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破锁四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时王楚突然对司徒明说道:“你不是一直嚷嚷着要当我猛虎帮的副帮主么,拿从现在开始你就是了。”  

虽然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但这句话也没什么大问题。  

司徒明随口说道:“好啊,那从今天开始我就是猛虎帮的副帮主了。”  

就在司徒明说完的时候,王楚呼唤起了系统面板。  

姓名:王楚状态:健康武道境界:破锁三境(窍穴八十三,肉体淬炼两成,融合度一成)  

技能:辟邪剑法、因果技(我赌…)  

源力点:357  

拥有物品:量天尺下次抽奖条件:下属势力武者数量达到十人(已完成)。  

就在司徒明应下来的时候,抽奖任务就已经完成。  

龙幽秘境的诡异,让王楚感觉到了危机。  

秘境的出口不知在何方,这一路上指不定会遇到什么危险。  

所以当务之急王楚还是觉得提升实力最重要。  

瞅瞅眼前的一伙,也只有司徒明是王楚唯一的选择了。  

虽然王楚怕麻烦,但比起可能即将到来的危机,一些小麻烦就不算什么了。  

抽奖!  

王楚心里默念。  

熟悉的光团浮现。  

系统出产的东西,除非王楚愿意,不然别人是看不见的。  

“叮,恭喜宿主抽的三星武学葵花真经,下次抽奖条件,宿主修为突破破锁六境。”  

“果然!”  

对于这个结果,王楚早有预料,依照系统的德性,能抽到武学就不错了。  

不要奢望其他。  

辟邪剑法都已经练了,也不差一个葵花宝典。  

不过看系统给的这名字。  

“葵花真经!”  

想必又是魔改版本的。  

然后,王楚对古长青四人说道:“古兄稍等一下,刚才消耗有些大,我需要恢复一下,劳烦诸位帮我护法。”  

王楚才破锁三境修为,消耗过大需要恢复完全没有问题。  

几人点了点头,不过现在距离一众妖物太过靠近,虽然它们冲的依旧很慢。  

但在这里就直接恢复显然不是合适的地方。  

于是几人商量了一下,向着草原里退去。  

前行了两三里的距离,才停了下来。  

安雪宁与古长青护法。  

王楚三人都盘腿坐下,恢复自己的内息。  

司徒明与小芍药是真的需要恢复。  

而王楚是借着这个机会,修炼刚刚抽奖得到的武学“葵花真经。”  

葵花真经:辟邪剑法与葵花宝典的进阶版。  

是至刚至阳的武学,气血双修。  

引天地至阳之力练气淬体。  

整部功法共分九重,每一重都对应破锁境的一层境界。  

九重圆满,可入神异,练就纯阳之体,觉醒至阳之火。  

因为是辟邪剑法的进阶版,所以前三重王楚并不需要重新修炼。  

只要将辟邪剑法的内息转换成葵花真经的内息就可以了。  

系统直接传功,招式之类的需要王楚自己修炼,但功法运行周天却不用。  

王楚直接就是融会贯通,修炼起来毫无生疏之感。  

随着功法周天的运行,辟邪内息一点点的转化为葵花内息。  

第一重天破!  

第二重天破!  

第三重天破!  

王楚一口气连破葵花真经三重关卡之后,并没有停下了。  

而是直接朝着葵花真经第四重天冲了过去。  

一次,两次,三次…  

王楚操控着内息不断的在经脉里游走,试图想要一口气冲破瓶颈。  

每当内息消耗的差不多时,王楚都会用源力点补充上。  

有着生生不觉的内息支撑,第四重天的瓶颈并没有坚持多长时间,就被王楚突破。  

在第四重天告破的同时,王楚的体内开始有了新的变化。  

一股灼热的力量从丹田里涌了出来,顺着王楚的经脉里游走。  

每当这股力量游走完一个周天,王楚的经脉就会扩展一分,不过这股灼热之力也会消耗一点。  

终于,当灼热之力完全耗尽之后,王楚的经脉已经扩展了整整四倍。  

小溪化作小河。  

破锁四境成!  

王楚收功,睁开双眼,从地上站起。  

周围司徒明与小芍药早已经恢复完全,几人都围在自己身边。  

“恭喜王兄,武道更上一层楼。”古长青笑着说道。  

王楚回言:“侥幸而已。”  

对于王楚临时突破,古长青没有觉得奇怪。  

同是天骄,任何时候突破都是可能的。  

甚至古长青还觉得王楚修炼的速度有点慢,他在王楚这个年纪已经是破锁六境的修为了。  

“我们走吧!”王楚说道。  

修为已经突破,这下该抓紧时间寻找龙幽秘境的出口了。  

源力点还剩下很多,不过具体用在哪里,王楚还在考虑。  

开辟窍穴,淬炼肉身,提升内息与肉身的融合度,或者继续开辟经脉都可以。  

开辟窍穴可以提升王楚的力量。  

淬炼肉身可以提高王楚的防御。  

融合度可以增加速度与爆发力。  

开辟经脉可以让内息更加雄厚。  

此前就说过,破锁境九层,前六层严格来说并无高下之分。  

只是对应的能力不同。  

所以不论先提升那一点都可以。  

王楚现在纠结的问题是,到底是平衡发展,还是先专注一路。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