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发展(5/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批年轻人。  

他就是其中一员。  

因为在父亲和胡惟庸的指点下,以及有参观燕藩的经历,又加表现积极,很快脱颖而出。  

被任命为工业区的主管官员。  

官职不高。  

只是个从七品。  

连个上县县太爷都不如。  

要不是他考不中功名,这个主管官员,他真看不上。  

不过,父亲、胡惟庸他们说了。  

搞好工业区,封侯拜相,都未必不可能。  

而且,搞好工业区,也关乎着将来打垮朱四郎,为吕家报仇雪恨。  

他在这个位置上,真的兢兢业业努力了。  

“怎么,还造不出来?”朱标看着支支吾吾不说话的吕兆,微微皱眉。  

“太子爷,咱们没有必要追求那么大的产能,多了也卖不出去,尽浪费了…”  

呵呵…  

蓝玉冷笑,看向说话的官员,“浪费?我一介武夫都知道,批量生产,产量越大,成本就能压缩到越低…”  

朱老四的鸡笼屿工业区,虽然也是官办。  

可里面的管理层、匠人、小工都有身股。  

按理说,成本应该很高吧。  

可近几年。  

朱老四鸡笼屿生产的铁,一船一船往大明输送。  

满足大明境内,轰轰烈烈乡土村社推动中,对铁的需求。  

朱老四燕藩的铁,包含了原料费、人工费,海运费,即便如此,价格竟然都能和大明的售卖价格齐平!  

他甚至怀疑。  

这个价格,朱老四的利润还有很大。  

之所以和大明的价格齐平。  

其实是不想和朝廷太过竞争,给朝廷的这几座高炉留条活路!  

从这里,足可以看出。  

朱老四的十吨高炉,批量冶炼生产的成本肯定很低!  

一群负责工业区的官员,被蓝玉怼的,一时鸦雀无声。  

朱标失望的看了看这群人。  

老四燕藩到底什么情况,暂时还不清楚。  

但根据大明的统计。  

大明民间生铁消耗量,一半份额被老四燕藩占领!  

这还没算。  

老四为老二、老三他们藩王卫提供火炮、火铳用铁量。  

“说说你们遇到的技术难点吧。”  

话罢,朱标看了眼吕兆,要不是吕兆忙的都瘦了一圈,并且他派纪纲,让锦衣卫秘密调查,确定吕兆领导下的工业区官员,没有贪腐现象。  

他真的压不住火气了。  

“太子,主要是铁皮,十吨高炉,用建造两吨高炉的窄铁皮,高温情况下,强度不够,我们增加了铆钉,可依旧不行,最多烧制三四十炉,就会出现鼓胀、裂痕等情况…”  

“我们猜测,燕藩已经掌握了,制造更大铁皮的技术!”  

为什么燕藩能突破这项技术。  

而且,老四的燕藩,不止突破这一项技术。  

早些时候,提供给老二、老三的火炮是铜炮。  

可等到今年年底,据说,给老五送回来的火炮,已经是分量和铜炮差不多,射程与铜炮相似的铁炮了!  

据锦衣卫汇报。  

老四燕藩的匠人,掌握了小规模冶炼‘钢’的技术。  

钢是什么,他不清楚。  

但据说,这种被老四燕藩,称之为钢的铁,不用锻造,可以直接用来铸炮、铸火铳用的铁棍。  

为什么,老四燕藩技术突破这么快。  

大明这边,却这么慢?  

今天的细纲又没有写完,接下来的五年、十年不会过分详细写。  

不会让大家感觉水,今天晚了十分钟。  

抱歉抱歉…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