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朱标愤怒(3/4)
俞翊,“这些年,为父压着伱,不让你进入军中,看着你弟弟在王爷海军中,心里不是滋味对吧…”
这些年。
为了俞家。
他一直压着长子。
让长子在家里读书,考功名。
说白了,就是不想让家族子弟,再走军旅之路。
毕竟,俞家不能父子、兄弟,同时在大明、燕华两个政权军中,都占据显赫地位。
原本,他打算,等自己站完最后一班,争取为大明水师发展,再贡献点力量,彻底退下来。
俞家就彻底淡出军界。
长子读书考功名。
即便考功名不行,但只要通过读书,增加能力。
凭着他留下的侯爵爵位,走文官一途,也不成问题。
可没想到,为水师发展站最后一班这个心愿,随着太子把他罢免,不管有多少苦涩和无奈,也算是终结了。
俞翊笑笑,开朗道:“父亲又不是不知道孩儿,孩儿从小愚钝,没有军事天赋,孩儿也不喜欢打打杀杀…”
俞同渊苦涩笑笑。
俞翊看着俞同渊,鼓足勇气,“父亲,孩儿不想读书考功名了。”
“不考就不考吧。”俞同渊感觉亏欠长子,摆手道:“反正,只要你有本事,有能力,凭借着咱们家这个与国同戚的传家爵位,没有功名傍身,也能为官…”
“孩儿也不想为官!”
俞翊一句话,令俞同渊不由皱眉,“不想当官,你想做什么?”
混吃等死?
败坏俞家家风吗?
说实话。
俞家的财富,只要不是生出一个混账,十辈子都吃不完喝不完。
且不说开国后,陛下的封赏。
在打天下期间,战争中得到的浮财,就是寻常百姓家,活千年都赚不到的。
他们这些开国将领,家家都如此。
只是人心贪婪。
哪怕是拥有寻常人家,千年都赚不到的财富。
开国后,武勋集团中,很多人都还与陛下讨价还价,要权捞钱。
当然,他没有如此。
俞翊小声道:“其实…其实孩儿这些年,表面上读圣贤书,背地里,一直在偷偷看一些杂书,近些年,主要看燕华总结的那些机械技术类书籍…”
俞翊看俞同渊没有生气,胆子也大了不少,越发镇定,“孩儿想效仿燕王燕京,用咱们家的钱,开办一个研究技术的机构,请一些大匠师傅,还可以和太孙妃的工厂进行合作…”
俞同渊仔细打量着长子。
想确定,长子到底是不是真喜欢这件事。
虽然在中原。
工匠依旧卑贱。
技术依旧是文官、士绅口中,上不了台面的杂学。
可他这个经常和燕华海军接触的人,不会这么认为。
何况,就连周王这些年,都一门心思,在封地,招揽人才,研究植物。
培育出的紫花苜蓿,还被蒙汉示范区引进了呢!
前些年,周潮为首救援队来明,帮助朝廷治理蝗灾时,向陛下提出,愿意为朝廷委培懂生物的人才时。
周王还把自己麾下,跟他一起搞研究的十几个年轻人,顺势送到燕京学习。
朝廷派往燕京,让燕京委培的人员回来。
周王派去的人还没有回来。
据说,要跟着周潮的研究团队,深入学习。
长子若是真喜欢,他是支持的。
朝廷这边,官方下辖的研究机构,充斥着各种官僚作风。
这些年,除了耗资巨大,成果几乎没有。
至于私人?
除了太孙妃名下工厂的研究团队,还没有私人搞这种研究。
大明不能继续这样下去了。
长子如果真喜欢,愿意在研究之事上,真正埋头苦干,他是支持的。
俞家的底蕴,也能持续源源不断的提供钱粮支持。
“你真想…”
“越嶲侯,太子召见…”就在此时,尖锐急促的声音传来。
俞同渊转头,就见管家带着一小太监,匆匆而来。
小太监脸色苍白,走路脚步都慌乱无章…
俞同渊不由微微皱眉。
小太监不等靠近,就惊恐急促道:“越嶲侯!燕华海军出现在宁波府!”
俞同渊脸色大变。
身子猛地晃动,眼睛一黑,差点跌倒。
推开眼疾手快,扶住他的俞翊,“快!快带我去见太子!”
朝堂震动。
很快,整个金陵城都知道了。
“听说王爷的海军舰队,三天前就出现在宁波府海面上。”
“这有什么好惊讶的…”
“你傻啊,太子命令水师南下,可现在王爷的海军舰队出现在宁波府,朝廷的水师呢?”
“不会是全军覆灭了吧?”
“王爷的海军,不会是长驱直入,要攻打金陵吧!”
“这叫什么事!太子干嘛要处处针对王爷啊!现在好了,把王爷惹毛了吧!”
“快点去买粮食,俺看,打!最好王爷打回来,王爷坐皇位!”
“嘘!不想活了!”
一时间,金陵大乱,人心惶惶。
本来就对朱标派遣水师南下找麻烦不解、不认同的金陵百姓,在恐慌之下,发出了各种各样的抱怨。
与此同时。
松江口。
嘟嘟嘟…
数十艘蒸汽动力船,拉响汽笛。
在松江口海面上,浩浩荡荡,组成编队排开。
吕珍站在旗舰舰首,举着望远
这些年。
为了俞家。
他一直压着长子。
让长子在家里读书,考功名。
说白了,就是不想让家族子弟,再走军旅之路。
毕竟,俞家不能父子、兄弟,同时在大明、燕华两个政权军中,都占据显赫地位。
原本,他打算,等自己站完最后一班,争取为大明水师发展,再贡献点力量,彻底退下来。
俞家就彻底淡出军界。
长子读书考功名。
即便考功名不行,但只要通过读书,增加能力。
凭着他留下的侯爵爵位,走文官一途,也不成问题。
可没想到,为水师发展站最后一班这个心愿,随着太子把他罢免,不管有多少苦涩和无奈,也算是终结了。
俞翊笑笑,开朗道:“父亲又不是不知道孩儿,孩儿从小愚钝,没有军事天赋,孩儿也不喜欢打打杀杀…”
俞同渊苦涩笑笑。
俞翊看着俞同渊,鼓足勇气,“父亲,孩儿不想读书考功名了。”
“不考就不考吧。”俞同渊感觉亏欠长子,摆手道:“反正,只要你有本事,有能力,凭借着咱们家这个与国同戚的传家爵位,没有功名傍身,也能为官…”
“孩儿也不想为官!”
俞翊一句话,令俞同渊不由皱眉,“不想当官,你想做什么?”
混吃等死?
败坏俞家家风吗?
说实话。
俞家的财富,只要不是生出一个混账,十辈子都吃不完喝不完。
且不说开国后,陛下的封赏。
在打天下期间,战争中得到的浮财,就是寻常百姓家,活千年都赚不到的。
他们这些开国将领,家家都如此。
只是人心贪婪。
哪怕是拥有寻常人家,千年都赚不到的财富。
开国后,武勋集团中,很多人都还与陛下讨价还价,要权捞钱。
当然,他没有如此。
俞翊小声道:“其实…其实孩儿这些年,表面上读圣贤书,背地里,一直在偷偷看一些杂书,近些年,主要看燕华总结的那些机械技术类书籍…”
俞翊看俞同渊没有生气,胆子也大了不少,越发镇定,“孩儿想效仿燕王燕京,用咱们家的钱,开办一个研究技术的机构,请一些大匠师傅,还可以和太孙妃的工厂进行合作…”
俞同渊仔细打量着长子。
想确定,长子到底是不是真喜欢这件事。
虽然在中原。
工匠依旧卑贱。
技术依旧是文官、士绅口中,上不了台面的杂学。
可他这个经常和燕华海军接触的人,不会这么认为。
何况,就连周王这些年,都一门心思,在封地,招揽人才,研究植物。
培育出的紫花苜蓿,还被蒙汉示范区引进了呢!
前些年,周潮为首救援队来明,帮助朝廷治理蝗灾时,向陛下提出,愿意为朝廷委培懂生物的人才时。
周王还把自己麾下,跟他一起搞研究的十几个年轻人,顺势送到燕京学习。
朝廷派往燕京,让燕京委培的人员回来。
周王派去的人还没有回来。
据说,要跟着周潮的研究团队,深入学习。
长子若是真喜欢,他是支持的。
朝廷这边,官方下辖的研究机构,充斥着各种官僚作风。
这些年,除了耗资巨大,成果几乎没有。
至于私人?
除了太孙妃名下工厂的研究团队,还没有私人搞这种研究。
大明不能继续这样下去了。
长子如果真喜欢,愿意在研究之事上,真正埋头苦干,他是支持的。
俞家的底蕴,也能持续源源不断的提供钱粮支持。
“你真想…”
“越嶲侯,太子召见…”就在此时,尖锐急促的声音传来。
俞同渊转头,就见管家带着一小太监,匆匆而来。
小太监脸色苍白,走路脚步都慌乱无章…
俞同渊不由微微皱眉。
小太监不等靠近,就惊恐急促道:“越嶲侯!燕华海军出现在宁波府!”
俞同渊脸色大变。
身子猛地晃动,眼睛一黑,差点跌倒。
推开眼疾手快,扶住他的俞翊,“快!快带我去见太子!”
朝堂震动。
很快,整个金陵城都知道了。
“听说王爷的海军舰队,三天前就出现在宁波府海面上。”
“这有什么好惊讶的…”
“你傻啊,太子命令水师南下,可现在王爷的海军舰队出现在宁波府,朝廷的水师呢?”
“不会是全军覆灭了吧?”
“王爷的海军,不会是长驱直入,要攻打金陵吧!”
“这叫什么事!太子干嘛要处处针对王爷啊!现在好了,把王爷惹毛了吧!”
“快点去买粮食,俺看,打!最好王爷打回来,王爷坐皇位!”
“嘘!不想活了!”
一时间,金陵大乱,人心惶惶。
本来就对朱标派遣水师南下找麻烦不解、不认同的金陵百姓,在恐慌之下,发出了各种各样的抱怨。
与此同时。
松江口。
嘟嘟嘟…
数十艘蒸汽动力船,拉响汽笛。
在松江口海面上,浩浩荡荡,组成编队排开。
吕珍站在旗舰舰首,举着望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