是我们自己的潜艇吧?”

童子军校出生、三九年夏毕业于德国基尔反潜学院的安泽泷第一个念头便是这个,因此他并没有把发现上报,并拉响反潜警报,而是下达新的指示:“立即发送变频调幅波,确认对方的身份。”

“是!”

接到命令的声纳室再次忙碌起来。

原来,潜艇上虽然安装有安家军舰只所拥有的敌我身份识别器,但是,这种敌我身份识别器仅能在潜艇浮出水面后对飞机及水面舰只使用,潜艇隐藏在水下的时候,无线电设备是无法启用的,只能依靠敌我识别声纳进行身份识别。

敌我识别声纳并不像敌我识别机那样待机工作,而是在水面舰艇或者是潜艇的声纳系统发现目标后,由发现方首先发送一组特定变频调幅波,这个变频调幅波的功率极低,只有同型设备可以准确识别该信号并经解算后回复解算波,由于波形信号包含了舰艇及潜艇的身份及舰队常用暗语等成分,其他国家的舰只无法仿制。

但是,由于潜艇的特殊性,通常不愿意被人发现,故此只有在发起攻击前,水面舰只或者是发现一方的潜艇才会使用敌我识别声纳,因为该声纳的使用会首先暴露己方的位置,故此潜艇在水下一般都是单方面行动。

在舰队协同的时候,潜艇可以通过上浮无线电浮标的方式,以无线电和舰队通信,但这种做法除非万不得已不会使用。

很快,解算波传了回来,声纳员们都长长松了一口气,这的确是最新的敌我识别信号。由于担心安家军海军数量庞大的潜艇被日军战舰俘获,安家军海军通过频繁更换无线电密码和识别信号,来避免被日本海军和敌对势力所利用。

运载近卫第三集团军的运输舰队越来越靠近临高角东部外围海域,护航舰队的指挥官的注意力也越来越集中,能够对运输舰队构成威胁的,不仅是日本人的潜艇,那些体积小巧、隐藏在港口或者小渔村附近的鱼雷艇,也能轻松躲过安家军飞机连续数日的空袭,并趁着黑夜在靠近海岸的地方游荡,必须得提高警惕才能避免无谓的损失。

ps:《铁骨》创作至今已经有三年半了,前面许多情节或许大家已经淡忘,从今天开始,公众版会陆续上传一些关于作品的资料汇总,请大家阅读,这会加强大家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再次对大家的无私支持表示感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