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燕藩主体思想(3/5)
而燕藩用这笔钱,重新建造了两种海船。
分别是侯爵级、伯爵级。
都是风帆和畜力二合一的混合动力新舰。
唯一不同的是。
侯爵级,装配五十门火炮。
伯爵级,装配三十六门火炮。
由一百五十艘战船组成的燕藩新海军,速度更快,火力更猛!
这些消息,锦衣卫都有搜集到,朝廷也都知道。
朝廷建造了几艘公爵级巨舰后。
也在建造类似燕藩这种侯爵级、伯爵级巨舰。
但同等级别的战舰,朝廷的火炮数量,没有燕藩的多。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
朝廷没有掌握炼钢技术。
铁铸造的火炮,笨重粗大,同等级别的战船,无法安装如此多的火炮。
战船缓缓靠近,停泊在军港码头上。
朱棣带着叶茂、夏时敏、蒋进忠等一群文官,从战船走下来。
祈婳刚想跑过去,手就被人抓住了。
扭头,又低头,就看到满脸挑衅的金豆子。
气的暗暗咬牙,伸手揪住金豆子耳朵,金豆子虽然疼,可就是拽着祈婳不放。
姐弟两偷偷较劲儿时。
朱棣和徐妙云、谭渊等人已经说完话,快步向后边走来。
姐弟两瞬间同时松手,乖巧站好。
朱棣距离孩子们五六步时停下,看着站在前面的杨荣。
杨荣眼睛通红,嘴唇动动,快走几步,噗通跪到。
“学生杨荣,拜见师傅!”
哽咽声响起。
朱棣快步走到杨荣面前,扶起杨荣,打量着,伸手拍拍杨荣发顶,笑道:“长成大小伙子了,身体结实,看样子,这些年没有忘记操练,哭什么哭,其实是师傅对不起你!”
所有孩子都带在身边了。
独独把杨荣留下。
因为雄英身边不能没个知根知底,懂雄英、帮雄英的人。
而其他孩子,和他关系太密切了。
孩子们中间,也只有杨荣最合适。
索性,这孩子这些年在大明,没有受委屈。
雄英的师兄!
老头子喜欢这孩子的学识和能力。
就连大哥,都很认同这孩子。
其他人有些小心思,也不敢动歪脑筋。
“师傅不要这样说,学生会无地自容…”
朱棣和杨荣说话时。
方孝孺默默打量朱棣。
朱老四剪了短发,这么多年了,将近三十岁的人了,也没有蓄须。
圆领装,最上面一颗用椰子壳制成的风纪扣,紧紧扣着。
威严而也不失活力。
就好像整个燕藩,处处都显得井然而充满活力。
“方希直!看什么,老朋友见面不认识了?”爽朗声突然响起,打断方孝孺思绪。
方孝孺回神,看着朱棣含笑大踏步而来,忙作揖行礼,“下官方孝孺,拜见王爷。”
朱棣一把托住方孝孺,摆手道:“行了,你方希直当初偷偷去土桥村,吃我做的饭,还跑去公祠学堂试探我,你就不是个好人,装什么装。”
众人全都笑了。
方孝孺笑着,情不自禁回忆起当初的一幕幕。
目光看着朱棣。
他对这位王爷,从最开始的敌视、戒备、惊讶、再到后来的敬重、佩服…
如今,竟然成了朋友。
至少,他知道,燕王把他当朋友了。
“这次你来我燕藩,有没有再搞刺探?”朱棣笑问。
方孝孺笑着点头,“刺探了,这段时间,看了好多,工业区我全都看了,还去看了新编梁祝舞台剧,其中,祝母对梁山伯说的那番话,给我的触动很深!”
朱棣第一时间明悟方孝孺话中,未尽之言,微微愣怔,随即笑着拍了拍方孝孺肩膀,“你方希直是个无谓生死,头铁的,这恰恰是我喜欢欣赏你,愿意和你成为朋友的原因。”
“能让王爷视为朋友,下官死也无憾。”方孝孺笑着打趣:“既然希直已经是王爷的朋友,不知王爷能不能带希直,好好刺探刺探王爷的海军大营?”
“这有何不可,我们先去看将士们蹴鞠,然后我带你好好转转海军大营。”
朱棣和方孝孺走在最前面。
徐妙云、乌云琪格、明月、金豆子、祈婳走在后面。
谭渊和孩子们跟在最后面。
金豆子看着朱棣,拉了拉乌云琪格的手,好奇抬头,低语询问:“姑姑,我阿爹对这个方叔,怎么这么不同?”
乌云琪格看了眼方孝孺。
低头笑道:“因为你阿爹知道,读书人、官员中,类似这位方大人的,不多,只是凤毛麟角。”
方孝孺看着两名经过的海军将士,站在路边敬礼,等走过后,问:“刚刚入军营,我就发现,时隔数年,王爷麾下的将士,和以前完全不同了,更是和大明将士截然不同,谭渊告诉我,是因为,他们现在已经成为,有知识的军人,对此,我不是很理解…”
“等会儿我带你去看看,你就明白了。”
“海军加油!”
“陆军最强!”
朱棣的话音刚落,侧前方几排树林后面,就传来热闹的喊声。
朱棣笑道:“海陆两军正在进行蹴鞠联谊赛,咱们顺道去瞅一眼。”
方孝孺作一请的手势。
跟着朱棣,穿过五排高大树木,来到一片宽阔平整的绿荫草地边缘。
密密麻麻围观的海陆两军将士,黑白分明。
看到
分别是侯爵级、伯爵级。
都是风帆和畜力二合一的混合动力新舰。
唯一不同的是。
侯爵级,装配五十门火炮。
伯爵级,装配三十六门火炮。
由一百五十艘战船组成的燕藩新海军,速度更快,火力更猛!
这些消息,锦衣卫都有搜集到,朝廷也都知道。
朝廷建造了几艘公爵级巨舰后。
也在建造类似燕藩这种侯爵级、伯爵级巨舰。
但同等级别的战舰,朝廷的火炮数量,没有燕藩的多。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
朝廷没有掌握炼钢技术。
铁铸造的火炮,笨重粗大,同等级别的战船,无法安装如此多的火炮。
战船缓缓靠近,停泊在军港码头上。
朱棣带着叶茂、夏时敏、蒋进忠等一群文官,从战船走下来。
祈婳刚想跑过去,手就被人抓住了。
扭头,又低头,就看到满脸挑衅的金豆子。
气的暗暗咬牙,伸手揪住金豆子耳朵,金豆子虽然疼,可就是拽着祈婳不放。
姐弟两偷偷较劲儿时。
朱棣和徐妙云、谭渊等人已经说完话,快步向后边走来。
姐弟两瞬间同时松手,乖巧站好。
朱棣距离孩子们五六步时停下,看着站在前面的杨荣。
杨荣眼睛通红,嘴唇动动,快走几步,噗通跪到。
“学生杨荣,拜见师傅!”
哽咽声响起。
朱棣快步走到杨荣面前,扶起杨荣,打量着,伸手拍拍杨荣发顶,笑道:“长成大小伙子了,身体结实,看样子,这些年没有忘记操练,哭什么哭,其实是师傅对不起你!”
所有孩子都带在身边了。
独独把杨荣留下。
因为雄英身边不能没个知根知底,懂雄英、帮雄英的人。
而其他孩子,和他关系太密切了。
孩子们中间,也只有杨荣最合适。
索性,这孩子这些年在大明,没有受委屈。
雄英的师兄!
老头子喜欢这孩子的学识和能力。
就连大哥,都很认同这孩子。
其他人有些小心思,也不敢动歪脑筋。
“师傅不要这样说,学生会无地自容…”
朱棣和杨荣说话时。
方孝孺默默打量朱棣。
朱老四剪了短发,这么多年了,将近三十岁的人了,也没有蓄须。
圆领装,最上面一颗用椰子壳制成的风纪扣,紧紧扣着。
威严而也不失活力。
就好像整个燕藩,处处都显得井然而充满活力。
“方希直!看什么,老朋友见面不认识了?”爽朗声突然响起,打断方孝孺思绪。
方孝孺回神,看着朱棣含笑大踏步而来,忙作揖行礼,“下官方孝孺,拜见王爷。”
朱棣一把托住方孝孺,摆手道:“行了,你方希直当初偷偷去土桥村,吃我做的饭,还跑去公祠学堂试探我,你就不是个好人,装什么装。”
众人全都笑了。
方孝孺笑着,情不自禁回忆起当初的一幕幕。
目光看着朱棣。
他对这位王爷,从最开始的敌视、戒备、惊讶、再到后来的敬重、佩服…
如今,竟然成了朋友。
至少,他知道,燕王把他当朋友了。
“这次你来我燕藩,有没有再搞刺探?”朱棣笑问。
方孝孺笑着点头,“刺探了,这段时间,看了好多,工业区我全都看了,还去看了新编梁祝舞台剧,其中,祝母对梁山伯说的那番话,给我的触动很深!”
朱棣第一时间明悟方孝孺话中,未尽之言,微微愣怔,随即笑着拍了拍方孝孺肩膀,“你方希直是个无谓生死,头铁的,这恰恰是我喜欢欣赏你,愿意和你成为朋友的原因。”
“能让王爷视为朋友,下官死也无憾。”方孝孺笑着打趣:“既然希直已经是王爷的朋友,不知王爷能不能带希直,好好刺探刺探王爷的海军大营?”
“这有何不可,我们先去看将士们蹴鞠,然后我带你好好转转海军大营。”
朱棣和方孝孺走在最前面。
徐妙云、乌云琪格、明月、金豆子、祈婳走在后面。
谭渊和孩子们跟在最后面。
金豆子看着朱棣,拉了拉乌云琪格的手,好奇抬头,低语询问:“姑姑,我阿爹对这个方叔,怎么这么不同?”
乌云琪格看了眼方孝孺。
低头笑道:“因为你阿爹知道,读书人、官员中,类似这位方大人的,不多,只是凤毛麟角。”
方孝孺看着两名经过的海军将士,站在路边敬礼,等走过后,问:“刚刚入军营,我就发现,时隔数年,王爷麾下的将士,和以前完全不同了,更是和大明将士截然不同,谭渊告诉我,是因为,他们现在已经成为,有知识的军人,对此,我不是很理解…”
“等会儿我带你去看看,你就明白了。”
“海军加油!”
“陆军最强!”
朱棣的话音刚落,侧前方几排树林后面,就传来热闹的喊声。
朱棣笑道:“海陆两军正在进行蹴鞠联谊赛,咱们顺道去瞅一眼。”
方孝孺作一请的手势。
跟着朱棣,穿过五排高大树木,来到一片宽阔平整的绿荫草地边缘。
密密麻麻围观的海陆两军将士,黑白分明。
看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