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古长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即,李乾仁调动黑骑,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朝着雷声处行军。  

于此同时,龙武城那边司徒胜也行动了起来。  

秘境出世的声音,可不是单单王楚一群人听见。  

整个龙武城境内,只要是武者,都听见了那个声音。  

虽然大部分武者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总会有一两位见多识广的人存在。  

一时间,龙武城有武道秘境出世的消息瞬间就传了开来。  

但凡是知道消息的武者,没有一人犹豫,都朝着这边赶来。  

“听雷声响动,向东两百余里位置,应该就是秘境出世之地。”刚一上路,古长青就说道。  

“向东两百余里,那应该就是龙幽山了。”司徒明想了一下说道。  

一群人里,除了暗处的大内高手,以及黑骑军之外,就属安雪宁两人修为最高。  

破锁九境,距离神异境只有一步之遥。  

剩余其他人大多在破锁三四境,五境的武者不会超过十人,六境以上的更是一个没有。  

虽然有两百里路程,但黑骑军的马匹都是异兽“如龙”。  

所以不过半个时辰,众人就来到了龙幽山脚。  

此时的龙幽山已经完全与往日不同。  

齐山腰处,霞光普照。  

一块巨大的石碑矗立在山脚下。  

石碑前,附近的村民好奇的围在那里了,对着石碑议论纷纷。  

听他们的言语交谈,这块石碑应该是突然从出现在这里的。  

石碑被一个半透明的罩子保护着,上面刻满了文字。  

但并不是大渝长用的文字。  

远远的看了一眼,王楚大概能知道这是一种古文,不过他并不认识。  

黑骑军上前,围着石碑的村民很有颜色,纷纷退开,让出道路。  

李乾仁带头走到跟前,皱着眉头看向石碑,显然这上面的文字,他也不认识。  

而王楚也同司徒明几人来到石碑底下。  

李乾仁对着古长青问道。  

“玉箫公子可否认识这文字?”  

古长青抬头仔细看了一会才说道:“这是古太文,是上古时候的一种语言,虽然不是完全能看懂,但根据字里行间,猜测一下上面内容在下还是能做到的。”  

听到这话,大家脸上都露出欣喜的表情。  

“不愧是玉箫公子,果然博学多才。”李乾仁佩服的说道。  

古长青谦虚的说道:“三皇子过誉了,古某只是喜欢不务正业,多看点杂书而已。”  

说完后,古长青就像大家解释石碑上的内容。  

“这里是龙幽山,我们就姑且称这秘境为龙幽秘境吧,这石碑就是龙幽秘境的主人留下的,记载着龙幽秘境的来历,以及进入的具体条件…”  

“据石碑上记载,龙幽秘境的主人是一位圣人,他在大限将至之时留下了此秘境,是为了将一身武学传承后世,大家的运气都不错,进入龙幽秘境,只有三个条件,人族,破锁镜修为,年纪三十岁以下。”  

听到古长青说出进入条件,大家都露出兴奋的表情。  

圣人传承,在场的除了安雪宁三人外,没有一人不眼红。  

李乾仁这时又问道:“不知这秘境里面有何考验?”  

他对秘境了解的稍微能多一点。  

知道但凡是传承秘境,一般情况下主人都会设下考验关卡。  

大浪淘沙,只有通过最后关卡的人,才能得到传承。  

古长青笑了一下说道:“石碑上并没有记载龙幽秘境里面有何关卡,只说了缘法二字,只有有缘之人才能得到传承。”  

听到这话,李乾仁可是完全不相信。  

他觉得不是石碑上没写,是古长青贪图传承,故意不想将情报说全。  

不但李乾仁是这样想的,人群里面十个有八个此刻也是这般念头,有些人的脸上已经露出明显的鄙夷。  

不过李乾仁并没有表现出来。  

只是笑了笑说道:“原来如此。”  

古长青可不是愚笨之人,刚才大家表现他都看在了眼里。  

知道很多人都觉得他隐瞒了东西。  

古长青心里叹了一口气:“人性如此?”  

随后古长青有些失望的补充了一句:“龙幽秘境的入口六个时辰后出现,想要闯秘境的人只要在此等候便可。”  

说完,便转过身,走出人群。  

对于大家来说,六个时辰并不长。  

一个个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有些相熟的人,已经开始商量着组队。  

甚至有那么几个都开始谈如何瓜分秘境传承了。  

此刻所有想要进入秘境之人都有一副必胜的信心,觉得最后得到传承的人一定会是自己。  

这些人不论修为高低,想法都是一样的。  

这也是人性。  

对于这边的气氛,王楚几人并不喜欢,同样朝着人群外走去。  

等到挤出来时,边看到古长青坐靠在远处的一颗大树下。  

他一手摆弄着腰间的玉箫,另外一只手里不知何时多出了一个酒壶,正小口的喝着。  

几人上前。  

“玉箫…”王楚说道:“算了还是称呼你为古公子吧,这样顺口一点。”  

“古公子你倒是好雅兴,不过一人饮酒醉,这贪杯之事当然要有人对饮才好。”  

说完也不客气,直接一屁股坐在古长青身边,将手伸了出来。  

虽然认识的时间不长,但王楚却觉得古长青是一个绝对值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