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狰狞数字,十五万吨(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铲斗在装料口倾向,满满一铲斗铁矿石,倾泻倒入高炉内。  

随着铁矿石不断加入。  

高炉的温度也渐渐升高。  

大约半个小时后。  

站在高台上,负责联络的工人,打出旗语,大喊:“生铁炉、熟铁炉,装料完毕!”  

靳宓挥舞几下令旗后。  

把令旗交给旁边的工人,转身小跑来到朱元璋、马秀英面前,“师公师婆,我带你们去高炉后面看看,高炉后面,是蒸汽机区和堆料区。”  

“好!”  

朱元璋笑着从善如流点头。  

随即,众人沿着水泥砌成的人行道,跟随靳宓来到后面。  

一个十分巨大的锅炉出现在面前。  

锅炉延伸出一根大腿粗细的蒸汽管道,又分成十几根,细小的蒸汽管道,紧贴着地面,通往各处。  

有的,通往鼓风机。  

有的通往吊装轮。  

靳宓指着锅炉介绍道:“师公,这是目前为止,我们打造,最大的锅炉,这种躺着的锅炉,我们称之为卧式锅炉,这个锅炉,主要是产生强大的蒸汽。”  

“蒸汽力量,能同时带动,驱动三个鼓风机、两个矿石铲斗、两个焦煤铲斗,以及一个转炉的气缸,这一套综合炼钢炉,总共有九个大小气缸,全靠这一个大锅炉进行驱动。”  

“这条生产线,我们估算,只要有三百人就完全能运转起来,而设计的年产钢铁量为十五万吨!”  

十五万吨?!  

自觉丢脸,跟在人群后面的吕本,唇角狠狠抽搐。  

十五万吨是个什么概念!?  

大明一年,除去民间,朝廷产铁量,一年恐怕也就十五万吨左右吧?  

至于钢产量,不算锻铁的话,几乎为零。  

他已经知道,朝廷的锻铁,在质量上,和燕藩的钢差不多。  

而现在,燕藩竟然追求钢产量,达到十五万吨?!  

万吨啊!  

有嫉妒仇视之人。  

也有单纯欣赏羡慕,好奇之人。  

蓝玉等人,戴上工人送来的安全钢盔,靠近钢炉。  

看着连接鼓风机、吊装轮等机器的大小气缸。  

从后参观一圈,再次来到前面后。  

靳宓指着两座高炉中间,大腹便便的奇怪炉子介绍道:“师公,这就是转炉,生铁水和熟铁水混合流入这个转炉后,转炉就会被拉入后面的高炉中,进行混合熔炼。”  

“这个高炉,配合了两个气缸,能做到前后左右,三项摇摆,使炉子里的两种铁水,进行充分混合熔炼。”  

朱元璋故意笑问:“你介绍的这么仔细,就不怕我们这些参观的人看了,把你们这种技术偷学了去?”  

靳宓挠了挠头,看向朱棣。  

朱棣含笑抬头,看向高炉顶部。  

靳宓又挠了挠头,只能实话实说:“师公,且不说,这种新式炼钢法子能不能成,即便能成,我认为,以大明现在的技术储备,就算是知道原理也建不出来,这座炼钢炉建设中,运用了很多技术,其中更有很多新技术。”  

“这么高的钢炉,朝廷是可以做小一点。”  

“但吊装轮运用的轴承、为产生刚强动力,我们做出来的小型气缸、两个气缸,就能实现转炉三项摇摆运动的机括…”  

“这些技术都是朝廷现在无法解决的。”  

“就连铲斗使用的钢缆,朝廷就做不出来,拇指粗细的钢缆,不是拇指粗细的钢筋,要把一根铁,先拉成一百米、乃至两百米、三百米完整的铁丝,然后再用至少五十根铁丝,用拧绳器,拧成坚实,且具有一定有软性的钢缆,单单这一项技术,朝廷现在就不具备。”  

“而这一项技术,是建造这样一座炼钢炉,所需技术中,最为寻常的技术。”  

朱元璋认真听着,默默点头。  

那种吊铲斗的钢缆,他刚才见过了。  

别说钢缆了。  

那个巨大的卧式锅炉的铸造工艺,朝廷就做不到。  

随着朝廷铸炮技术的成熟。  

他对铸造技术,也有了很大了解。  

铸造这种密闭的大型锅炉,但凡上面有一个沙眼,气密性不够,都无法使用。  

而体积越大,沙眼出现的可能性就越高!  

这也是为何,火炮越大,越难铸造的原因。  

老四当初提供了岸防炮的铸造技术,可直到现在,匠人铸造岸防炮的成品率都很低。  

更遑论这种比岸防炮更加庞大,铸造工艺更加复杂的卧式锅炉。  

三四个小时。  

临近中午。  

气温越发炎热。  

而高炉周围,更是让人难以忍受时。  

有人开始低声发牢骚抱怨,甚至恶毒揣测。  

“燕藩再好,这天气也得扣一半的分!”  

“这么久了,到底能不能成?”  

朱元璋热的满脸都是汗水,耳闻身后传来的窃窃私语,不由微微皱眉。  

一群人只是观摩,竟然还抱怨!  

大明步步落后,不是没有原因!  

“师公。”  

高台再次打出旗语时,靳宓拿着几只护目镜转身,分别递给朱元璋、马秀英等人:“两座高炉的观察员汇报,可以出铁浆了,等会转炉炼钢,如果不戴护目镜对眼睛不好。”  

朱元璋接过,用薄铁皮、绿玻璃、木头耳架做成的护目镜。  

学朱棣的动作,戴上去。  

朱棣笑着解释道:“父皇,这种绿玻璃,是一种品级差的玻璃,不过,这种玻璃,因为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