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被大明视为异端战起(2/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统天下,建立一个强权中枢的远大理想抱负,同时,其法家耕战体系,则是实现这一远大理想抱负的具体办法,卫鞅只不过是看到了天下人厌战的民心罢了。”  

“其实,我们中原早已经承认了人民史观,否则,为何每一本书中,都把民心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读书人、朝中官员,人人都要喊一句,得民心者得天下,顺应民心!”  

这难道不是承认了,劳动者创造历史吗?  

而这恰恰是中原,能在过去数千年,成为天下明珠的原因。  

“只可惜,受限于自身利益,咱们一边高喊民心,可一边只把民心当做我们为自身、或者小团体谋利的工具,帝王谈论民心,只想着以愚治民,绝大多数读书人谈论民心更扯淡,他们口中的民心,只是指代他们这些掌握知识、权力,的读书人。”  

朱元璋盯着朱棣缓缓转动茶杯的手。  

他知道,老四会给他冲击。  

可没想到,冲击这么大。  

简直就是颠覆性的!  

若是认同老四所说,劳动者创造历史的人民史观。  

等于否定了皇权天授!  

否定了朱家大明皇权的正统性?  

“那你将来以什么理由建国?你对将士、百姓大谈特谈劳动者创造历史,还能使用皇权天授吗?”  

朱棣忍不住向朱元璋竖大拇指。  

不得不说,别看老头子泥腿子出身。  

就这么快,想到这个问题。  

活该老头子从那么多枭雄中脱颖而出,当皇帝。  

“父皇,天上没有神仙,天心即民心!自古以来,皇权都是民授!”  

“大到一个国家,民心丧失,皇权轰然坍塌。”  

“小到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也是如此,领头人丧失民心,必然会坍塌。”  

这恰恰是他所希望的。  

如此,才能保证社会的活跃和流动性。  

一个王朝,越固化,越危险。  

朱元璋点点头。  

看着朱棣。  

老四之于大明,就是个革新者。  

好在,老四首先让百姓在短期内获益了。  

要是一些百姓看不透彻的长远利益。  

恐怕百姓都得仇视老四。  

就比如那个资产税,百姓就在官绅故意污名化中,对资产税持有怀疑态度。  

也就是老四的威望高,百姓从乡土村社受益很多,才没有听风就是雨。  

污名化资产税,也让大明内部许许多多人,真正清晰看到了老四在大明百姓心中的威望。  

这也导致了,恨老四,怕老四的人,更加迫切。  

甚至,标儿都生出警惕。  

朱元璋收起繁复思绪,问:“你是不是要在治下,全面推动你的人民史观。”  

朱棣转动杯子的动作停下,点点头,“孩儿就人民史观、精英史观、人民经济、精英经济正在酝酿理论,准备专门以此,写一些理论性的东西。”  

一些事情、一些制度,没有理论的东西支撑。  

就好像万丈高楼平地起,砖石水泥里面,却没有钢筋支撑一样。  

就是一个豆腐渣工程。  

“这些理论,军中要学、官员要学,启蒙后,县学、府学、省学、中枢国子监的学生都要反复学,同时,儿臣还准备在恰当时候,集结一批真正承认民心即天心,承认人民史观的读书人,以人民史观的角度,重新编撰咱们中原历朝历代史书,教育燕藩治下的读书人。”  

现在的史书,虽然提民心。  

可本质就是精英史观。  

要不然,干嘛浪费那么多篇章,给历朝历代的精英编写列传?  

反观,在劳动者推动历史的大事件中,从来不提劳动者、民心在这些大事件中的功劳。  

现在不搞。  

首先是没钱!  

其次,没有这方面的人才,让一群尊奉精英史观的人,重新以人民史观编史,就是胡闹。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人民史观重编华夏史。  

一定会在大明引发巨大风波。  

被视为异端邪说。  

他可以肯定,一旦他以人民史观重新编史,大明一定会彻底封禁燕藩的新潮思想。  

中原读书人,敢看燕藩编的史书,都会被严厉惩处。  

更别说,到时候,会如何对待燕藩了。  

现在时机不合适。  

他还需要来自大明的人口,以及和大明商贸中的利益。  

而且,他也想促成大明彻底开海,以及,更多新东西流入中原。  

‘老四已经有和标儿大战一次的心理准备了。’  

朱元璋暗道。  

他已经猜到,老四会在什么时候推出,人民史观新编的中原历朝历代史。  

一定是借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之际。  

这个时候,无论有没有人民史观的新编史,双方都要打一次。  

他之所以对此并不紧张。  

是因他相信老四。  

绝不会窥伺属于雄英的皇位。  

打就打吧。  

兄弟间,怎么可能不打架,普通百姓家的兄弟还打架呢,何况皇家。  

父母总有不在的一天。  

父母在,兄弟间保持隐忍,已经是极大的孝顺了。  

他不担心老四窥伺属于雄英的东西。  

反而,更担心,标儿利用大明庞大的人力物力,最终不只是教训教训老四,而是想把老四置之死地。  

标儿不会这么狠吧?  

老四已经看到了未来,并且在积极做准备,咱再给老四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