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消息飞赴金陵(4/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华朝廷捐给蒙汉示范区受灾百姓的,这批粮食,你和张玉为受灾百姓进行分配,我相信你们。”  

这些年,蒙汉示范区对燕华工业的支持很大。  

当大明其他地方,在保守派的暗中授意下,阻挠燕华工业品时,可蒙汉示范区却联手朱老二,让燕华的商品,通过北平,进入蒙汉示范区。  

“这两船粮食,是这几天内,燕京百姓听闻后,燕京百姓向朝廷捐赠的。”  

蓝玉、方孝孺瞬间惊的瞪大眼睛。  

这种蒸汽动力后勤补给船,一艘至少能装粮食三十吨!  

两艘就是六十吨啊!  

燕京百姓,竟然给朝廷捐赠了六十吨粮食!  

按照燕华的度量标准。  

一吨是两千市斤。  

六十吨,就是十二万市斤啊!  

这可是十二万!  

短短几天内,燕京百姓自发筹集捐赠了十二万市斤!  

足可见,燕京普通百姓的富裕程度。  

方孝孺、蓝玉回神,都没有沟通,哪怕是眼神交流都没有。  

不约而同郑重一拜,“请王爷代我们转达对燕京百姓的感谢。”  

历朝历代遇到灾荒,开仓放粮赈济百姓。  

也不过是十几万斤粮食,意思意思。  

可燕京一地百姓,就为大明捐赠了十二万市斤!  

即便是按照明制度量,也有将近十万斤啊!  

其实,朱棣也没想到,百姓能捐赠这么多。  

这不是燕华官方动员的。  

甚至,都没向百姓说过,蓝玉二人来燕华的目的。  

是研究司的研究人员,把大明受到严重蝗灾,蓝玉二人来燕华求援的消息传开后。  

百姓自发行动起来。  

这恐怕是几千年文明史,乃至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民间捐赠行为。  

一盘散沙的小农经济,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  

小农经济是典型的分散式,各扫门前雪的民间环境。  

首先,百姓自己都吃不饱,不可能捐赠别人。  

其次,小农经济下的百姓,没有这么高的自主组织动员力。  

这是工业化中,教导民众、训练民众的最直观成果反映。  

朱棣扶起二人,点头郑重道:“你们的感谢,我一定会带给百姓,时间不早了,救灾如救火,动身吧。”  

方孝孺、蓝玉郑重点头。  

再次作揖后,率先登船。  

朱棣来到徐妙云身边。  

祈婳正在哀求徐妙云的原谅。  

朱棣笑着瞪了眼,“回去后,你和金豆子老老实实听话,别仗着你是阿爹的小棉袄,就惹你娘生气。”  

“知道啦,天大地大,咱们家娘亲最大!”祈婳回答同时,‘讨好’笑着挽住徐妙云胳膊。  

金豆子人菜瘾大,在旁边挑拨道:“阿爹放心,我会把阿姐的一举一动都记在小本本上,回来向阿爹汇报…”  

祈婳凶巴巴看去时,金豆子躲到朱棣身后,冲祈婳吐舌头挑衅。  

朱棣伸手揪住金豆子耳朵,把金豆子从身后揪出来,“八岁了,不小了,要保护好娘亲和阿姐,如果可能的话,也可以跟着你小师兄和你姑姑,去蒙汉示范区看看,在咱们燕华看不到的民间疾苦。”  

金豆子挑拨失败,揉着耳朵,老老实实点头。  

徐妙云打发走孩子们,来到朱棣面前,帮朱棣整理衣服同时,低声叮嘱道:“一定要注意安全。”  

“嗯,我知道,上船吧。”  

舰队启动。  

蓝玉、方孝孺站在甲板上,冲朱棣,以及海滩远处中央大道、世纪大桥的百姓郑重一拜。  

许久后。  

才站直身子。  

望着身后,越来越远的燕京海湾。  

蓝玉感慨道:“燕京百姓捐赠十二万斤粮食,足可见,燕京百姓希望大明与燕华友好相处的心意,咱们朝中很多王八蛋,连燕京百姓都不如!”  

蓝玉怒而愤愤拍打栏杆。  

方孝孺沉默不语。  

燕京百姓的行为,的确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的。  

要知道,在过去几年,大明那边的商人,盗取、盗用他们所在工厂的各种技术。  

要知道,工人们在工厂拥有身股,被盗取盗用的技术,也是工人的利益!  

而燕京百姓听闻大明受灾,竟然以德报怨!  

这些消息随着他们回去,传回朝中。  

让人情何以堪!  

凡是有点良心的,都应该羞愧!  

两艘公爵级战舰离开。  

数十艘蒸汽动力运输船跟着离开。  

陈朝得到消息后,开始紧锣密鼓准备起来,准备趁着燕华海军最为虚弱时,发起主动进攻。  

二十天后。  

当蓝玉等人所在舰队,在福建短暂补给休整,继续北上时。  

数十艘救援救灾船只组成的船队,即将抵达金陵的消息,也快马加鞭,送往金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