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七一章 西进战略(4/4)
面战斗的,数量上都差不多,如果一方训练水平差太多,没过多久就崩溃动摇,必将引起全局的溃败,而胜利一方则气势如虹,趁势追击,那结果不言而喻。
现远东军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他们根本不用分心去抢夺地盘,由于远东高层几乎都是苏联民众知根知底的老一辈革命家,许多人还是多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为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发表讲话的显赫人物,苏联的党报《真理报》、政府的《消息报》、军队的《红星报》、总工会的《劳动报》等等报刊,布哈林等人曾经长期作为舆论宣传的主阵地,几乎家喻户晓。远东军只需万众一心,向莫斯科方面进军即可。只要能够打到莫斯科,斯大林必然会因为其担任国家领导人期间出现的一系列重大失误而被推翻,因此从这一点讲,远东军的前途还是很光明的。
柳申科夫有些迟疑:“那此后从海参崴、共青城、哈巴罗夫斯克等地转移的工业设施,将迁移到西伯利亚,是吗?”
“这是必然的选择!”
远东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皮达可夫接过话头:“今后我们与日本之间的战事将贝尔加湖周边地区展开,蒙古通向西伯利亚的铁路干线将会被拆毁,我们的生产基地设蒙古,物资调运会面临重大难题。此外,西西伯利亚地区工业基础良好,一五、二五计划期间,为了改变全苏维埃工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高苏维埃对西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重点开发,大量军事和重工业基地落户斯维德洛夫斯克、车里雅宾斯克、西伯利亚、巴尔瑙尔、鄂木斯克、秋明、克麦罗沃等城市,从飞机、大炮到坦克、装甲车、卡车,全部可以制造,若是再加上从远东搬迁的企业,我们的军备补充不会出现任何问题,而且由于就近生产和补充,还可以大幅度缩短装备部队的时间。”
随后又有许多官员和将领发表讲话,柳申科夫听了总觉得有那里不对劲,但看到大家都兴致勃勃的样子,也没有细想。
后会议做出决议:
远东共和国位于中亚地区的军队,将未来一周时间内北调;远东方面,将有计划地将集结于海参崴地区的军队向西西伯利亚运送,但必须保证半个月内海参崴防线不至于崩溃,后撤离的部队,将留东西伯利亚承担东线作战任务;共青城方向,部队必须一切努力堵住日军西进的步伐,为工厂企业和民众的转移赢得宝贵时间。
现远东军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他们根本不用分心去抢夺地盘,由于远东高层几乎都是苏联民众知根知底的老一辈革命家,许多人还是多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为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发表讲话的显赫人物,苏联的党报《真理报》、政府的《消息报》、军队的《红星报》、总工会的《劳动报》等等报刊,布哈林等人曾经长期作为舆论宣传的主阵地,几乎家喻户晓。远东军只需万众一心,向莫斯科方面进军即可。只要能够打到莫斯科,斯大林必然会因为其担任国家领导人期间出现的一系列重大失误而被推翻,因此从这一点讲,远东军的前途还是很光明的。
柳申科夫有些迟疑:“那此后从海参崴、共青城、哈巴罗夫斯克等地转移的工业设施,将迁移到西伯利亚,是吗?”
“这是必然的选择!”
远东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皮达可夫接过话头:“今后我们与日本之间的战事将贝尔加湖周边地区展开,蒙古通向西伯利亚的铁路干线将会被拆毁,我们的生产基地设蒙古,物资调运会面临重大难题。此外,西西伯利亚地区工业基础良好,一五、二五计划期间,为了改变全苏维埃工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高苏维埃对西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重点开发,大量军事和重工业基地落户斯维德洛夫斯克、车里雅宾斯克、西伯利亚、巴尔瑙尔、鄂木斯克、秋明、克麦罗沃等城市,从飞机、大炮到坦克、装甲车、卡车,全部可以制造,若是再加上从远东搬迁的企业,我们的军备补充不会出现任何问题,而且由于就近生产和补充,还可以大幅度缩短装备部队的时间。”
随后又有许多官员和将领发表讲话,柳申科夫听了总觉得有那里不对劲,但看到大家都兴致勃勃的样子,也没有细想。
后会议做出决议:
远东共和国位于中亚地区的军队,将未来一周时间内北调;远东方面,将有计划地将集结于海参崴地区的军队向西西伯利亚运送,但必须保证半个月内海参崴防线不至于崩溃,后撤离的部队,将留东西伯利亚承担东线作战任务;共青城方向,部队必须一切努力堵住日军西进的步伐,为工厂企业和民众的转移赢得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