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谍影重重(1/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纳土纳群岛,一条向南的水道入口处。  

一艘,挂着陈朝旗帜的公爵级混合动力战船,停泊在入口处。  

陈寿站在舰首甲板。  

举着望远镜观察。  

可镜筒内,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热带林木。  

轰轰轰…  

林中深处传来的激烈炮击轰鸣声,没有一刻停歇,传入陈寿耳中。  

陈金北站在陈寿身边,小声提醒:“世子,咱们该走…”  

话未说完,就被陈寿抬断。  

陈寿依然举着望远镜,说道:“再等等。”  

他不想这么离开。  

多次败于朱棣,他希望,这次二叔大胜,他也能分润一份荣耀。  

不能让击败燕王朱棣的功劳,全都成全二叔。  

陈金北唇角动动,劝说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其实他很清楚,陈寿不肯离开的原因。  

短暂安静片刻后,陈金北微微拧眉,炮击声正在向他们这边靠近!  

这怎么可能!  

燕华海军已经被堵塞在纳土纳群岛中央海湾水道内部。  

己方海军围杀燕华海军,燕华海军根本不可能撤退出来,更没道理,向他们这个方向撤退啊!  

除非…  

咯噔!  

陈金北想到了一种可能,心不由自主咯噔一下…  

就在此时,一颗硕大的,带着强大动能的弹丸,在水道入口前方,一个拐弯处落下。  

水柱冲溅!  

这不是他们火炮能发射的弹丸!  

他们的火炮,没有这么大的威力!  

“燕华!”陈金北无比震惊大喊一声,顾不上请示陈寿,转身凄厉呼喝,“传令,马上启航!愣着干什么,快!”  

刹那间。  

甲板上,乱作一团。  

陈金北这才转向陈寿急切道:“世子,这种威力的炮击,绝不是我方,一定是燕华…”  

就在战舰开始缓缓启动之际,陈金北的分析尚未说完之时。  

已经不需要陈金北分析了。  

四艘悬挂陈朝旗帜的战船,慌乱从转弯处冲出来,映入众人视线中。  

四艘在前面,疯狂逃窜的小型战船后面,更多体型较大的陈朝海军战船蜂拥冲出来。  

落在最后面两艘,相当于燕华侯爵级的战船,由于体型较大,慌乱中,在拐弯处发生猛烈碰撞。  

巨大碰撞声中,两艘战船倾覆在海湾内。  

逃窜的陈朝海军,非但没有为袍泽而伤感,相反还暗暗稍微松了口气。  

“世子,快走!”  

“世子,快走!我们败了!败了!”  

陈寿听着后面追上来的战船上,将士们,惶恐大喊的内容,不由微微皱眉。  

败了!  

这怎么可能!  

230对16。  

二叔这位最具海战军事天赋的将领,还精心设计,选定了纳土纳这片,水文条件最为复杂的战场。  

怎么可能败!  

胡说!  

陈寿脸色苍白,心中愤怒的火苗,熊熊燃烧。  

下一秒,陈寿的眼睛瞬间瞪大。  

远处水道转弯处,己方巨舰倾覆的位置后面。  

漆黑冰冷的一角出现在视线中。  

他知道,那是燕华铁甲舰的舰首。  

陈寿紧紧攥着望远镜镜筒,眼睛,紧盯从拐弯处冒出的冰冷漆黑一角。  

这艘铁甲舰相当于燕华侯爵级的战舰规格。  

体型十分庞大。  

可在拐弯时,速度很快的同时,竟然十分灵活。  

咔嚓!  

刺耳的断裂声响起时,陈寿的瞳孔猛地一缩。  

目视所及。  

这艘燕华铁甲舰在己方两艘侯爵级巨舰倾覆处,猛地撞了上去。  

两艘侯爵级木质巨舰,一半露在水面上,在燕华铁甲舰撞击时,宛若纸糊一般,瞬间被撕裂。  

燕华铁甲舰就像狰狞的凶兽,碾压着己方两艘倾覆战舰,发出‘嗞嗞’尖锐,且令人牙酸的声音,横冲直撞,冲了过来。  

明白了!  

他终于明白。  

明明设计好了一切。  

且具备天时地利人和。  

他们为什么还会战败!?  

铁甲舰甲板上,第一时间,火光吞吐,白烟弥漫。  

十三颗带着巨大动能的弹丸,划过一道优美弧线,落在陈寿所在公爵级战舰附近水面上。  

就当炮手将又一轮火药、弹丸装填完毕时。  

指挥舱室内。  

一名参谋人员,激动走到第二战斗舰队指挥官徐宪昌身边,大声道:“舰长,第二轮炮击已经计算完毕!这轮炮击,有很大机会,击中正在提速,但速度依旧很慢的陈朝公爵级混合动力战舰,为我第二战斗舰队,后面的战舰,提供跨射参考。”  

徐宪昌透过玻璃窗,举着望远镜,看着远处海面上,陈朝公爵级战舰甲板上,慌乱的陈朝海军。  

摇了摇头,“不用了,距离太远,我们虽然有炮表辅助,但这么远的距离,命中率也太低了,与其攻击这艘巨舰,不如,尽快把其他陈朝战舰歼灭…”  

十八九岁,年轻的参谋拧眉,争取到:“舰长,这艘公爵级战舰上,极有可能有陈朝的大人物,这样一艘巨舰没有参与战争,反而早早停留在海面上…”  

“够了!”徐宪昌皱眉转身,冷肃瞪视年轻的参谋,“叶开,身为一名职业军人,你要明白,服从命令是一个军人的天职!”  

叶开!  

吕珍结义七兄弟中,排名老二,叶成之子。  

在这一轮海军更新换代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