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青龙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三皇子,好久不见。”  

两人对战结束,司徒明这才有空对李乾仁打招呼。  

“确实好久不见,京都一别已经有三年了吧?司徒兄近来可好?”李乾仁笑了笑回到。  

两人寒暄了几句,李乾仁才对王楚说道:“王兄,今日之事莫怪,六妹从小被父皇娇惯,脾气确实有些任性,还望海涵。”  

对于李乾仁的低姿态,王楚有些意外。  

“三皇子客气了,事出有因,本来错就在我,六公主找我算账也是情理之中,哪有怪罪之说。”王楚说道。  

李乾仁笑了笑:“哈哈,不怪就好,我先去追六妹了,明日我在明月庄设宴,司徒兄和王兄到时候可要一起来啊!”  

司徒明点头道:“三皇子相邀,自然是我等的荣幸,明日明月庄见。”  

司徒明虽然是无法无天的主,但面对皇子还是会有基本的礼仪的。  

随后三皇子朝两人拱了拱手,直接告辞离开。  

等到三皇子的背影消失,司徒明收起了脸上的笑容。  

“虚伪!”  

两个字从司徒明口中说出。  

“叔,你可要小心一点,陛下一共有七个儿子,就数这李乾仁心机最深,别看他一副笑嘻嘻的样子,其实为人阴险的很。”  

司徒明对王楚说道。  

王楚点了点头。  

虽然刚才李乾仁言语之间好像很真诚,但是王楚也觉得他的神色有些做作。  

不过王楚也不在意。  

皇室弟子有些心机也正常,只要不算计在自己身上就行。  

战斗过后就是总结经验。  

虽然王楚赢了,但他并不会自满。  

方才的对战,回想起来,依然会发现许多不足。  

就像李云嫣第一招霸王怒使出之后,明显有一瞬间的停顿。  

以王楚的速度完全能够抓住时机出手的,可依然让李云嫣将下一招使了出来。  

回到房间,王楚静下心回想今日的对战。  

武道之路本就逆水行舟,不可有丝毫懈怠,王楚不会放过任何提升自己实力的机会。  

与此同时,晋国都城。  

还是那一间民宅。  

还是白龙与百里洪屠两人。  

“师傅,大渝黑骑现如今已经驻扎在了龙武城,随行的还有大渝三皇子,六公主,以及不少大渝朝中重臣的子女,另外按照计划,那两人也已经被我们的人引到了龙武城附近了。”  

白龙对百里洪屠说着今日得来的情报。  

“哈哈,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看来连老天爷都站在我们这边,吩咐下去行动开始。”百里洪屠兴奋的说道。  

撒了三十年的勾,现在终于能收了。  

能不能钓到大鱼,就看这几天。  

白龙说道:“是!”  

龙武城外,两百里处的一座巨山里。  

此山名为“龙幽”。  

相传无数年前,此地本是一马平川。  

直到有一日,一条巨龙从天外飞落,这才有了现在的“龙幽”山。  

这个传说在周边的村子里已经传颂了许多年了,没人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曾经有许多年轻人,听信传说,入龙幽山寻找机遇,可是没人有过收获。  

一直到现在,龙幽山的传说已经成了周边村民茶余饭后的闲谈,再也没人信了。  

不过今日,龙幽山山脚下,一间民户里,走出了一个农夫。  

只见他,出门之后,直直的找着龙幽山的方向跑去。  

刚一出村,那人察觉四周没人,整个人直接腾空,飞向龙幽山的山顶。  

要是有人看到这一幕,一定会不敢相信。  

没有人能够想到,一个在村子里生活了三十年的普通农夫,竟然是神异境的武者。  

踏空而行,就是神异境武者标致。  

这人飞的极快,几千米的高山,不过片刻的时间他就来到山顶。  

落在山顶之后,他四处看了一下,来到了一个巨石跟前。  

只见他将手轻轻的放在巨石上。  

巨石缓缓挪动,一个黑黝黝的洞口出现在他跟前。  

见洞口出现,那人毫不犹豫的跳了下去。  

随后巨石缓缓挪回,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顺着那黑洞,这人飘了许久,双脚才踏在地上。  

火光突然亮起,两个声音同时响起。  

“是谁!”  

原来这洞里还有其他人。  

喊话的两人身穿盔甲,明显是两个士兵。  

但看盔甲的样式,可不是大渝的装备。  

盔甲上面绣着一只青龙。  

识货的人就会知道这些人的真实身份。  

晋国青龙军。  

这可是晋国的王牌军队,实力不在大渝黑骑军之下。  

顺着火光,两名青龙军看清楚来人的相貌。  

随即跪倒在地。  

“属下见过统领大人。”  

原来这农夫竟然是青龙军的统领。  

青龙统领挥手说道:“起来吧,京都传令,行动开始,兄弟们,三十年,整整三十年,时机终于到了。”  

他的声音里带着颤抖,充满了激动与兴奋。  

顺着山内的隧道,青龙统领的声音传遍了整座青龙山。  

片刻之后,山内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万胜!万胜!”  

而此刻,在龙幽山内腹最中心的位置。  

还有一颗巨大的石头矗立在哪里。  

石头上闪烁着各色的光芒。  

看石头的材质,和此前王楚他们所破的阵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