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圣驾抵东番,岸防炮轰鸣(4/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也很吃香。  

要知道,大明这么多官职。  

可正二品就那么寥寥几人。  

短暂休整三日后。  

朱元璋圣驾前往闵安镇,准备出海。  

闵安镇码头。  

人山人海。  

数十万百姓,在码头迎接圣驾。  

“这就是燕王鸡笼屿造船厂造出的大船吗?”  

“对,听说这种大船规格和燕王海军舰队中,最大那艘旗舰一样。”  

百姓在等待中,全都好奇看着,横亘在闽江内三艘庞大巨物。  

其中一艘,是朱棣那艘,装配火炮的巨舰。  

另外两艘,则是鸡笼屿造船厂承接海商的订单。  

不过现在被朱棣征用了。  

“陛下来了!”  

百姓惊讶议论中,后面突然有人大喊。  

百姓纷纷转头。  

浩浩荡荡的队伍出现在视线中。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姓纷纷跪拜,山呼万岁。  

朱元璋撩起帘子,看着外面的百姓,点点头,与马秀英低语,“当初把老四派到福建,恐怕是咱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了。”  

朱元璋在码头短暂露面。  

向迎接百姓讲话。  

肯定了福建的建设成果。  

并且当众表态,福建模式将会永久保留,后世任何君主不可动摇!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这番表态发出,百姓顿时沸腾,数十万人高呼万岁。  

吕本、胡惟庸一群敌视朱棣的人,看到这一幕,脸色十分难看。  

皇帝确定福建模式永久保留,设立福建为滨海直隶,可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  

朱四郎应该知道?  

太子呢?  

众人隐晦看向朱标。  

同时,福建百姓对福建模式的支持,也让人十分难受。  

别人高不高兴朱元璋不在意。  

反正他自己很高兴。  

在朱棣带领下,登上巨舰。  

朱棣边走边介绍:“父皇,这原本是海商的订单,儿臣征用了其中一艘,回东番后,就让造船厂抓紧时间改造,船舱居住环境更舒适了,这艘海船,儿臣就送给父皇和母后…”  

这艘海船,虽然远远没有达到,他设想中那种舒适性的特种船只。  

但绝对是这个时代,海船中,最适合居住远航的了。  

父皇、母后年纪都大了。  

而南下吕宋的路程不近。  

有这样一艘大船,安全没有问题,同时也更舒服。  

朱元璋、马秀英含笑看了眼朱棣,然后对视,都知道,这是朱棣的一片孝心。  

朱元璋笑道:“带父皇去参观参观。”  

众人随即好奇,跟着朱棣、朱元璋走入船舱。  

第一层。  

并排可走三人,漆刷的过道内,点着油灯,将过道照的一片通明。  

过道紧挨船帮左舷。  

还有外面窗口照射进来的光线。  

走廊右侧是一个个分割开的房间,朱棣边走,边推开一扇扇门,众人向里面好奇观望。  

朱棣介绍道:“为了保持船体在海中平衡,第一层房间在右侧,第二层房间在左侧,第三层除了动力舱、防漏仓外,也设计了一些房间,不过比较狭窄,舒适性不好。”  

介绍中,朱棣带着朱元璋、马秀英来到船首,推开门,一个空间约莫七八十平,最大的房间出现在众人眼中。  

除了朱标、朱樉等皇族众人。  

其他朝臣都在门口停住了。  

任谁都知道。  

这是给陛下、娘娘设计的居室。  

“父皇,这个舱室内,设计了盥洗区,休息区,外面就是独立的办事区,三个空间彼此相连,又独立,第二层也有这样一个舱室,是我给大哥、大嫂准备的。”  

朱元璋当着全家人的面,坐到桌案后的圈椅上试了试,高兴笑道:“你这份孝心爹和你娘收下了,你给咱们大明培养的船工回去了,短时间内,他们还没能力,制造这种大船,今后,这艘船就是朝廷出访你燕藩的专属船只,雄英他们到时候,就坐这艘船!”  

“皇祖父。”  

小祈婳宛若黄莺,脆生生的欢快声响起:“这艘船不算最好的,我们鸡笼屿造船厂,正在研制一种,更舒适,更适合乘坐的特种船只,等研制好了,祈婳送皇祖父一艘!”  

朱元璋顿时笑了,打趣道:“这样一艘船可不便宜,听说五六万两白银呢!”  

据说,老四那种旗舰,配置火炮成本七八万。  

这艘不配置火炮,怎么也得五六万吧?  

大明暂时还造不了这种巨舰。  

工匠倒是学会了。  

可工匠回朝后,标儿就第一时间询问了。  

工匠直言,造这样的巨舰,光他们学会还不行,还得至少有数千熟练的小工。  

以及阴干三四年,适合造这种大船的木料。  

别说培养数千熟练小工。  

就是阴干三四年的木料,朝廷想造这种巨舰,至少得等三四年。  

向老四购买吗?  

工匠也说了,东番年年储备木料,倒是有木料,可东番的造船需求更高。  

当时他就否决了向东番购买木料这个提议。  

朝廷先制造配置十几门、二十几门火炮的战船就行了。  

老四在四海之上。  

贸易、海战都需要大船。  

“你有这么多钱吗?”  

朱樉抱着小祈婳,捏了捏小祈婳小脸,“可不敢瞎许愿,你皇祖父可真会当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