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向死求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小胖,你能帮我找到孕育王兽的地方吗?”王楚问道。  

小胖惊异的叫道:“老大,你不会疯了吧,这个时候不想着逃,你还要去找王兽,找死也不是这么个找发啊!”  

王楚道:“不,你听我说,现在只有你是唯一了解王兽的,我必须去确定一下,不知为何,我有一种预感,你说的王兽可能就要出世,以目前的情况,别说我还找不到出口,就算是找到了,逃出去了,但只要王兽出世,结局仍旧一样,既然如此,还不如去找一找这王兽,假如它还无法出世,说不定事情还有转机。”  

王楚的想法很简单,只要王兽出世,终究难逃一死。  

王楚虽然惜命,但却不是那种贪生怕死之人。  

在明知道结果如何的情况下,即便他修为再低,也想要去搏一搏。  

十死无生又如何。  

王楚从来不信这些,即便是到了最后一步,王楚也不会放弃挣扎。  

向死而生。  

寻找王兽虽然冒险,但却是最为稳妥的路子。  

王兽只要没出世的话,其实对王楚造不成任何威胁。  

过去看一眼,不会有任何损失。  

王楚想的很清楚。  

找到王兽,确定他什么时候会出世,再想应对的办法。  

即便是绝境,也好过糊里糊涂的死去。  

说白了,就算是死,王楚也要做个明白鬼。  

听到王楚的想法,小胖沉默了一会。  

说实话,王楚的勇气确实惊讶到他了。  

从这一刻起,小胖心里不会再看不起这个修为只有破锁四境的主人了。  

武道修行本就是迎难而上,缺什么,也不能缺少勇气。  

单单这一点,在小胖心目中,只要王楚不陨落,日后的成就一定小不到哪里去。  

上一任主人之所以会死,就是因为太怂了。  

要不然的话,量天尺在手,怎么可能死在异族手中。  

量天尺自从诞生以来,经历无数主人。  

有死在雷劫下的,又死在仇敌手中的,有被人暗算的,有寿终正寝的,但是很少有人会死在异族手中,特别是同阶异族。  

因为量天尺是一件专门为了对付异族而存在的神物。  

他是异族的克星。  

当然这种克制也是有极限的。  

就王楚现在的修为,即便拿着量天尺,也不可能战胜一头王兽。  

“老大,既然你已经决定,那我也不拦着你,西边,我能感应到王兽应该就在西边。”小胖说道。  

知道了位置,王楚不在犹豫,直接起身,来到安雪宁和古长青身边。  

此刻李云嫣一众人,正围着两人道谢。  

“安姑娘,古兄,可否借一步,我有话对你们说。”王楚面色严肃的说道。  

两人疑问的互看了一眼,王楚的表情两人看在眼里。  

想要说的一定是很重要的事。  

于是两人跟着王楚,走出人群,想要听听王楚打算说什么。  

王兽的秘密没有必要向这两人隐瞒。  

都已经到生死关头了,必须把每一份力量都调动起来。  

要是还藏着掖着,那死了也活该。  

将王兽的事情说完之后,王楚补充了句:“我知道这事情过于惊骇,信不信皆由两位自己判断,不过我意已决,打算去西边寻找王兽。”  

听完王楚的话,两人想了片刻。  

也不是说不信王楚,只有一个疑点,那就是王楚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要是王楚一开始就知道,那为什么现在才说。  

说来说去,只可能是王楚也是刚知道。  

可他又一直同大家在一起。  

如此说来的话,王楚身上必定有别的秘密。  

两人是圣人弟子,武学修为不说,单见识方面,就比寻常武者要广博的多。  

只是微微想了一下,便明白王楚有机缘在身。  

好在,两人不是那种眼红他人机缘的人。  

王楚也是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对两人的心性有了一些了解,这才敢将两人单独叫出来说这件事。  

古长青轻松的说道:“那有什么好想的,我就与王兄同行了,事情的真假暂时不论,反正出口的位置我们也不知道,去东南西北都无所谓,说不定出口正好在西边呢,而且刚才六公主也说了,他三哥带着剩余的大部分武者都去了西边,我们刚好也打算下一步就去西边。”  

安雪宁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得到两人支持,王楚心里的紧迫感稍微放松了一些。  

在这里,目前可能会帮到王楚的人,也就他们两个。  

其他人的修为都太弱了。  

而且王楚需要两人帮忙的也不是修为。  

王兽要是出现,破锁四境和破锁九境,在它面前没有任何区别。  

王楚需要的是他们两人的见识。  

虽说是强者至尊的世界,但王楚觉得解决问题可不单单只有武道一个办法。  

既然做出了决定,那就不用在犹豫。  

众人此刻也都恢复的差不多,全体启程朝着西边赶去。  

王兽的事情,再没有告诉其他人。  

一是,王楚觉得其他人即便知道了也帮不上什么忙。  

二是,有些事情并不是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以安雪宁和古长青的见识,知道了王兽的存在,能稳住自己心神,不会乱了方寸,而是会去想对策。  

但其他人就不一定了。  

特别是那群京都来的公子哥,王楚保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