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定要把燕王请回去(1/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船驶过铁桥,方孝孺情不自禁,转身抬头瞻仰。  

他实在搞不懂。  

铁桥上,那种长可达数丈,形状特殊,带着凹槽的厚实铁件,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是不是很劳民伤财?  

可锦衣卫带回的消息中,为何从未有关于,燕王治下百姓埋怨发牢骚的内容。  

有的只是,燕藩百姓如何如何背祖弃宗。  

离开大明短短数年。  

很多人就不想再做大明百姓芸芸。  

“方大人快看!”  

杨荣惊呼一声,方孝孺闻声,转身,顺着杨荣手指方向看去…  

那是一处商船卸货的海港码头。  

码头上,一个个巨型铁架子林立着。  

一艘艘运载货物抵达,或者要运货物离开的商船,驶入铁架子下面的停泊位。  

一件件沉重的货物被龙门架吊起来,或是从码头装到船上。  

或是从船上卸到码头上。  

码头雇工欢快的号子声,吆喝声,船东要离岗的号角声,响彻整个码头。  

方孝孺观察着,视线转移到码头斜对面,海湾南部深处方向。  

海水中,有一个极高,面积极大的水泥柱子。  

一座塔楼直接建在水泥柱子上。  

能看到,有将士背着火铳,铳剑在明媚阳光映照下,明晃晃,将士笔直站立,即便隔着很远,都仿佛可以清晰感受到,来自这名将士的强迫压力。  

在这种立于水中高两三丈的塔楼后面,一艘艘海军战船林立其间。  

一门门火炮从射击口探出来。  

齐齐对准外面。  

应该是时时刻刻,守护着背后的海军大营吧?  

能在看到,战船上将士走来走去,似乎在清理战船。  

燕藩的海军军服发生了改变。  

依旧延续分体式,并且样式和以前应该一样,距离太远,无法观察到细节。  

但颜色已经由以前的黑色军服,改为白色了。  

海湾南部,十分静谧,只有一股股滚滚浓烟,冲霄而起。  

朝中有收到过消息。  

马尼拉湾…  

不,如今应该叫燕京湾,南部已经完全是一片工业区了。  

占地面积之大,足足三万亩!  

此前消息传回朝中,很多人还不相信。  

毕竟,三万亩实在是太大了。  

得容纳多少工坊、工厂?  

朝廷的金陵工业区,当初开辟了一百亩土地,才刚刚用完。  

而且,随着百万陆军陆续改编,所需火铳、火炮列装完毕。  

朝廷突然发现,这几年相继扩建的火铳坊、火炮坊面临着无事可做的局面。  

上万匠人,总不能继续制作火铳、火炮吧?  

即便继续制作,也只需要保留一部分产能,补充训练、作战产生的损失即可。  

这么大的产能,根本没有去处!  

反观燕藩。  

工业区占地足足三万亩!  

这得有多少工厂!  

他真迫不及待,想去看看。  

叮叮叮…  

船上的铜铃声突然响起。  

他们搭乘的福建海商船东走出来,抱拳道:“方大人,已经到了,燕王殿下的王宫就在那个方向…”  

方孝孺顺着船东手指方向看去。  

确定后,抱拳谢道:“多谢赵船东。”  

“哪里哪里。”  

双方相互寒暄几句,方孝孺、杨荣返回船舱,再次出来后,每个人手里都提着一个竹编行李箱。  

手提把手,是两根羊皮经过鞣制处理后制成的。  

这种行李箱也是从燕藩传回来的。  

很受经常出行的人喜爱。  

可以装衣服、装笔墨纸砚、书籍、一个小小的箱子,几乎可以满足出行日常所需的用品。  

比包袱装的多,用起来也比包袱方便,美观、好看。  

传回中原后,中原商人就发现了商机。  

纷纷请善编织竹器的匠人仿造。  

编织容易。  

但就卡在了箱子提手,以及对开处的皮革包边处理上。  

这两处的皮革,大明的商人,请了很多匠人,试图破解这几处细节,羊皮鞣制的制作工艺。  

但始终不得其法。  

大明商人仿造,用羊皮做出来的几处细节,既不美观,又不耐用。  

改用牛皮是可以达到燕藩手提箱的美观以及耐用。  

但牛皮的成本太高了。  

朝廷禁止杀牛。  

且每一张牛皮,都是宝贵的军事物资。  

怎么可能准许商人以廉价的方式,制作箱子。  

这就导致了,中原那边模仿的商人,最终只能做半成品,编制好箱子的竹编部分后,贩卖给燕藩,燕藩用其掌握的羊皮鞣制技术,完成最后几道工艺。  

最后贩卖回朝廷。  

据说,燕藩这边,做这个的工厂,干的活最少,可赚取的利润,却是中原商人的数倍!  

一个小小竹编手提箱,就有这么大的区别。  

其实,朝廷很多人,早应该看清楚了。  

可大家天天把天朝上国挂在嘴上,就是对此视而不见,装聋作哑!  

而且,这些年,天朝上国的声音反而越来越多了。  

可笑!  

可悲!  

可叹!  

其实,很多人,天天把天朝上国挂在嘴上,分明就是不自信了!  

方孝孺沉浸在思绪中,在码头,热闹的人流中随波逐流穿梭往外走。  

直到走出很远,拥挤的人流,才从四面八方瞬间散开。  

叮叮叮!  

“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